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乔生专利>正文

智能型暖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16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暖气机,包括:一壳体,其内设有发热装置、送风装置和一温控装置;其特点是:发热装置包括一电热体框架,两绝缘支架和至少一根以上的发热体;两绝缘支架设置在电热体框架的上下相对两端上;送风装置设置在发热装置的一侧,包括:位于电热体框架一侧的贯流风轮和与贯流风轮传动连接的一风轮电机,贯流风轮上设有多个棘片,贯流风轮的前侧设有一其上具有导风翅的导风框,该导风框与面板的出风口风门相对应。(*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气机,尤其涉及一种取暖效果好且安全可靠的智能型暖气机,现有技术以电为主的取暖设备有以下几种1.电热油汀。其优点是,从表面看它比较安全,即其没有暴露在外的发热体,不怕水沾上去,电热油汀周围的温度也比较高。其缺点是,(1)升温时间比较长,通常要半个小时以上才能使电热油汀周围的温度升到相应的温度要求;(2)取暖效果不理想,由于它不能对整个房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流,即离电热油汀稍远的区域温度并不高,因此,整体取暖效果差;(3)无恒温控制;(4)维修困难,即,电热油汀内的电热管寿命较短,而若要维修必须将整个油汀拆开,因此较为麻烦;(5)安全系数较低,若温度过热开关保护器及充油箱安全阀失效时会发生爆炸事故。2.红外取暖器。其优点是,升温较快。其缺点是,(1)仅局部取暖,由于红外取暖器照射面小,因此在红外光照射面的范围内,温度较高,而在红外光非照射面温度较低,所以温差较大而不均匀;(2)不能较好地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流,所以取暖效果不理想。3.暖气机。其优点是,能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较好的热交换,因此其整体取暖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其发热体通常采用电热丝或PTC电热材料,因此带来的缺点是,(1)发热体表面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氧化与老化;(2)发热体散热面积太小,由此引起暖气机出风口温度高达130℃以上,使用者若不小心触碰到出风口,便容易造成烫伤的危险;(3)由于发热体表面温度高,故机内采用了较多的散热措施,由此引起较高噪声而影响取暖设备的品质;(4)温控精度低,因此取暖的舒适效果不够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智能型暖气机,它不仅升温迅速使取暖整体效果好,能较好地对室内温度进行热交换,并且降低发热体表面与出风口的温度,增加了产品的寿命且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型暖气机,包括一壳体,它由顶盖、侧板、面板和后板组成;在该壳体内设有一发热装置、一送风装置和一温控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面板自上而下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该上段是中面板,该中段的左侧是进风口通风窗部,右侧是出风口风门,该下段为下面板;所述的发热装置包括一电热体框架,它呈矩形状,两绝缘支架和至少一根以上的发热体;所述的两绝缘支架分别设置在电热体框架的上下相对两端上;所述的发热体通过绝缘支架垂直地设置在电热体框架中;所述的送风装置设置在发热装置的一侧,包括一位于电热体框架一侧的贯流风轮和一与贯流风轮传动连接的一风轮电机,在该贯流风轮上设有多个棘片,在该贯流风轮的前侧设有一其上具有导风翅的导风框,该导风框与面板的出风口风门相对应。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面板上的进风口通风窗部是由里外贯穿的网格状板构成。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面板上的进风口通风窗部是由里外贯穿的条状板构成。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出风口风门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设置在面板上。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发热体采用不锈钢拉簧,该不锈钢拉簧钢丝的外径不小于0.6毫米。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电热体框架还包括至少一块陶瓷绝缘隔板,它通过托架和橡胶卡销而设置在电热体框架两相对侧壁板上;在该陶瓷绝缘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孔,所述的不锈钢拉簧穿过该孔而垂直设置在该电热体框架中的两绝缘支架上。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贯流风轮外周上径向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的多个棘片且与上下加强筋相连接。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棘片与加强筋交点的切线夹角范围是5°至40°之间。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所述的位于导风框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内自上而下间隔地设有可枢轴转动的导风翅,该导风翅相对导风框的转动角度可以在90°范围内。