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54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包括升降架、底座和平台,升降架交叉处设有承重轴,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滑轨,所述升降架底脚设有滑轮,所述升降架通过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上述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动机与人力双动力调节小车升降,在节省人力的同时保证了可靠性,采用易拆装的底座和支架,便于搬运转移,通过遥控控制电动机工作,降低工作人员行为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A remote control lift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遥控升降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遥控升降小车。
技术介绍
有资料显示,浙江丽水遂昌35kV变电站有12座,其中包括110V直流系统和220V直流系统。直流系统用来供应直流电源的,它为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以及直流故障照明负荷等提供电源。主要由电源进线系统、电源双路互投系统、充电机控制系统、充电机、UPS、直流分配系统、综合控制器、通讯系统和蓄电池等组成,其中,220V直流系统采用18个蓄电池组成蓄电池组,110V直流系统采用9个蓄电池组成蓄电池组,而蓄电池主要由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一个蓄电池重达75kg。人工搬运蓄电池占用了电池组更换过程的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并容易在人工搬运过程中造成安全事故。中国专利文献CN108820766A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小车”。采用了包括: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车轮;升降机构,设于支撑架顶部;运载板,设于升降机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中部铰接连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架和运载板铰接设置,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另一端设置于位于支撑架顶部和运载板底部的第一导轨内,并沿第一导轨移动;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从而使运载板做升降运动。该技术方案整体过大不易在不同环境间移动,且采用人力进行升降调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原有的人工搬运蓄电池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遥控升降小车,采用电动机与人力双动力调节小车升降,在节省人力的同时保证了可靠性,采用易拆装的底座和支架,便于搬运转移,通过遥控控制电动机工作,降低工作人员行为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升降架、底座和平台,升降架交叉处设有承重轴,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滑轨,所述升降架底脚设有滑轮,所述升降架通过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升降架借助滑轮在底座上表面的滑轨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升降架的升降,调整平台高度,进行蓄电池的装卸。且升降架与底座之间通过滑轮和导轨滑动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对升降小车进行搬运。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台下表面一侧设有固定环,另一侧设有导轨,升降架一侧顶角与固定环铰接,另一侧顶角上安装有滑轮,与平台下表面的导轨滑动连接。升降架升降时,与固定环铰接的顶角仅进行转动,安装有滑轮并且与平台下表面的导轨滑动连接的顶角进行滑动和转动,从而实现升降架的升降。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架下方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升降螺杆、手摇轮、水平蜗杆和电动机,所述水平蜗杆一端与手摇轮固定连接。动力装置具有电动和手动两种动力方式,分别通过电动机和手摇轮提供动力使水平蜗杆转动,以确保在电动机无法工作时升降架依然能够正常升降。作为优选,所述的承重轴两端为圆柱形,中部为长方体,承重轴中心位置设有滚珠轴承。承重轴中部安装滚珠轴承部分为平面,增大了滚珠轴承与承重轴底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接触面积过小导致滚珠轴承与承重轴底面脱落,滚轴轴承减小升降螺杆转动带来的摩擦力,增加小车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螺杆顶端与滚珠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螺杆底端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水平蜗杆卡接。水平蜗杆与蜗轮卡接,从而通过水平蜗杆的转动带动升降螺杆的上升或下降,同时升降螺杆带动承重轴,实现平台的升降。