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相互垂直连接,脱硝入口烟道的一端设有烟气入口,脱硝竖直烟道的底部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入口处设有扰流板,扰流板后部安装有第一取样检测组件;脱硝竖直烟道中依次安装有氨水喷射装置、催化剂层和第二取样检测组件;烟气出口处安装有空气预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烟气出口和烟气出口处分别安装第一取样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通过两个组件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即可实现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的活性评估,并且无需将催化剂取下检测,无需再离线检测,有效的降低了检测的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SCR denitration device with on-line catalyst activity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
本技术属于SCR脱硝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是脱硝系统的核心,对脱硝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NH3逃逸率以及下游空气预热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由于中国SCR脱硝技术引入较晚,SCR脱硝装置投运时间较短,没有成熟的运行经验,火力发电厂脱硝系统管理、运行人员对SCR催化剂欠缺深入了解,且对运行中SCR催化剂定期检测与评价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大多电厂对于SCR脱硝系统的运行和脱硝催化剂的维护均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中国大气治理形势严峻,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脱硝系统达标排放和安全运行事关重大,因此对脱硝催化剂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行中脱硝催化剂的性能检测与评价不仅对催化剂的寿命管理与更换计划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脱硝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调整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CR脱硝系统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相互垂直连接构成T型结构,脱硝入口烟道的一端设有烟气入口,脱硝竖直烟道的底部设有烟气出口,位于烟气入口处设有扰流板,脱硝入口烟道中位于扰流板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取样检测组件,第一取样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红外NOx分析仪、第一顺磁氧量计、第一硫化物测量装置和第一氨气测量装置;脱硝竖直烟道中依次安装有氨水喷射装置、催化剂层和第二取样检测组件;第二取样检测组件位于脱硝入口烟道与脱硝竖直烟道交界处的下方,第二取样检测组包括第二红外NOx分析仪、第二顺磁氧量计、第二硫化物测量装置和第二氨气测量装置;烟气出口处安装有空气预热器。进一步,所述脱硝入口烟道水平放置,在位于脱硝入口烟道的下方侧壁与脱硝竖直烟道左侧侧壁的交界处设有一挡门,挡门的另一端向脱硝竖直烟的顶部的闭合端方向延伸,挡门的端部与闭合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挡门的一面与脱硝竖直烟道的左侧侧壁共同构成一号烟道,挡门的另一面与脱硝竖直烟道的右侧侧壁共同构成二号烟道,一号烟道与二号烟道之间通过挡门的端部与脱硝竖直烟道的闭合端之间的空隙连通,所述氨水喷射装置安装在一号烟道中,所述催化剂层安装在二号烟道中,所述挡门上安装有旁路门,所述旁路门在挡门中的位置位于催化剂层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第一硫化物测量装置包括第一硫化物取样枪,第一硫化物取样枪后部连接第一蛇形冷凝管,第一硫化物蛇形冷凝管后连接有第一硫化物抽气泵,所述第一硫化物抽气泵后连接有第一硫化物流量计,第一硫化物流量计后设置有第一酸液吸收池;第一氨气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氨气取样枪,第一氨气取样枪后设置有第一氨气吸收瓶,第一氨气吸收瓶后设置有第一氨气抽气泵,所述第一氨气抽气泵后设置有第一氨气流量计,所述第一氨气流量计后设置有第一氨气冷却水喷淋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硫化物测量装置包括依顺序相串连的第一硫化物取样枪、第一蛇形冷凝管、第一硫化物抽气泵、第一硫化物流量计和第一酸液吸收池;第一氨气测量装置包括依顺序相串连的第一氨气取样枪、第一氨气吸收瓶、第一氨气抽气泵、第一氨气流量计和第一氨气冷却水喷淋装置。进一步,所述烟气入口与省煤器的出口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硫化物取样枪、第二硫化物取样枪、第一氨气取样枪和第二氨气取样枪的前方分别设置有一石英棉过滤器。