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热板及其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274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电热板及其供暖系统,包括多块组合式电热板与固定装置,所述的组合式电热板为一整体成形单一板材,其中包括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并从电热结构层中引出电极级联装置,多块单体电热板通过该固定装置与电极级联装置相互连接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安装施工难度,统一了安装标准,单体板材可在工厂统一生产,提高了传统安装方式的质量水平,提高了施工效率,从根本上改善了施工环境。(*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供暖板及其供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组合安装的电热供暖板及其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居家生活舒适要求的提高,对室内温度要求也从原来的可居性标准提升到舒适性标准。同时,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保节能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而且伴随着住宅的商品化,传统集中供热的包烧制变为分户供热的计量收费制也势在必行。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大锅炉、高烟囱水汽供暖,还是新兴的壁炉及空调器调温,不是严重地污染环境,就是运行成本、效率及方式互不协调,还免不了挤占着家居里本已有限的空间。因此,随着电力工业进一步发展,电热供暖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首先,电能是可再生能源,来源广泛,很容易由其它能量转化而来,如水能、风能、波浪能、太阳能等只有转化为电能才能大规模利用,核能更是只有转化为电能才能大规模利用。同时电能也容易转化为其他任何形式的能,当然包括热能,并能远距离传输和控制。其次电能的热效率非常高,可大量地节约能源。再有,电能也是最具有清洁效果的能源,没有任何污染。另一方面,在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热传递方式中,人们对辐射热的感觉最为良好。低温辐射供暖系统(例如电热膜或发热电缆等)是通过采暖房间的顶面(或墙面,地面),以低温热辐射的形式,把热量送入房间。另外,这种供暖方式还可以轻易实现分户热计量。因此,其已成为世界暖通工程界公认的比较理想、先进、舒适的采暖方式之一。然而,现有的电热供暖系统的现场安装施工过程却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在室内天棚上安装低温电辐射供暖系统,传统的安装铺设方式大多是在建筑物室内屋顶上先铺设玻璃保温棉,在施加龙骨形成骨架,骨架是保温棉、电热膜、表面装饰层和楼板连接的主体,然后根据需要再依次铺设电热层、以及装饰层等结构。电热层可以由电热膜构成,也可以是发热电缆或其他发热元件,加电后即可发热,并产生红外辐射;装饰层位于最外面,用于遮蔽住供热系统内部结构,形成室内墙面,例如吊顶天花板。这种一层一层铺设的施工方式存在着施工现场环境条件恶劣、严重的危害施工工人身体健康的问题,而且无法统一掌握施工质量标准,劳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热板及其供暖系统,用以简化施工难度,统一施工标准,便于安装,减少现场环境污染,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热板,包括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整体成形一单体板材,并从所述电热结构层引出一电极级联装置。其中所述电热结构层包括隔热保温层与电热层,所述电极级联装置从电热层引出。其中所述电热结构层,在隔热保温层与电热层之间还包括一反射层。其中所述电热结构层还包括空气层,通过气口与室内空气相连。其中所述空气层位于电热层之上,也可以位于电热层与表面装饰层之间。其中所述空气层可以是多层结构。其中所述的空气层的上下两层之间具有一卡件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热板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组合式电热板与固定装置,所述的组合式电热板为一整体成形单一板材,其中包括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并从电热结构层中引出电极级联装置,多块单体电热板通过该固定装置与电极级联装置相互连接组合。其中所述组合式电热板的电热结构层中包括空气层,通过气口与室内空气相连。其中所述的固定装置为龙骨结构装置或螺钉结构。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组合式电热板的厚度,由该距离差形成的空气层中的空气通过气口与室内空气相连。。本技术通过将各个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整体成形为单体板材,通过龙骨结构或其他结构固定于顶棚墙体,简化了安装施工难度,统一了安装标准,单体板材可在工厂统一生产,提高了传统安装方式的质量水平,提高了施工效率,从根本上改善了施工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合式电热板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式电热板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合式电热板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组合式电热板供暖系统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热板,板内各层结构整体形成一单体板材,每一块单体电热板的结构相同,然后再将这些单体板材组合安装成供暖系统,进行供暖。安装时,就如同安装普通的天花板顶棚板材一样,只不过这些单体板材中整体性的包含有电热结构。图1为本技术之组合式电热板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包括电热层10、表面装饰层20、以及电热层电极级联装置100,所述电热层10与装饰层20整体形成一单体板材,电极级联装置100从电热层10的电极中引出,用以电热板的电热层级联,整体结构通过龙骨结构或其他结构固定于顶棚墙体。图2为本技术之组合式电热板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包括隔热保温层30、电热层10、装饰层20、以及电热层电极级联装置100,所述各层整体形成一单体板材,电极级联装置100从电热层10的电极中引出,用以电热板的电热层级联,整体结构通过龙骨结构或其他结构固定于顶棚墙体。为了提高电热层的辐射效率,可以在隔热保温层30与电热层10之间增加一反射层,其反射面具有金属光泽和镜面效应,可以将电热层的双向热辐射强制为单向辐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电热层10的辐射热反射到屋内方向。图3为本技术之组合式电热板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包括隔热保温层30、空气层60、电热层10、装饰层20、以及电热层电极级联装置100,所述各层整体形成一单体板材,电极级联装置100从电热层10的电极中引出,用以电热板的电热层级联,整体结构通过龙骨结构或其他结构固定于顶棚墙体。所增加的空气层中的空气,可以通过导风管或风口、风扇等装置与室内空气相连,空气层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保温,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将电热系统内的滞留热导向室内,与室内冷空气形成循环对流,并可以根据室内情况而将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导风管等装置设置于需要的位置,以加速室温均匀上升。空气层60的位置与数量可以灵活安排,即可以设置在隔热保温层30与电热层10之间,也可以设置于电热层10与装饰层20之间,也可以同时设置多层空气层。空气层的形成方式可以有种方式,例如可以在隔热保温层30与电热层10之间设置多个卡件,以支承上下两层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空气层。也可以在安装时,将龙骨的垂直距离设得稍长,这样,安装上组合电热板后,与顶棚墙体之间自然形成一个空气层,利用这个空间可以与室内空气对流循环。因此,本技术进而提供一种组合式电热板供暖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多块组合式电热板500,以及固定装置600,例如龙骨结构,所述的多块电热板是将各层电热结构形成整体单体板材,安装时只要将各个电热板安装于龙骨上,并将各个电热层电极级联起来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电热板,包括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整体成形一单体板材,并从所述电热结构层引出一电极级联装置。2.如权利要1所述的组合式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结构层包括隔热保温层以及电热层,所述电极级联装置从电热层引出。3.如权利要2所述的组合式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与电热层之间还包括反射层。4.如权利要1所述的组合式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结构层还包括空气层,通过气口与室内空气相连。5.如权利要3所述的组合式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电热板,包括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结构层与表面装饰层整体成形一单体板材,并从所述电热结构层引出一电极级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校天昱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