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往复炉排暖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10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卧式往复炉排暖风炉,是一种热效率高,烟尘少,取得暖风快,可烧低质煤的快装式暖风炉。其主要特征是:采用了顶部封闭而带有前、后拱的炉膛,往复炉排的送煤除灰系统,以及多回程的空气和烟气通道互相垂直流动的热交换,使该炉出率大,热效高,适用煤种宽,维修方便,操作可机械化。本暖风炉可为轻工、医药、纺织等工业部门直接供给热风,尤为适用于不连续采暖的厂房、车间、剧院等高大建筑的供热采暖。(*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热采暖用的暖风炉。一般建筑的供热采暖多采用锅炉,它以水作为传热介质,水在锅炉内受热后为热水或水蒸汽,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热水或蒸汽放出热量而冷却成为冷水,这种供热采暖因其卫生条件好,便于管理,适用于集中供热。但是锅炉是受压容器,制造要求较高,并需要供水、水处理等辅助设备,所以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此外因锅炉的传热介质是水,为了避免水在管道中的结冻,在不供热时,锅炉亦需作保温的加热,这样对于不需昼夜供热或只需间断性采暖的情况,因其保温加热的煤耗量所占总煤耗量的百分率太大而热效率太低。为此人们设想采用暖风炉,立式单层炉排燃煤暖风锅在1984年在美国取得专利(专利号为4466388),这种暖风炉因其燃烧系统为单层炉排,煤燃烧不彻底,烟尘污染大,热效率低。为此1986年我们提出了立式双层燃烧燃煤系统的暖风炉,并向中国专利局进行了专利申请,已即将审定公告(申请号86202159),该暖风炉由于采用上、下层的双燃烧室,燃烧完全,烟尘黑度在一级以内,污染小,其空气管先是由上炉排的排管组成,直接置于燃烧室的高温区,使空气直接被加热,而后空气又经多层夹道和炉膛内的多层排管,使其与热烟气反复进行热交换,所以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但正由于上炉排的排管,本身就是空气管,所以亦就要求燃煤不能在上层炉排上结焦,以确保操作运行及其热效率,也就是说对煤种有要求,它要烧较好的煤,此外这种暖风炉的结构,亦决定加煤、出灰等操作是人工操作,因此它适用于热量为20万大卡/时的小型炉。本技术是一种卧式往复炉排暖风炉,它运用往复炉排的结构特点,使本暖风炉不仅具有供热快、投资少、占地小、不需水和水处理等辅助设备,不要制造受压容器,运行安全等优点,而且解决了立式暖风炉的运用煤种狭,操作不能机械化的弊病。从而使暖风炉的使用更为广泛、经济价值更高。本技术是一种由外炉壁1、内炉壁2、炉膛3、烟气通道、空气通道、排烟口4、出风口5、进煤斗6、往复炉排7、余热炉排8、除尘器、鼓风机、引风机所组成的供热采暖用的卧式往复炉排暖风炉(见图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3是一个带有前拱10、后拱9、中间为平顶,上部为封闭的燃烧室,其中前拱的半径R1大于后拱的半径R2,前拱的入口L1小于后拱出口L2,所述的烟气通道是由烟道、烟箱、多束烟火管所组成的多回程烟气通道,所述的空气通道是由进风道11、内炉壁2、烟道壁12、隔板13所组成的多回程通道,多回程空气通道的方向与多回程烟气通道的方向相垂直本炉所采用炉膛封闭和带前、后拱的特征,使煤在炉排输入后,先由前拱的作用,使煤予热和干馏,然后到平顶部分为主燃烧区,使煤充分燃烧,最后少量未燃尽的煤在到达后拱区时,由于后拱的集热反射等作用,使煤燃尽,因此燃烧完全,烟气含尘少,温度高,同时往复炉排的特点,使该炉能使用低质煤亦不结焦,因而使暖风炉适用性强此外加煤等操作可实现机械化,可改善操作条件。本炉所采用烟气、空气的多回程通道,并使其互相垂直,以使空气与热烟气充分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效率,而且这样的结构使炉体结构紧凑。本暖风炉对于出率大于20万大卡/时的工况,优点更为突出。