进一步,所述第一硫化物取样枪和第二硫化物取样枪均包括枪头,石英棉,四角支架,石英管,所述石英管外部设置有电加热电阻丝,所述石英管后方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热传感器,第一硫化物取样枪和第二硫化物取样枪的尾部均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与温度调节控制器连接。进一步,所述催化剂层包括多组催化剂过滤网,每组催化剂过滤网上方分别安装吹灰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烟气出口和烟气出口处分别安装第一取样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通过两个组件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即可实现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的活性评估,并且无需将催化剂取下检测,无需再离线检测,有效的降低了检测的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2、烟气入口处扰流板的设置,能有效的提升取样烟气的均匀性和随机性,同时能一定程度上的降低烟气的流速。3、本技术中,酸液吸收池和冷却水喷淋装置的设置,能有效的降低取样烟气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一硫化物取样枪和第二硫化物取样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烟气入口;2-扰流板;3-第一红外NOx分析仪;4-第一顺磁氧量计;5-第一硫化物测量装置;6-第一氨气测量装置;7-第一硫化物取样枪;8-第一蛇形冷凝管;9-第一硫化物抽气泵;10-第一硫化物流量计;11-第一酸液吸收池;12-第一氨气取样枪;13-第一氨气吸收瓶;14-第一氨气抽气泵;15-第一氨气流量计;16-第一氨气冷却水喷淋装置;17-氨水喷射装置;18-催化剂过滤网;19-烟气出口;20-空气预热器;21-石英棉过滤器;22-旁路门;23-吹灰器;24-脱硝入口烟道;25-脱硝竖直烟道;26-第二硫化物取样枪;27-挡门;28-第一烟道;29-第二烟道;32-第二红外NOx分析仪;42-第一顺磁氧量计;52-第二硫化物测量装置;62-第二氨气测量装置;71-枪头;72-石英棉;73-四角支架;74-石英管;75-电加热电阻丝;76-套管;77-热传感器;78-封盖;79-连接导线;80-温度调节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相互垂直连接构成T型结构,脱硝入口烟道的一端设有烟气入口,脱硝竖直烟道的底部设有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位于烟气入口处设有扰流板,脱硝入口烟道中位于扰流板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取样检测组件,第一取样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红外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脱硝入口烟道和脱硝竖直烟道相互垂直连接构成T型结构,脱硝入口烟道的一端设有烟气入口,脱硝竖直烟道的底部设有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位于烟气入口处设有扰流板,脱硝入口烟道中位于扰流板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取样检测组件,第一取样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红外NOx分析仪、第一顺磁氧量计、第一硫化物测量装置和第一氨气测量装置;脱硝竖直烟道中依次安装有氨水喷射装置、催化剂层和第二取样检测组件;第二取样检测组件位于脱硝入口烟道与脱硝竖直烟道交界处的下方,第二取样检测组包括第二红外NOx分析仪、第二顺磁氧量计、第二硫化物测量装置和第二氨气测量装置;烟气出口处安装有空气预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入口烟道水平放置,在位于脱硝入口烟道的下方侧壁与脱硝竖直烟道左侧侧壁的交界处设有一挡门,挡门的另一端向脱硝竖直烟的顶部的闭合端方向延伸,挡门的端部与闭合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挡门的一面与脱硝竖直烟道的左侧侧壁共同构成一号烟道,挡门的另一面与脱硝竖直烟道的右侧侧壁共同构成二号烟道,一号烟道与二号烟道之间通过挡门的端部与脱硝竖直烟道的闭合端之间的空隙连通,所述氨水喷射装置安装在一号烟道中,所述催化剂层安装在二号烟道中,所述挡门上安装有旁路门,所述旁路门在挡门中的位置位于催化剂层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催化剂活性在线检测系统的SCR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硫化物测量装置包括依顺序相串连的第一硫化物取样枪、第一蛇形冷凝管、第一硫化物抽气泵、第一硫化物流量计和第一酸液吸收池;第一氨气测量装置包括依顺序相串连的第一氨气取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章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