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绍彬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00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依次粘接的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所述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均为包括9层板层的复合板,9层所述板层位于中间的板层为钢质填充板层,所述钢质填充板层的两侧分别依次粘接有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碳纤维板层、玻璃纤维防水板层和氧化镁凝胶板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防水性能好、不返卤,不翘曲、不掉粉、不开裂、不泛霜、不变形、生产效率高、耐磨性好、抗压强度高、抗拉性能强、冲击韧性好。

A kind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grated building wallboard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房屋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集成房屋建造分为三种形式,a、轻钢结构;b、硅酸盐水泥预制现场装配;c、以氧化镁为粘接剂预制的墙板现场安装。目前,以氧化镁为粘接剂制成的墙板具有独特性能,开始被人们接受,同时自身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集成房屋表面容易吸潮、返卤、泛霜、翘曲、遇水返溶、粉化,甚至容易出现细小裂纹,集成房屋的质量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及其制备工艺,生产效率高、耐磨性好、抗压强度高、抗拉性能强、抗冲击韧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包括依次粘接的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所述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均为包括9层板层的复合板,9层所述板层位于中间的板层为钢质填充板层,所述钢质填充板层的两侧分别依次粘接有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碳纤维板层、玻璃纤维防水板层和氧化镁凝胶板层。本专利技术的墙板采用三层复合结构,每层结构均由9层板压制粘接而成,最外两层由氧化镁凝胶板层作为基本面,方便与其他板层的粘接,内层设置玻璃纤维防水板层,增加墙板的防水性能和韧性,再向内为碳纤维板层,提高了墙板的整体强度和抗冲击性,之后设置植物纤维填充板层,使得墙板具有一定的厚度,方便不同情况的使用,最内层设置钢质填充板层,增大了墙板的整体强度,提高了墙板的使用寿命,克服了无机脆性材料的缺点,提高了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墙板相比传统的预制砂浆墙板,具有独特的防火性能、优异的韧性和整体稳定性,能够满足钉、锯、钻、刨的多种施工要求,在对墙板施工时,可有效的减少掉渣的情况出现,而且,同时具有优良的防水隔音性能,减少卤系固化粘接剂的使用,不用担心钢质填充板层遭到腐蚀。优选的,所述钢质填充板层包括基层和预制在基层内的钢质材料,所述钢质材料可以选择钢筋、钢筋网或预制钢构件,其中钢筋、钢筋网或预制钢构件所应用到的钢筋的直径为4mm-60mm;所述基层的填充材料为竹片、竹纤维粉、竹丝、木纤维、锯末粉、环保废渣(无毒,无污染)、粉煤灰、火山灰、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压缩颗粒或磷肥生产的废矿渣,这些材料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倒满基层。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过滤的污泥,及无放射性污染的建筑垃圾,经高温烧结后,与硅灰、粉煤灰一样,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硅等,这些烧结渣的粒径小,活性高,流动性好,可以很好的用于生产集成房屋,作为很好的填充材料的使用,本专利技术以废治废,变废为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防水板层由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防水布压制而成,所述防水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玻璃纤维布和玻纤网格布的设置,提高了墙板整体的韧性,方便后续加工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优选的,所述碳纤维板层包括碳纤维布、碳纤维网格布和长度不一的碳纤维混合丝,所述碳纤维混合丝的长度方向与碳纤维布和碳纤维网格布的纤维长度方向一致,增大了墙板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增加抗拉强度,提高抗剪切能力,提高抗折强度。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的填充材料为竹片、竹丝、木片、木条、秸秆、建筑旧模板或旧纸板等,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墙板具有足够的使用厚度,同时可以保证墙板具有较轻的重量,另一方面,可起到有效的防火、保温、隔音、隔热、降噪、防辐射的效果。体现冬暖夏凉的效果:夏天室内温度要比室外温度低4℃-6℃,冬天室内温度要比室外温度高4℃-6℃,可以不用空调,回归自然,改善人居环境、节能降耗。优选的,所述秸秆为压缩成柱状的颗粒,所述秸秆的体积缩小倍数为1-10。