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动机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安装在电动机(7.4)与电源之间。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机的开关和转向从而控制平台的升降。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无线遥控控制器、变速器和漏电保护器,所述无线遥控控制器与电动机开关相连,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与电动机承重轴固定连接,变速器输出轴与水平蜗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器设于电动机与输入电源之间。无线遥控控制器的工作频率为315MHz到433MHz,能够控制3kW以内的电机,实现电机正反转起停等功能,变速器的变速比为1:24,用于调节螺杆转速,避免电动机转速过快对水平蜗杆和升降螺杆造成损伤,漏电保护器在漏电时跳闸,起到保护人身设备安全。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脚轮。脚轮便于小车进行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动机与人力双动力调节小车升降,在节省人力的同时保证了可靠性,采用易拆装的底座和支架,便于搬运转移,通过遥控控制电动机工作,降低工作人员行为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升降部分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1.1固定环,1.2导轨,2升降架,3承重轴,4底座,5滑轨,5.1滑轮,6脚轮,7动力装置,7.1升降螺杆,7.2手摇轮,7.3水平蜗杆,7.4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升降架2、底座4和平台1,升降架2交叉处设有承重轴3,底座4上表面设有滑轨5,升降架2底脚设有滑轮5.1。升降架2通过滑轮5.1与滑轨5滑动连接。升降架借助滑轮在底座上表面的滑轨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升降架的升降,调整平台高度,进行蓄电池的装卸。且升降架与底座之间通过滑轮和滑轨滑动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对升降小车进行搬运。平台1下表面一侧设有固定环1.1,另一侧设有导轨1.2,升降架2一侧顶角与固定环1.1铰接,另一侧顶角上安装有滑轮,与平台1下表面的导轨1.2滑动连接。升降架升降时,与固定环铰接的顶角仅进行转动,安装有滑轮并且与平台下表面的导轨1.2滑动连接的顶角进行滑动和转动,从而实现升降架的升降。升降架2下方设有动力装置7,动力装置具有电动和手动两种动力方式,确保在电动机无法工作时升降架依然能够正常升降。动力装置7包括升降螺杆7.1、手摇轮7.2、水平蜗杆7.3和电动机7.4。承重轴3两端为圆柱形,中部为长方体,承重轴3中心位置设有滚珠轴承3.1。升降螺杆7.1顶端滚轴轴承3.1内圈固定连接,承重轴中部为长方体,增大了滚轴轴承3.1与承重轴3底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接触面积过小导致滚轴轴承3.1顶端与承重轴3底面脱落。滚轴轴承3.1减小升降螺杆转动带来的摩擦力,增加小车使用寿命。升降螺杆7.1底端设有蜗轮,蜗轮与水平蜗杆7.3卡接。水平蜗杆与蜗轮卡接,从而通过水平蜗杆的转动带动升降螺杆的上升或下降,同时升降螺杆带动承重轴,实现平台的升降。水平蜗杆7.3一端与手摇轮7.2固定连接,手动调节时通过手摇轮带动水平蜗杆转动,从而使升降螺杆上升或下降,实现平台的升降。电动机7.4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包括无线遥控控制器、变速器和漏电保护器,无线遥控控制器与电动机7.4开关相连,变速器输入轴与电动机7.4承重轴固定连接,变速器输出轴与水平蜗杆7.3另一端固定连接,漏电保护器设于电动机与输入电源之间。无线遥控控制器的工作频率为315MHz到433MHz,能够控制3kW以内的电机,实现电机正反转起停等功能,变速器的变速比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包括升降架(2)、底座(4)和平台(1),升降架(2)交叉处设有承重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表面设有滑轨(5),所述升降架(2)底脚设有滑轮(5.1),所述升降架(2)通过滑轮(5.1)与滑轨(5)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包括升降架(2)、底座(4)和平台(1),升降架(2)交叉处设有承重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表面设有滑轨(5),所述升降架(2)底脚设有滑轮(5.1),所述升降架(2)通过滑轮(5.1)与滑轨(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下表面一侧设有固定环(1.1),另一侧设有滑轨(1.2),升降架(2)一侧顶角与固定环(1.1)铰接,另一侧顶角上安装有滑轮,与平台(1)下表面的滑轨(1.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下方设有动力装置(7),动力装置(7)包括升降螺杆(7.1)、手摇轮(7.2)、水平蜗杆(7.3)和电动机(7.4),所述水平蜗杆(7.3)一端与手摇轮(7.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升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伸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遂昌县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