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为结构原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它由外炉壁1、内炉壁2、炉膛3、烟气空道、空气通道、排烟口4、出风口5、进煤斗6、往复炉排7、余燃炉排8、除尘器、鼓风机、引风机所组成的卧式快装往复炉排暖风炉。其所采用炉排为一低坡度往复式推动炉排,炉排与炉膛相配合分三个燃烧区即干馏区、主燃区、燃烧区、各燃区下部设有独立的风室,采用可调档板控制风量,炉排最后部设有余燃炉排,少量在主燃区未能完全燃烧的煤在此结焦,由此处设有的出焦门排出。各风室设有清灰门以便清理炉排下部杂物,因此操作方便,便于清理,对于低质煤、粉煤,本炉均能使用,这就使暖风炉采用燃料有了广扩的来源。暖风炉采用不需花钱而取之不尽的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又可用低质煤作为燃料,暖风来得又快,本身操作方便可实现机械化,本身炉体又是无压容器制造简便,运行安全,本技术所有这些优点,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本暖风炉因炉膛为一顶部为封闭的燃烧室,其前、后均有半圆形拱墙,当点火后,煤从煤斗加入而由炉排的往复运动徐徐向前时,因受前拱和中部高温烟气的幅射加热,使煤先进行予热干馏,均匀地产生可燃气体和黑烟,烟气、可燃气由前向后,经后拱9再幅射加热后由炉膛后下部引出。本炉可燃气体和黑烟在离开炉膛前绝大部分已燃尽,烟气温度较高。上述特征使该炉具有良好的点火条件,因而能适应烧水分较高的煤。高温烟气由从炉膛引出后由烟道14、15引入前下烟箱16,经第一束烟火管19到后烟箱17,再经第二束烟火管折回到前上烟箱18然后经第三束烟火管后再折回而由排烟口4排出,它是一个四回程烟火通道结构,空气通道是由暖风炉下部设有的鼓风机口由鼓风机将空气吹入炉内,经风道11垂直向上冲入与烟火管进行第一次热交换,由隔板13和内炉壁2的隔断,使风又垂直向下反回,此时空气又第二次与烟火管进行热交换,由隔板13和烟道壁12的隔断,使空气又垂直向上折,同时与烟火管第三次进行热交换,空气由下至上经过三个回程最后到炉体上部的出风口,由出风口将已被加热的空气由风道送至用户。鼓风机将空气引入时设有一个分叉,以便将其一部分空气送至炉排下部的各风室用风。此外为了减少热损失,内炉体2与外炉体1之间填有保温材料,一般用膨胀珍珠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外炉壁1、内炉壁2、炉膛3、烟气通道、空气通道、排烟口4、出风口5、进煤斗6、往复炉排7、余热炉排8、除尘器鼓风机、引风机所组成的供热采暖用的卧式往复炉排暖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3是一个带有前拱10、后拱9、中间为平顶、上部为封闭的燃烧室,其中前拱的半径R↓[1]大于后拱半径R↓[2],前拱入口L↓[1]小于后拱出口L↓[2],所述的烟气通道是由烟道、烟箱、多束烟火管所组成的多回程通道,所述的空气通道是由进风道11、内炉壁2、烟道壁12、隔板13组成的多回程通道,多回程空气通道的方向与多回程烟气通道的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外炉壁1、内炉壁2、炉膛3、烟气通道、空气通道、排烟口4、出风口5、进煤斗6、往复炉排7、余热炉排8、除尘器鼓风机、引风机所组成的供热采暖用的卧式往复炉排暖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3是一个带有前拱10、后拱9、中间为平顶、上部为封闭的燃烧室,其中前拱的半径R1大于后拱半径R2,前拱入口L1小于后拱出口L2,所述的烟气通道是由烟道、烟箱、多束烟火管所组成的多回程通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照梁才董维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海淀区海淀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