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90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包括设置有刻度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近端的手柄;所述杆体前端设置有开路部,所述手柄为四方柱形,其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开有扇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由透明材质的面板进行封闭;还包括指针,所述指针一端通过铆钉连接与扇形凹槽的圆心上;所述杆体上活动套有深度调节套;所述深度调节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体上设置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对现有开路器的改进,实现手术中根据术前影像学测量的进钉方向、深度进行置钉,从而减少错误置钉情况发生,减少术者、病人放射线的暴露,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A pedicle opener with controllable angle and dep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椎弓根开路器。
技术介绍
开路器是椎弓根螺钉植入前钉道探测开路的装置,是脊柱手术必须使用的器械。用开路器进行钉道开路时,术者需完美掌控开路的深度、力度及方向,需多次术中C型臂透视。目前使用的开路器没有定位角度、限制深度,完全依靠术者的操作经验,存在一定的失误率,将导致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的不良事件。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脊柱手术的低年资医生。因此,亟需一种能准确进行椎弓根螺钉植入角度定位、限制深度,同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开路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设置有标识倾斜角度的表盘可供操作者参考,并且其插入深度可以预设,避免插入患者体内过深造成伤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包括设置有刻度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近端的手柄;所述杆体前端设置有开路部,所述手柄为四方柱形,其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开有扇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由透明材质的面板进行封闭;所述扇形凹槽圆心向上,并且其中心线与杆体轴线平行;所述面板上刻有标识角度的刻度;还包括指针,所述指针一端通过铆钉连接与扇形凹槽的圆心上;所述杆体上活动套有深度调节套;所述深度调节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体上设置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深度调节套远端设置有挡边。增大深度调节套的阻挡面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深度调节套包括套体以及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置有与杆体上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套体活动套于杆体上;所述调节部与套体卡接并能相对旋转。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套体上开有视窗,所述杆体上的刻度为上下两部分,并且视窗内与杆体上的刻度一致。使得在操作时,当杆体远端没入患者体内后,仍然可以从视窗内读数,确保插入深度的准确性。为了便于设置,杆体上具有一个平面,刻度设置在平面上。调节部与套体能相对转动,这样在旋转调节部的时候,套体就能保持不动,使得刻度一致保持在视窗的可视范围内。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套体近端外沿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调节部内沿设置有与环状凸台配合的台阶。使得两者能相互连接并能相对转动。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准弓根开路器,通过对现有开路器的改进,实现手术中根据术前影像学测量的进钉方向、深度进行置钉,从而减少错误置钉情况发生,减少术者、病人放射线的暴露,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杆体、2开路部、3手柄、4凹槽、5指针、6套体、7调节部、8挡边、9视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有刻度的杆体1以及设置在杆体1近端的手柄3;所述杆体1前端设置有开路部2,所述手柄3为四方柱形,其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开有扇形的凹槽4,所述凹槽4由透明材质的面板进行封闭;所述扇形凹槽4圆心向上,并且其中心线与杆体1轴线平行;所述面板上刻有标识角度的刻度;还包括指针5,所述指针5一端通过铆钉连接与扇形凹槽4的圆心上;所述杆体1上活动套有深度调节套;所述深度调节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体1上设置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深度调节套包括套体6以及调节部7;所述调节部7设置有与杆体1上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套体6活动套于杆体1上;所述调节部7与套体6卡接并能相对旋转。套体6上开有视窗9,所述杆体1上的刻度为上下两部分,并且视窗9内与杆体1上的刻度一致。深度调节套远端设置有挡边8。套体6近端外沿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调节部7内沿设置有与环状凸台配合的台阶。使用的时候,首先通过旋转调节部7设置深度调节套在杆体1上的位置,以预设插入患者身体的最大深度。开路部2用于开路。手柄1侧壁上的两个指针5用于标识X轴和Z轴方向的倾斜角度,杆体1上的刻度用于标识Y轴的深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包括设置有刻度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近端的手柄;所述杆体前端设置有开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四方柱形,其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开有扇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由透明材质的面板进行封闭;所述扇形凹槽圆心向上,并且其中心线与杆体轴线平行;所述面板上刻有标识角度的刻度;还包括指针,所述指针一端通过铆钉连接与扇形凹槽的圆心上;所述杆体上活动套有深度调节套;所述深度调节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体上设置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包括设置有刻度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近端的手柄;所述杆体前端设置有开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四方柱形,其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开有扇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由透明材质的面板进行封闭;所述扇形凹槽圆心向上,并且其中心线与杆体轴线平行;所述面板上刻有标识角度的刻度;还包括指针,所述指针一端通过铆钉连接与扇形凹槽的圆心上;所述杆体上活动套有深度调节套;所述深度调节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体上设置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角度和深度的椎弓根开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套远端设置有挡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