在上述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其中,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暖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装置包括一显示屏,它设置在壳体的中面板上,在该显示屏上设有一组以上用于显示温度的数码显示管组、一功能信号灯显示组、一功率信号灯显示组和一用于手动控制的按键开关组和一用于遥控的红外遥控接收窗。本技术智能型暖气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由于在壳体内设置了一由风轮电机驱动旋转的贯流风轮,在壳体面板上设置里外贯穿的网格状进风口,由此旋转形成一股吸力,它能有效地将将室内的冷空气吸入暖气机内,进行加热,再将经加热后的热空气送出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取暖效果好;2.本技术由于发热体采用直径大于0.6毫米的不锈钢拉簧,它能在一定电压下散耗的功率和不锈钢拉簧表面积之比很小,从而使不锈钢拉簧表面的温度下降并达到不产生氧化和耗氧的程度,既延长了使用的寿命且不污染环境,并使出风口的温度降低很多,且具有较低的噪音;3.本技术由于在面板上设置显示屏,通过温度、功能、功率的各种显示以及一用于手动控制的按键开关组和一用于遥控的红外遥控接收窗,因此用户使用非常方便;4.本技术由于在下面板内设置了温控装置,因此,它能精确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能分三档自动调整风速和功率的组合;5.本技术由于在电热体框架两端设置绝缘支架,电热体框架中设有陶瓷绝缘隔板,陶瓷绝缘隔板通过设置在电热体框架侧壁板上的托架及与该托架相连接的橡胶卡销固定,不锈钢拉簧穿过陶瓷绝缘隔板上的孔与绝缘支架连接,由于陶瓷绝缘隔板的支撑作用和橡胶卡销的缓冲作用,可使陶瓷绝缘隔板免受冲击和热应力而造成破损,从而使不锈钢拉簧安全地设置在电热体框架中。通过以下对本技术智能型暖气机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型暖气机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3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型暖气机中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型暖气机中温控装置显示屏部分部件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一壳体10,在该壳体10内设有一发热装置20和一送风装置30和一温控装置40。请参见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壳体10由顶盖11、侧板12、面板13和后板组成,其中,面板13自上而下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面板13的上段为中面板133,面板13的下段为下面板134,而面板13中段的左侧是进风口14的通风窗部131,它可以是里外贯穿的网格状板构成,也可以是里外贯穿的条状板构成,或是网格与条状相接合形状的板;在该面板13中段的右侧是出风口风门132,它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上,因此其可以经转动而打开,使壳体10内的热风通过送风装置30与该出风口风门132向室内送出,也可以呈闭合状,以保持壳体(10)内的清洁;另外,在壳体10内即面板13下段的下面板134内,设置有增湿控制器(未图示)。请参见图2与图3所示,在该壳体10左侧内设有一发热装置20,它包括一电热体框架21,其呈矩形状,在该电热体框架21中设有发热体22,该发热体22采用不锈钢拉簧,为了降低不锈钢拉簧表面的温度,使之不产生氧化,该不锈钢拉簧钢丝的外径不能太小,以不小于0.6毫米为佳,根据实际应用,不锈钢拉簧选用适当外径的钢丝制成,使之在一定电压下散耗的功率和不锈钢拉簧表面积之比很小,从而使不锈钢拉簧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暖气机,包括:一壳体(10),它由顶盖(11)、侧板(12)、面板(13)和后板组成;在该壳体(10)内设有一发热装置(20)、一送风装置(30)和一温控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13)自上而下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 ,该上段是中面板(133),该中段的左侧是进风口(14)通风窗部(131),右侧是出风口风门(132),该下段为下面板(134);所述的发热装置(20)安装在壳体(10)内一侧并与通风窗部(131)相对,它包括一电热体框架(21),它呈 矩形状,两绝缘支架(23)和至少一根以上的发热体(22);所述的两绝缘支架(23)分别设置在电热体框架(21)的上下相对两端上;所述的发热体(22)通过绝缘支架(23)垂直地设置在电热体框架(21)中;所述的送风装置(30)设置在发热装 置(20)的一侧,包括:一位于电热体框架(21)一侧的贯流风轮(31)和一与贯流风轮(31)传动连接的一风轮电机(32),在该贯流风轮(31)上设有多个棘片(311),在该贯流风轮(31)的前侧设有一其上具有导风翅(331)的导风框(33),该导风框(33)与面板(13)的出风口风门(132)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乔生
申请(专利权)人:樊乔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