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园型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80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常压圆型热水锅炉包括炉排(15)、炉膛、锅炉内胆(2)、锅炉外胆(1)、对流管束(4)、进水口(12)、出水口(9)和烟囱(7),其特征在于:炉排水管(11)把炉膛分成燃烧室(20)和燃烬室(21),用拱型水夹套(3)代替了原来炉膛的炉顶,燃烧室(20)是由上炉门(18)、炉排水管(11)和拱型水夹套(3)组成的,燃烬室是由下炉门(16)、炉排(15)和炉排水管(11)组成的,在锅炉前部的炉排水管(11)等高处与炉排水管(11)相同数量的手孔(17)。(*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锅炉,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常压圆型热水锅炉。目前,人们设计的常压立式热水锅炉是由炉排、炉膛、锅炉内外胆及烟气出口管、对流管束、烟囱、进水口、出水口组成,其缺点是消烟除尘效果差,热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消烟除尘好,热效率高的常压圆型热水锅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炉排、炉膛、锅炉内外胆、对流管束、进水口、出水口、烟囱组成,其特征在于用炉排水管把原来的炉膛分成燃烧室和燃烬室,用拱型水夹套代替原来炉膛的炉顶,以增加辐射受热面积,在锅炉前部的炉排水管等高处有与炉排水管相等数量的除垢手孔,在锅炉后部的拱型水夹套的顶部处设置有除垢手孔,拱型水夹套两底边同炉排水管连接处炉排管上部设置有除垢手孔。所述的燃烧室是由上炉门、炉排水管、拱型水夹套组成,所述的燃烬室是由下炉门、炉排和炉排水管组成,煤主要在燃烧室内燃烧,拱型水夹套增大了辐射受热面积,提高了热量的吸收。燃烧室内未完全燃烧的的烟从燃烧室向下返到燃烬室,经过燃烬室的高温再进行二次燃烧,然后从拱型水夹套两侧顺烟道排出,增加了烟气在炉体内的行程,增加了受热面积,达到了消烟除尘和提高热效率的目的。由于拱型水夹套和炉排水管易结垢,增设手孔,定期清理,延长热水锅炉的寿命。本技术可用钢材焊接而成。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消烟除尘好,经测定表明,林格曼黑度小于1,烟尘排放在200mg/m3以下。2.易除水垢。3.结构简单。4.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是锅炉外胆,2是锅炉内胆,3是拱型水夹套,4是对流管束,5是用于检修的人口,6是火管,7是烟囱,8是水位计,9是出水口,10是锅炉后部高位手孔,11是炉排水管,12是进水口,13是排污口,14是清灰门,15是炉排,16是下炉门,17是锅炉前部手孔,18是上炉门,19是下脚圈,20是燃烧室,21是燃烬室,22是锅炉后部低位手孔。煤从上炉门18加入,在燃烧室20内燃烧,当燃烧到适度时使其进入燃烬室21内继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烟气与炉排水管11及拱型水夹套3辐射换热后,向下进入燃烬室21第二次燃烧后,从拱型水夹套3的两侧经过对流管束4进入火管6内,最后进入烟囱7排入大气。权利要求1.一种常压圆型热水锅炉包括炉排(15)、炉膛、锅炉内胆(2)、锅炉外胆(1)、对流管束(4)、进水口(12)、出水口(9)和烟囱(7),其特征在于炉排水管(11)把炉膛分成燃烧室(20)和燃烬室(21),用拱型水夹套(3)代替了原来炉膛的炉顶,燃烧室(20)是由上炉门(18)、炉排水管(11)和拱型水夹套(3)组成的,燃烬室是由下炉门(16)、炉排(15)和炉排水管(11)组成的,在锅炉前部的炉排水管(11)等高处有与炉排水管(11)相同数量的手孔(17),在锅炉后部的拱型水夹套(3)的顶部设置有高位手孔(10),拱型水夹套(3)两底边同炉排水管(11)连接处的炉排水管(11)上部设置有低位手孔(22)。专利摘要一种常压圆型热水锅炉包括炉排(15)、炉膛、锅炉内胆(2)、锅炉外胆(1)、对流管束(4)、进水口(12)、出水口(9)和烟囱(7),其特征在于炉排水管(11)把炉膛分成燃烧室(20)和燃烬室(21),用拱型水夹套(3)代替了原来炉膛的炉顶,燃烧室(20)是由上炉门(18)、炉排水管(11)和拱型水夹套(3)组成的,燃烬室是由下炉门(16)、炉排(15)和炉排水管(11)组成的,在锅炉前部的炉排水管(11)等高处有与炉排水管(11)相同数量的手孔(17)。文档编号F24D17/00GK2256075SQ9621080公开日1997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日专利技术者常海宏 申请人:山西省临汾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压园型热水锅炉包括炉排(15)、炉膛、锅炉内胆(2)、锅炉外胆(1)、对流管束(4)、进水口(12)、出水口(9)和烟囱(7),其特征在于:炉排水管(11)把炉膛分成燃烧室(20)和燃烬室(21),用拱型水夹套(3)代替了原来炉膛的炉顶,燃烧室(20)是由上炉门(18)、炉排水管(11)和拱型水夹套(3)组成的,燃烬室是由下炉门(16)、炉排(15)和炉排水管(11)组成的,在锅炉前部的炉排水管(11)等高处有与炉排水管(11)相同数量的手孔(17),在锅炉后部的拱型水夹套(3)的顶部设置有高位手孔(10),拱型水夹套(3)两底边同炉排水管(11)连接处的炉排水管(11)上部设置有低位手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临汾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