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018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记载了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于缆芯外部的护套,其中,缆芯包括动力线、控制线以及填充物;动力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动力线芯、动力线绝缘层以及动力线包带;控制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控制线芯、控制线绝缘层以及控制线包带;在护套的外侧覆盖有加强层,该加强层为内层绞向为左向,外层为右向的双钢丝铠装结构,且护套为改性聚氨酯护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双钢丝铠装结构的加强层来增大对拉力的承受性能,同时通过改性聚氨酯护套实现了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耐磨等优点,此外,通过在护套内部填充了填充物,实现了防潮湿的效果;最终达到了适应深井作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力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当今,电缆已被广泛应用于连续管井下的电力通道,用以为井下工具建立动力和信息通道,但由于通道的长度较长,且电缆自身重量较重,现有的电缆存在着承受拉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如果电缆工作时暴露在泥浆中,由于在2000米井深时,泥浆温度可高达85°C以上,所以现有电缆还存在着耐高温性差、耐腐蚀性差等问题,并不适合于深井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具备拉力承受能力强、耐高温、耐腐蚀、耐磨以及抗潮湿等优点。 上述的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于缆芯外部的护套,所述缆芯包括动力线、控制线以及填充物,其中,所述动力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动力线芯、动力线绝缘层以及动力线包带;所述控制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控制线芯、控制线绝缘层以及控制线包带;所述护套的外侧覆盖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为内层绞向为左向,外层为右向的双钢丝铠装结构,所述护套为改性聚氨酯护套。 上述设备中,所述动力线还包括动力线屏蔽层。 上述设备中,所述动力线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 上述设备中,所述控制线还包括控制线屏蔽层。 上述设备中,所述控制线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 上述设备中,所述填充物为非吸湿性填充物。 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采用双钢丝铠装结构的加强层来增大对拉力的承受性能,同时通过改性聚氨酯护套实现了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耐磨等优点,此外,通过在护套内部填充了填充物,实现了防潮湿的效果;最终达到了适应深井作业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中复合电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技术记载了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于缆芯外部的护套7 ; 其中,缆芯包括动力线、控制线以及填充物5,该动力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动力线芯1、动力线绝缘层2以及动力线包带6 ; 优选的,填充物5为非吸湿性填充物,材料为耐高温材料紧密填充,可采用挤包或绕包型式;采用绕包型式时填充材料为玻璃纤维绳紧密填充;采用挤包时,材料选用耐高温硅橡胶材料;同时,动力线还包括动力线屏蔽层,且该动力线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 进一步的,控制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控制线芯3、控制线绝缘层4以及控制线包带9 ; 优选的,上述控制线还包括控制线屏蔽层,且该控制线屏蔽层也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 进一步的,上述动力线芯I的直径为6mm2,并采用第五类软镀锡铜作为导体。 同时,上述护套7的外侧覆盖有加强层8,加强层8为内层绞向为左向,外层为右向的双钢丝铠装结构,且单丝直径不小于1mm,以便承受较大拉力。 更进一步的,护套7为改性聚氨酯护套,或硅橡胶、氟塑料等,从而具备耐高温、耐腐蚀等有益效果。 此外,由于钻井平台井下电力通道宽度有限,故而要求电缆的外径不能超过23mm,按照此因素及井下温度较高的特性,所以动力线绝缘层2和控制线绝缘层4均采用电性能优异的氟塑料材料来代替以往的交联聚乙烯或乙丙绝缘材料。 本技术中的复合电缆的性能指标如下: 1、动力线芯I的额定电压为6kV ; 2、耐温-50 ?125 O ; 3、耐泥浆压力:彡35MPa泥浆压力; 4、破坏张力:彡177kN ; 5、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彡800mm ; 6、弹性伸长系数:< 1.0m/km/5kN ; 7、电缆单根长度2200米;电缆总重量彡4吨; 8、动力线屏蔽层的电容彡0.326 μ F/km 800?1000Hz ; 9、控制线屏蔽层的电容彡0.20 μ F/km 800?1000Hz。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于缆芯外部的护套,所述缆芯包括动力线、控制线以及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动力线芯、动力线绝缘层以及动力线包带;所述控制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控制线芯、控制线绝缘层以及控制线包带;所述护套的外侧覆盖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为内层绞向为左向,外层为右向的双钢丝铠装结构,所述护套为改性聚氨酯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裹于缆芯外部的护套,所述缆芯包括动力线、控制线以及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动力线芯、动力线绝缘层以及动力线包带;所述控制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控制线芯、控制线绝缘层以及控制线包带;所述护套的外侧覆盖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为内层绞向为左向,夕卜层为右向的双钢丝铠装结构,所述护套为改性聚氨酯护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电力通道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利李晓尉张少辉陈景峰康亚科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