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暗挖管道施工的
,具体而言,涉及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隧道的修建通常采用明挖法以提升施工效率。然而,对于需要横跨如车流量大的既有公路等特殊路段的电力隧道施工,明挖法则不适用。对于明挖法不适用的路段,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即顶管施工。顶管施工属于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借助于顶力来克服掘进设备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从而把掘进设备(如盾构机)从始发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井内吊起,而电力隧道管道则按设计的坡度紧随掘进设备之后被一节一节地埋设在两井之间。然而,在既有地铁线路附近修建电力隧道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尤其是当需要横穿地铁线路时,由于需要充分考虑对地铁线路的扰动而致使施工难度极大。因此,对于既下穿既有公路,又上穿地铁线路的电力隧道施工,尚无高效、安全的顶管施工方案。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大粒径卵石地层,且地下水丰富。在面对此类地质条件时,若采用传统人工开挖进行顶管施工,需进行降水处理,从 ...
【技术保护点】
1.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包括始发井(110)、接收井(120)以及连接始发井(110)和接收井(120)的顶管段(300),所述顶管段(300)包括首尾连接的混凝土管节(310);其特征在于:/n所述始发井(110)和接收井(120)分别位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两侧;所述始发井(110)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距离大于接收井(120)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距离;/n所述接收井(120)和始发井(110)之间的道路包括既有公路(220)和既有公路(220)两侧的原状土体(230);/n所述顶管段(300)位于道路路面与既有地铁线路(210)之间;/n还包括加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包括始发井(110)、接收井(120)以及连接始发井(110)和接收井(120)的顶管段(300),所述顶管段(300)包括首尾连接的混凝土管节(3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始发井(110)和接收井(120)分别位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两侧;所述始发井(110)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距离大于接收井(120)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距离;
所述接收井(120)和始发井(110)之间的道路包括既有公路(220)和既有公路(220)两侧的原状土体(230);
所述顶管段(300)位于道路路面与既有地铁线路(210)之间;
还包括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至少设置于始发井(110)与既有公路(220)之间的原状土体(230)内的第一加固结构(410)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管节(310)外部的第二加固结构(4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段(300)底部与既有地铁线路(210)顶部的距离≥6米;所述顶管段(300)顶部与道路路面下方的小三线底部之间的距离≥0.5米,所述小三线为水管、电力管路、通信管路、燃气管路中的任意几种;所述顶管段(300)下穿河道(240),所述顶管段(300)顶部与河道(240)底部之间的距离≥1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井(110)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接收井(120)横截面为圆形。
技术研发人员:薛庆文,刘刚,林裕,尹超,田泽辉,傅宇,张宇,赵振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