采用压缩成柱状颗粒的秸秆,首先,可以保证墙板整体结构更加紧实,墙板的使用强度不受影响,此外,压缩成柱状颗粒的秸秆,其自身密度较大,即使加料多了以后,也不会吸收粘接剂中的水份,不会影响形成化学成分所需要的水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的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倒入氧化镁粘接剂,制备氧化镁凝胶板层;依次铺设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网格布、铂金布、丙纶防水布、聚乙烯无纺布和聚丙烯无纺布,加入无机硅酸钠等各种添加剂、表面活性剂、防锈剂、增粘剂、螯合剂等(市场上采购)制备玻璃纤维防水板层;再次铺倒一层氧化镁粘接剂,再依次铺设碳纤维混合丝,然后,依次铺设碳纤维布和碳纤维网格布,制备碳纤维板层;第三次铺倒一层氧化镁粘接剂,然后,铺设一层纤维状物质,铺满后,第四次铺倒一层氧化镁粘接剂,再加入稻壳、锯末、玉米芯、棉花杆或枯树木以及农作物秸秆制成的直径为2mm-30mm、长度为5mm-30mm的柱状压缩颗粒,制备植物纤维填充板层;农作物秸秆用强压式制棒机压缩,使疏松的庞大的空间被有效压缩,利用机械压力,改变纤维表层方向,使纤维互相缠绕,自身形成有一定强度的圆柱体,减少对粘接剂中水份的吸收,不会影响氧化镁粘接剂的粘接效果;第五次铺倒一层氧化镁粘接剂,加入硅灰、粉煤灰、活性污泥灰、建渣或砖瓦颗粒,铺满基层,之后均匀铺设钢筋、钢筋网或预制钢构件,制备钢质填充板层;按上述步骤在钢质填充板层的上方再依次铺设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碳纤维板层、玻璃纤维防水板层和氧化镁凝胶板层;模具加压,压力由0Kg逐渐加到500吨,控制环境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70%-90%,保压24h-72h,出模,制得宽度为100mm-3200mm,长度为600mm-19000mm,厚度为10mm-1600mm的板材;选取上述制得的三块板材,分别作为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通过粘接剂粘接,即制得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还可以将中间层的加强板制作成空心的矩形柱,将多个矩形柱依次粘合在底层板上作为中间层,矩形柱的高度方向与底层板和顶层板垂直。上述的底层板、加强板或顶层板中的9层板层的加工顺序是依次进行的,也可以分别制备之后,加上粘结剂,在模具中压制,从0公斤到500吨逐渐加压,保压,形成底层板、加强板或顶层板。在粘接过程中板材之间所用的粘接剂都是以氧化镁粘结剂为主剂、根据不同板材界面活性的特点,适当做些调整,因此形成的整体墙板具有完整的统一性能:不会脱层、掉皮、防水,防火,隔音,防辐射等等,保障了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整体强度,提高了生态环保型整体集成房屋的抗剪切性能。优选的,所述碳纤维混合丝为长度分别为0.2mm、0.3mm、0.5mm、0.75mm、1mm、2mm、3mm、4mm、8mm、16mm、30mm、100mm和300mm的碳纤维短丝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由稻壳、锯末、玉米芯、棉花杆或枯树木制成的多个植物纤维块拼接而成,每个所述植物纤维块的宽度为2mm-500mm,长度为3mm-2000mm。优选的,所述钢筋、钢筋网或预制钢构件的长度方向与碳纤维板层、玻璃纤维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粘接的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所述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均为包括9层板层的复合板,9层所述板层位于中间的板层为钢质填充板层,所述钢质填充板层的两侧分别依次粘接有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碳纤维板层、玻璃纤维防水板层和氧化镁凝胶板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粘接的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所述底层板、加强板和顶层板均为包括9层板层的复合板,9层所述板层位于中间的板层为钢质填充板层,所述钢质填充板层的两侧分别依次粘接有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碳纤维板层、玻璃纤维防水板层和氧化镁凝胶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填充板层包括基层和预制在基层内的钢质材料;所述基层的填充材料为竹片、竹纤维粉、竹丝、木纤维、锯末粉、环保废渣、粉煤灰、火山灰、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压缩颗粒或磷肥生产的废矿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防水板层由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防水布压制而成,所述防水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板层包括碳纤维布、碳纤维网格布和长度不一的碳纤维混合丝,所述碳纤维混合丝的长度方向与碳纤维布和碳纤维网格布的纤维长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填充板层的填充材料为竹片、竹丝、木片、木条、秸秆或建筑旧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压缩成柱状的颗粒,所述秸秆的体积缩小倍数为1-10。


7.一种生态环保型集成房屋墙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模具内,倒入氧化镁粘接剂,制备氧化镁凝胶板层;
依次铺设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网格布、铂金布、丙纶防水布、聚乙烯无纺布和聚丙烯无纺布,制备玻璃纤维防水板层;
再次铺倒一层氧化镁粘接剂,再依次铺设碳纤维混合丝,然后,依次铺设碳纤维布和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绍彬罗朗芬
申请(专利权)人:叶绍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