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膜蒸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08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膜蒸发系统,包括底座、降膜蒸发器、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底座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降膜蒸发器,且降膜蒸发器的侧壁安装有分离器,降膜蒸发器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分离器连接,降膜蒸发器的顶端设有蒸汽进口,降膜蒸发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降膜蒸发器的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底座顶部远离降膜蒸发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且冷却水箱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且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的底部均与冷却水箱内部连通,分离器的顶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此降膜蒸发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好,避免了以往设置换热器和多个冷凝器导致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且耗用成本高的情况。

A falling film evapo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膜蒸发系统
本技术涉及降膜蒸发
,具体涉及一种降膜蒸发系统。
技术介绍
降膜蒸发器现在使用的较为广泛,降膜蒸发是将料液自降膜蒸发器加热室上管箱加入,经液体分布及成膜装置,均匀分配到各换热管内,在重力和真空诱导及气流作用下,成均匀膜状自上而下流动。流动过程中,被壳程加热介质加热汽化,产生的蒸汽与液相共同进入蒸发器的分离室,汽液经充分分离,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或进入下一效蒸发器作为加热介质,从而实现多效操作,液相则由分离室排出。二次蒸汽使用的冷却水量越大,温度越低,则二次蒸汽冷凝效果越好,现在的降膜蒸发系统通常设置换热器器和多个冷凝器实现对二次蒸汽的冷凝,但是该类降膜蒸发系统增加了换热器和多个冷凝器造成整体结构较为复杂,耗用产品生产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降膜蒸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少且占地面积小的降膜蒸发系统,包括底座、降膜蒸发器、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所述底座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降膜蒸发器,且降膜蒸发器的侧壁安装有分离器,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分离器连接,所述降膜蒸发器的顶端设有蒸汽进口,所述降膜蒸发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所述底座顶部远离降膜蒸发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且冷却水箱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且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的底部均与冷却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分离器的顶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且二次蒸汽出口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端部深入第一冷却箱内,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冷却箱内部的一端穿过第一冷却箱与第二冷却箱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箱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箱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与冷却水箱的底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第一冷却箱的顶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箱顶部远离第一冷却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水泵,且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导水管与冷却水箱的底端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端部深入第二冷却箱内,所述第二冷却箱的对应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第二冷却箱两内壁的固定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二冷却箱内部的一端形成三个支管分别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板底部的第二连接管外侧等距安装有喷淋口,且喷淋口的整体成喇叭形状,所述第二冷却箱内部的固定板与第二冷却箱内壁之间形成了S型的气体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弹性软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冷却箱内部的一段成螺旋状,所述第一冷却箱的底部成下凹的弧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顶部位于降膜蒸发器的下方安装有浓缩液收集槽,所述分离器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伸入浓缩液收集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循环水泵将冷却水箱内的水通入第一冷却箱内,将分离器中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第一连接管置入第一冷却箱内,通过将第一连接管在第一冷却箱内设置成螺旋结构,使第一连接管充分的与第一冷却箱内的冷水接触,蒸汽在第一连接管的作用下在第一冷却箱内成螺旋通道移动,增加了对蒸汽的冷却实现,起到对二次蒸汽初步冷却的效果,冷却效果较好,将第一冷却箱内壁的底部设置成下凹的弧形结构,能够使第一冷却箱内使用后的水全部置入冷却水箱内再次冷却,通过循环水泵能够将冷却水箱内的水再次抽至第一冷却箱内,实现多次循环。2、本技术通过第一冷却箱冷却后,二次蒸汽的温度大大降低,将第一冷却箱出来的蒸汽通入第二冷却箱内,使冷凝后的液体通过第二冷却箱进入冷却水箱内进行冷却,控制抽水泵工作,将冷却水箱内的水抽至第二冷却箱内,进入第二冷却箱内的气体成S型通道行走,移动过程中第二冷却箱内的喷淋口不断地向蒸汽喷洒冷却液,实现对蒸汽的再次冷却,冷却后的蒸汽温度大大降低,实现对二次蒸汽更好的冷凝,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好,避免了以往设置换热器和多个冷凝器导致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且耗用成本高的情况。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降膜蒸发器;3、蒸汽进口;4、进料口;5、分离器;6、浓缩液收集槽;7、二次蒸汽出口;8、冷却水箱;9、第一冷却箱;10、第二冷却箱;11、气体出口;12、第一连接管;13、循环水泵;14、抽水泵;15、第二连接管;16、固定板;17、喷淋口。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降膜蒸发系统,包括底座1、降膜蒸发器2、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降膜蒸发器2,且降膜蒸发器2的侧壁安装有分离器5,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分离器连接,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顶端设有蒸汽进口3,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降膜蒸发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8,且冷却水箱8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且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的底部均与冷却水箱8内部连通,所述分离器5的顶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7,且二次蒸汽出口7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且第一连接管12的端部深入第一冷却箱9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2位于第一冷却箱9内部的一端穿过第一冷却箱9与第二冷却箱10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箱10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11。所述冷却水箱8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13,所述循环水泵13的进水端与冷却水箱8的底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3的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第一冷却箱9的顶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箱8顶部远离第一冷却箱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水泵14,且抽水泵14的进水端通过导水管与冷却水箱8的底端连接,所述抽水泵14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5,且第二连接管15的端部深入第二冷却箱10内,所述第二冷却箱10的对应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且第二冷却箱10两内壁的固定板16交叉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15位于第二冷却箱10内部的一端形成三个支管分别安装在固定板16的底部,所述固定板16底部的第二连接管15外侧等距安装有喷淋口17,且喷淋口17的整体成喇叭形状,所述第二冷却箱10内部的固定板16与第二冷却箱10内壁之间形成了S型的气体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5均为弹性软管,防止第一连接管12及第二连接管15因拉扯被损坏。所述第一连接管12位于第一冷却箱9内部的一段成螺旋状,所述第一冷却箱9的底部成下凹的弧形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接管12位于第一冷却箱9内部的一段设置成螺旋状看,便于对第一连接管12内的气体快速冷却,通过将第一冷却箱9的底部设置成凹陷的弧形结构,便于使第一冷却箱9内的水置入冷却水箱8内。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降膜蒸发器2的下方安装有浓缩液收集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膜蒸发系统,包括底座(1)、降膜蒸发器(2)、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降膜蒸发器(2),且降膜蒸发器(2)的侧壁安装有分离器(5),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分离器连接,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顶端设有蒸汽进口(3),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降膜蒸发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8),且冷却水箱(8)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且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的底部均与冷却水箱(8)内部连通,所述分离器(5)的顶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7),且二次蒸汽出口(7)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且第一连接管(12)的端部深入第一冷却箱(9)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2)位于第一冷却箱(9)内部的一端穿过第一冷却箱(9)与第二冷却箱(10)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箱(10)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蒸发系统,包括底座(1)、降膜蒸发器(2)、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降膜蒸发器(2),且降膜蒸发器(2)的侧壁安装有分离器(5),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分离器连接,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顶端设有蒸汽进口(3),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降膜蒸发器(2)的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降膜蒸发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8),且冷却水箱(8)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且第一冷却箱(9)和第二冷却箱(10)的底部均与冷却水箱(8)内部连通,所述分离器(5)的顶部设有二次蒸汽出口(7),且二次蒸汽出口(7)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且第一连接管(12)的端部深入第一冷却箱(9)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2)位于第一冷却箱(9)内部的一端穿过第一冷却箱(9)与第二冷却箱(10)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箱(10)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8)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13),所述循环水泵(13)的进水端与冷却水箱(8)的底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3)的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第一冷却箱(9)的顶端连接,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栋肖永鹏沈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