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18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装备领域,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通过设于塔顶输气管连接的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前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喷口向下的第一喷淋层、填料层和第一液碱层,前吸收塔填料层与第一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后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口向上的第二喷淋层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后吸收塔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协同作用,管路分布合理,在合理分配使用液碱的同时,还能保证尾气处理效果,并有效得降低了生产成本。

An absorption device for tail gas containing hydrogen sulf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目前,较多的化工行业,例如污水处理、造纸、石油加工、化肥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以及某些化工原料制造等行业接触硫化氢较多,为了响应国家环保的号召,安全生产,就需要通过吸收装置对生产过程中含硫化氢尾气进行吸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吸收塔之间协同处理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国家对尾气中硫化氢残留量日益严苛的要求。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硫化氢尾气处理装置”,其公告号CN201098601,其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硫化氢尾气吸收塔和硫化钠储槽,所述硫化氢尾气吸收塔安装在硫化钠储槽的上方,在硫化氢尾气吸收塔的上方与硫化钠储槽的底部之间设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中设有循环泵,在硫化氢尾气吸收塔的底部与硫化钠储槽的顶部之间设有连通管道,在硫化氢尾气吸收塔底部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器之间设有连通管道,该连通管道中设有抽风机,所述硫化钠储槽内装有硫化钠溶液。然而该硫化氢尾气处理装置只是简单地将吸收塔与硫化钠储槽连接,吸收效果不甚理想,无法满足国家对尾气中硫化氢残留量日益严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目前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吸收塔之间协同处理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国家对尾气中硫化氢残留量日益严苛的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吸收塔协同作用的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通过设于塔顶输气管连接的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所述前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喷口向下的第一喷淋层、填料层和第一液碱层,所述前吸收塔填料层与第一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且设于第一液碱层底部的第一液碱出口通过第一循环阀门以及第一循环泵与第一喷淋层侧壁的第一喷淋口管路连通;所述后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口向上的第二喷淋层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所述后吸收塔除雾器和第二液碱层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且设于第二液碱层底部的第二液碱出口通过第二循环阀门以及第二循环泵分别与第二喷淋层侧壁的第二喷淋口及前吸收塔管路连通。本技术采用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协同作用对含硫化氢的尾气进行处理,并且,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的前、后吸收塔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协同处理含硫化氢尾气的效果更好;其中,前吸收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喷口向下的第一喷淋层、填料层和第一液碱层,当含硫化氢尾气从进气口进入并往上流动时,尾气先穿过填料层,进行第一步吸收,随后尾气继续上升,同时第一喷淋层向下进行液碱的喷淋,由于喷淋方向与尾气流动方向相反,因此尾气能够最大限度得与喷淋出来的液碱接触,进一步实现硫化氢的吸收,之后,在尾气穿过用于吸收硫化氢与液碱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水分的除雾器后,到达塔顶,并通过输气管向后吸收塔流动,随后,尾气在后吸收塔塔顶流出并向下流动,此时,由于第二喷淋层的喷口方向向上,因此喷出液碱的方向依然与尾气的流动方向相反,在尾气穿过第二喷淋层后,后吸收塔中的除雾器对尾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净化之后的尾气随后从出气口排出后吸收塔。在本技术中,用于后吸收塔液碱循环的第二循环泵与前吸收塔之间也通过管路连通,这是由于为了保证经过后吸收塔处理后的尾气中硫化氢含量满足要求,第二液碱层中使用的为新液碱,并且,在经过前吸收塔吸收之后,进入后吸收塔的尾气中硫化氢含量已大大下降,因此第二液碱层中的液碱在使用之后依然还有较大的硫化氢吸收能力,因此需要时,可通过第二循环泵将第二液碱层中的液碱打入第一液碱层中,并在第二液碱层中打入新液碱,这样既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硫化氢吸收效果,也充分利用了液碱,降低成本,整个装置的结构管路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通过增压风机与污气风廊管路连通,且所述增压风机与污气风廊之间设有污气插门板。