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4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该上料机包括定基板以及转动盘,定基板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定位组件以及支撑组件,转动盘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吸固板以及定位套,相邻吸固板之间设有定位套,定位组件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导柱,定位导柱能够直线进出上方的定位套的定位孔,支撑组件包括斜垫块以及移动座,移动座上端安装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上端贴合转动盘下,斜垫块和移动座为斜面连接,高度调节组件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斜垫块侧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级调节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机械式定位组件,转动盘平面度高,位置精度高的效果。

A new type of rotary table fee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盘上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技术介绍
在3C零件加工中,广泛采用转盘机连续上料,速度快,效率高,现有转盘机的转动盘和定基板之间采用依靠传感器以及转动电机进行电控转动盘的位置,该方式存在随机误差以及伺服电机的累计误差,转动盘的位置难以精确控制,使得料片位置度差,难以加工定位。同时转盘机的转动盘和定基板之间采用高度恒定的滚轮组件支撑,定基板的加工精度以及安装精度,使得多个标准化的滚轮组件不在同一平面上,无法同时接触支撑转动盘,而且转盘机长期运行,存住滚轮磨损现象,使得滚轮组件和转动盘脱离,上述两种情况滚轮组件均难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得加工时转盘小倾斜,料片位置偏移,难以加工定位。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基准,现有方式采用滚轮组件下面增加垫片来实现同高度接触,其缺陷在于:其一,垫片为定尺寸调节,针对滚轮组件所需的随机变化高度补偿值,难以实现良好调整;其二,该调整需要测量高度补偿差值,在狭小空间内,测量难以精确,难以获得有效的调整;其三,在狭小的空间内,需要将滚轮组件松开,放入垫片,再旋紧,操作困难,调整时间长,设备使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包括定基板以及转动盘,定基板和转动盘通过中空旋转平台转动连接,在圆心为中空旋转平台的中心轴的圆上,定基板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定位组件以及支撑组件,转动盘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吸固板以及定位套,相邻吸固板之间设有定位套,定位组件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导柱,定位导柱能够直线进出上方的定位套的定位孔,支撑组件包括斜垫块以及移动座,移动座上端安装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上端贴合转动盘下,斜垫块和移动座为斜面连接,高度调节组件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斜垫块侧表面,高度调节组件直线移动能够使滚轮组件上下移动。该装置采用斜面配合的支撑组件无级调节高度,只需操作高度调节组件使得移动座上下移动,直至滚轮组件接触转动盘下端;其有益效果是:其一,无级调高能够有效实现高度补偿,转盘机平面度高,方便加工以及料片定位;其二,该装置不需要测量高度补偿值,只需操作高度调节组件,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快速的获得良好的高度支撑位置。同时该装置在电控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直线升降定位导柱和转动盘的定位孔插套配合的机械式定位组件。其有益效果是:其一,机械定位,能够保证转动板每次停止位置精确,位置度高,料片位置度高,方便取料以及加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空旋转平台包括外壳、输入端以及转动端,输入端连接在外壳一侧下,输入端上中心安装一个主动齿轮,转动端安装在外壳的中心孔内,转动端的圆周面下设有一个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啮合,外壳固定在定基板上,转动端连接转动盘,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固板上表面设有矩形阵列的吸附孔以及若干个定位针,真空板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真空腔,真空腔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的仿形环槽安装有密封垫,吸固板以及密封板贴合两端的密封垫并螺纹连接安装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固板以及密封板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制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接头位于中空旋转平台的中心通孔内,旋转接头包括动轴以及静主管,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静主管,动轴上表面中心设有电输出端,动轴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接头,静主管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输入端,静主管的下表面设有电输入端,动轴上端通过龙门架固定在转动盘上,静主管下端连接在固定环,固定环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中空旋转平台的垫高台下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包括下支座,下支座上表面内凹形成主腔,下支座侧表面内凹形成调节腔,主腔下端连通调节腔,斜垫块在调节腔内左右移动,移动座下端在主腔内上下移动,斜垫块上表面设有上倾斜面,移动座下表面设有和上倾斜面倾角相同的下倾斜面,下倾斜面贴合在上倾斜面下,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调节腔的外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座中间形成贯穿两侧面的矩形通孔,下支座上表面形成有上矩形槽,中联板穿过矩形通孔且两端螺纹连接在上矩形槽内,矩形通孔下壁面设有下定位槽,中联板下表面设有上定位槽,弹簧上端位于上定位槽且下端位于下定位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整螺杆、紧定螺母以及螺纹板,斜垫块的高侧面设有C型开口槽,螺纹板固定在调节腔的外壁,调整螺杆靠近前端设有一个限位环槽,调整螺杆穿过螺纹板的连接孔进入C型开口槽,限位环槽位于C型开口槽的开口内,紧定螺母连接在调整螺杆且贴合螺纹板外侧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组件还包括下基座、上浮动板以及升降气缸,下基座下固定在定基板上,下基座中间形成两个相互平行的墙板,下基座中间形成有中间凹槽,导向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墙板上,每个导向柱的上端穿套一导向套且沿导向套上下滑动,导向套固定在上浮动板的两端,升降气缸下端固定在中间凹槽上,升降气缸的移动端连