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21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为水平设置且转向相反并于相对的一侧均向上形成抛物搅拌;利于实现混合料的纵向及横向的沸腾搅拌混合,利于在满足不同工况下大批量混合料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混合料的混合均匀性及保证混合质量以满足施工要求;所述搅拌装置的可拆卸设计,利于在保证结构稳固性的前提下,利于设备的拆卸及更换维护;且所述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的空心结构设计利于减重及节约加工材料。

Mixing plant for mixing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拌合站用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拌合站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先在干燥桶中用逆流加热方式烘干和加热冷集料,然后由矿料提升机提升至筛分装置中进行筛分,再经过计量系统进入搅拌器中与已经计量好的沥青和粉料搅拌混合。强制间歇式搅拌设备可以保证不同粒径大小矿料的级配,也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矿料和沥青的配比,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更矿料级配和油石比,所以拌制出的沥青混合料质量好,可满足各种施工需求,在国内外使用较为普遍。搅拌器作为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把按一定配比称量好的集料、粉料和沥青均匀拌和成需要的成品沥青混合料。现有的搅拌装置主要存在搅拌范围较小,搅拌混合效果不足,导致搅拌质量得不到保证,无法较好的满足施工需求;且搅拌器的搅拌桨与搅拌轴往往为一体设置,不利于损坏后的拆卸及更换使用等。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拌合站用搅拌装置。该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利于实现混合料的纵向及横向沸腾搅拌混合,利于在满足更大批量混合料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混合料的混合均匀性及保证混合质量,满足施工要求;且结构设计合理,利于减重及节约材料;同时,利于卸料,利于设备的拆卸及更换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利于实现混合料的纵向及横向沸腾搅拌混合,利于在满足更大批量混合料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混合料的混合均匀性及保证混合质量,利于满足施工要求;且结构设计合理,利于减重及节约材料;同时,利于卸料,利于设备的拆卸及更换维护。本技术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为水平设置且转向相反并于相对的一侧均向上形成抛物搅拌;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为第一动力轴,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为第二动力轴;优选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第一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第二动力轴为水平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的搅拌方向是平行的,即从轴向一端看去,所述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一个为顺时针方向搅拌,一个为逆时针方向搅拌,且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的相对的一侧均向上转动,同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的搅拌面是平行的;利于使混合料沿着罐体的弧形内壁向靠近卸料口的方向搅拌,利于将混合料抛起混合甚至达到沸腾搅拌的效果,利于提高大容量混合料搅拌时的搅拌均匀性及保证混合质量,以满足施工要求;所述罐体的容积根据混合料的生产率要求进行设计。进一步,所述罐体包括分别用于对应容纳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所述罐体底部位于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之间形成轴向凸起使得第一搅拌腔与第二搅拌腔之间形成下部相对独立且上部相通的结构;所述搅拌腔具有容纳搅拌组件及混合料并具有将混合料搅拌均匀的空间;此处的轴向为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第一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第二动力轴)的轴向,也就是说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的底部连接处所形成的轴向凸起的方向相同;优选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为对称设置且所述轴向凸起处为弧形面,用于与所述罐体底部设置的卸料门的弧形工作面相切以避免搅拌时罐体内混合料通过卸料口泄漏,并于搅拌完成后通过转动所述卸料门的弧形工作面以打开卸料口,利于配合卸料门实现所述罐体搅拌时卸料口的密封及利于搅拌完成后顺利完成卸料工作;所述罐体的结构也可理解为类半圆柱结构并弧面向下设置,所述罐体的弧底中心位置附近沿罐体的纵向(即安装动力轴后的动力轴轴向方向)设置有轴向凸起的弧面,且所述轴向凸起的弧面刚好与所述罐体底部设置的卸料门的弧形工作面相切,用于形成对所述罐体底部开设的卸料口的密封,利于避免搅拌时罐体内混合料的泄漏,同时使得所述罐体的横截面(即安装动力轴后的动力轴径向截面方向)形成类似于ω形的结构;所述罐体的纵向两端即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的纵向两端可设计为近平面结构,利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即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的固定与安装;此处的纵向即安装后的第一动力轴或第二动力轴的轴向方向;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沿径向具有交错;即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与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间沿动力轴的径向交错设置且沿径向部分重叠交错;进一步利于对混合料的充分搅拌混合,利于提高大容量混合料搅拌时的搅拌均匀性及保证混合质量,并利于避免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在搅拌时的相互干扰;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分别沿轴向和圆周方向交错分布于对应的动力轴;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沿第一动力轴的轴向间隔交错设置并沿第一动力轴的径向间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沿第二动力轴的轴向间隔交错设置并沿第二动力轴的径向间隔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间为交错设置,优选所述第一动力轴上的多个搅拌桨叶的相邻搅拌桨叶间错位90°设置,优选所述第二动力轴上的多个搅拌桨叶的相邻搅拌桨叶间错位90°设置,利于避免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多个搅拌桨叶间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多个搅拌桨叶间在搅拌时的相互干扰,同时利于避免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间的相互干扰;所述搅拌桨叶为倾斜设置且其倾斜面与动力轴间的夹角为30-42°,优选最佳夹角为35°;利于混合料在搅拌的过程中既能够轴向循环,又能径向循环,以利于提高搅拌均匀性,保证混合料的混合质量;进一步,所述搅拌桨叶通过搅拌臂对应固定于动力轴(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上;所述搅拌臂靠近动力轴(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端设置有两个支撑腿I,所述两个支撑腿I间形成与动力轴(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外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两个支撑腿I上设置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安装孔I;所述搅拌臂可通过配合环对应固定于动力轴(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上,所述配合环对应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两个支撑腿I的对应相抵与固定的两个支撑腿II;所述两个支撑腿I和两个支撑腿II底部相抵处均设置有安装孔(垂直于动力轴轴向的安装孔),所述配合环的两个支腿II间也形成与动力轴外圆贴合的弧形面,用于搅拌臂和配合环的固定并套设于动力轴上;所述配合环的两个支撑腿II上也设置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安装孔III;利于所述搅拌臂于动力轴上的牢固固定安装,及利于便利的拆卸及维修;所述多个搅拌臂可通过多个配合环对应固定于动力轴(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上;所述多个搅拌臂可通过多个配合环对应固定于动力轴(包括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上;所述搅拌臂与配合环于动力轴上的固定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绞制孔螺栓连接,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均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搅拌臂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多个安装孔I相对的轴向安装孔II;所述固定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为水平设置且转向相反并于相对的一侧均向上形成抛物搅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为水平设置且转向相反并于相对的一侧均向上形成抛物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分别用于对应容纳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所述罐体底部位于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之间形成轴向凸起使得第一搅拌腔与第二搅拌腔之间形成下部相对独立且上部相通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沿径向具有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分别沿轴向和圆周方向交错分布于对应的动力轴;所述搅拌桨叶为倾斜设置且其倾斜面与动力轴间的夹角为30-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通过搅拌臂固定于动力轴上;所述搅拌臂靠近动力轴端设置有两个支撑腿I,所述两个支撑腿I间形成与动力轴外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两个支撑腿I上设置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安装孔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和第二搅拌组件的动力轴均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搅拌臂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多个安装孔I相对的轴向安装孔II。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拌合站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轴向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莹黎晓周沛延陈亮亮郑少鹏陈华斌程海洲王海鑫李廷和曹源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