增压风机通过增将污气风廊中含硫化氢尾气压入前吸收塔中进行尾气的吸收,提供了尾气流动的动力,而通过开合污气插门板可以控制尾气进出,使用和维修时更加灵活。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与净气风管道管路连通,且所述出气口与净气风管道之间设有净气插门板。经过净化处理的尾气通过管路进入到净气风管道中进行后续的处理或排出,而通过开合净气插门板则可以控制净化之后尾气的进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液碱层与第二液碱层的上侧壁均设有溢流口。由于第一液碱层与第二液碱层不宜过满,当操作不慎导致液碱也为过高时,液碱可从溢流口流出。作为优选,所述前吸收塔位于第一液碱层的上侧壁连通有二次碱液进料管,所述后吸收塔位于第二液碱层的上侧壁连通有新碱液进料管。由于第一液碱层中的液碱无需新液碱,设置二次碱液进料管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碱液可以通过其进入第一液碱层中,而新液碱则通过新碱液进料管进入第二液碱层中,这种设置使得液碱能够最大限度得被利用,且同时能够保证后吸收塔尾气处理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出口还通过母液管道与母液槽连通。当需要维修或更换液碱时,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可将第一液碱层和第二液碱层中的液碱通过母液管道打到其他位置的母液槽中放置。作为优选,所述前吸收塔与后吸收塔的底部均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能够将前吸收塔与后吸收塔中分液体完全排净,方便维修保养。作为优选,第一液碱层和第二液碱层的底部均设有液位计。液位计可以测量控制第一液碱层和第二液碱层内液碱的液位,方便实际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前吸收塔的塔顶侧壁设有压力表。压力表可以测量前、后吸收塔内压力的大小,防止压力过大或者过小导致尾气处理效果欠佳。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前吸收塔和后吸收塔协同作用,管路分布合理,在合理分配使用液碱的同时,还能保证尾气处理效果,并有效得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吸收塔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后吸收塔结构示意图。图中:前吸收塔1,第一喷淋层111,第一喷淋口112,填料层12,后吸收塔2,第二喷淋层211,第二喷淋口212,输气管3,除雾器4,第一液碱层5,第一液碱出口51,第一循环阀门52,第一循环泵53,进气口6,第二液碱层7,第二液碱出口71,第二循环阀门72,第二循环泵73,第三循环阀门74,出气口8,增压风机9,污气风廊10,污气插门板11,净气风管道12,净气插门板13,溢流口14,二次碱液进料管15,新碱液进料管16,母液管道17,排污口18,液位计19,进气流量计20,出气流量计21,方形人孔22,压力表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设于塔顶输气管(3)连接的前吸收塔(1)和后吸收塔(2),所述前吸收塔(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4)、喷口向下的第一喷淋层(111)、填料层(113)和第一液碱层(5),所述前吸收塔(1)、填料层(113)与第一液碱层(5)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6),且设于第一液碱层(5)底部的第一液碱出口(51)通过第一循环阀门(52)以及第一循环泵(53)与第一喷淋层(111)侧壁的第一喷淋口(112)管路连通;所述后吸收塔(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口向上的第二喷淋层(211)除雾器(4)和第二液碱层(7),所述后吸收塔(2)除雾器(4)和第二液碱层(7)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8),且设于第二液碱层(7)底部的第二液碱出口(71)通过第二循环阀门(72)以及第二循环泵(73)分别与第二喷淋层(211)侧壁的第二喷淋口(212)及前吸收塔(1)管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设于塔顶输气管(3)连接的前吸收塔(1)和后吸收塔(2),所述前吸收塔(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器(4)、喷口向下的第一喷淋层(111)、填料层(113)和第一液碱层(5),所述前吸收塔(1)、填料层(113)与第一液碱层(5)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6),且设于第一液碱层(5)底部的第一液碱出口(51)通过第一循环阀门(52)以及第一循环泵(53)与第一喷淋层(111)侧壁的第一喷淋口(112)管路连通;所述后吸收塔(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口向上的第二喷淋层(211)除雾器(4)和第二液碱层(7),所述后吸收塔(2)除雾器(4)和第二液碱层(7)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8),且设于第二液碱层(7)底部的第二液碱出口(71)通过第二循环阀门(72)以及第二循环泵(73)分别与第二喷淋层(211)侧壁的第二喷淋口(212)及前吸收塔(1)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通过增压风机(9)与污气风廊(10)管路连通,且所述增压风机(9)与污气风廊(10)之间设有污气插门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化氢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8)与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继林成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