接上浮动板,定位导柱固定在上浮动板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导柱上端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导向圆台,定位导柱下表面中心设有螺纹盲孔,上浮动板上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上端形成有定位凹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支撑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支撑组件的A—A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下支座的三维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斜垫块的三维示意图;图7为图4所示移动座的三维示意图;图8为图4所示高度调节组件的三维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定位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定位组件的B—B剖视示意图;图11为图2所示中空旋转平台的三维示意图;图12为图1所示吸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吸固板的C—C剖视示意图;图14为图1所示旋转接头的俯视示意图;定基板01,转动盘02,支撑组件03,下支座1,主腔11,调节腔12,侧矩形槽13,上矩形槽14,耳板15,斜垫块2,上倾斜面21,C型开口槽22,滑槽221,翼板222,矩形开口223,移动座3,滚轮槽30,下倾斜面31,矩形通孔32,下定位槽33,定位凸块34,耳板35,高度调节组件4,调整螺杆41,紧定螺母42,螺纹板43,限位环槽44,滚轮组件5,滚动轮51,定轴52,轴承53,弹簧6,中联板7,上定位槽71,垫板8;定位组件04,下基座041,墙板0411,中间凹槽0412,上浮动板042,阶梯通孔0421,定位凹槽0422,导向柱043,导向套044,升降气缸045,定位导柱046,螺纹盲孔047;中空旋转平台05,外壳051,输入端052,转动端053,主动齿轮054,被动齿轮055,驱动电机056,垫高台057;吸固板06,真空板060,吸附孔061,真空腔0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基板(01)以及转动盘(02),所述定基板(01)和所述转动盘(02)通过中空旋转平台(05)转动连接,在圆心为所述中空旋转平台(05)的中心轴的圆上,所述定基板(01)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定位组件(04)以及支撑组件(03),所述转动盘(02)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吸固板(06)以及定位套(07),相邻所述吸固板(06)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定位套(07),/n所述定位组件(04)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导柱(046),所述定位导柱(046)能够直线进出上方的所述定位套(07)的定位孔,/n所述支撑组件(03)包括斜垫块(2)以及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上端安装滚轮组件(5),所述滚轮组件(5)上端贴合所述转动盘(02)下,所述斜垫块(2)和所述移动座(3)为斜面连接,/n高度调节组件(4)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所述斜垫块(2)侧表面,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直线移动能够使所述滚轮组件(5)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基板(01)以及转动盘(02),所述定基板(01)和所述转动盘(02)通过中空旋转平台(05)转动连接,在圆心为所述中空旋转平台(05)的中心轴的圆上,所述定基板(01)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定位组件(04)以及支撑组件(03),所述转动盘(02)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吸固板(06)以及定位套(07),相邻所述吸固板(06)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定位套(07),
所述定位组件(04)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导柱(046),所述定位导柱(046)能够直线进出上方的所述定位套(07)的定位孔,
所述支撑组件(03)包括斜垫块(2)以及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上端安装滚轮组件(5),所述滚轮组件(5)上端贴合所述转动盘(02)下,所述斜垫块(2)和所述移动座(3)为斜面连接,
高度调节组件(4)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所述斜垫块(2)侧表面,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直线移动能够使所述滚轮组件(5)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旋转平台(05)包括外壳(051)、输入端(052)以及转动端(053),所述输入端(052)连接在所述外壳(051)一侧下,所述输入端(052)上中心安装一个主动齿轮(054),所述转动端(053)安装在所述外壳(051)的中心孔内,所述转动端(053)的圆周面下设有一个被动齿轮(055),所述主动齿轮(054)和所述被动齿轮(055)相啮合,
所述外壳(051)固定在所述定基板(01)上,所述转动端(053)连接所述转动盘(02),所述输入端(052)连接驱动电机(0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固板(06)上表面设有矩形阵列的吸附孔(061)以及若干个定位针(065),真空板(060)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真空腔(062),所述真空腔(062)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槽(063),所述安装槽(063)内的仿形环槽(067)安装有密封垫(064),所述吸固板(06)以及密封板(066)贴合两端的所述密封垫(064)并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0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固板(06)以及所述密封板(066)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旋转接头(08)位于所述中空旋转平台(05)的中心通孔内,
所述旋转接头(08)包括动轴(081)以及静主管(082),所述动轴(08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静主管(082),所述动轴(081)上表面中心设有电输出端(083),所述动轴(081)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接头(084),所述静主管(082)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输入端(085),所述静主管(082)的下表面设有电输入端(086),
所述动轴(081)上端通过龙门架(080)固定在所述转动盘(02)上,
所述静主管(082)下端连接在固定环(087),所述固定环(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润泽潘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