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099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系统控制间歇供给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动作,使得转盘停止转动,驱动机构动作,棘爪卡合在棘轮中;在此过程中,输送带保持转动状态;输送装置停止转动,驱动工件拾取工位及输送带上方的拾取机构动作,拾取机构拾取新的工件同时释放已夹取的工件;缩放臂组件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将至少两个工件整理对齐;缩放臂组件向远离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转盘处于可转动状态;控制驱动机构及反转装置同时工作,转盘旋转预定角度,反转装置旋转180度。该控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在一个输送行程内,利用2倍行程的缩放结构,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整理对齐,提高了输送效率,保证了工件的位置精度。

Reversible intermittent conveying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方法,具体涉及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机械生产、制造、加工的流水线上,对于大批量工件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为连续的行进方式,连续输送可用于快速的传送工件、而将各工件到具体的工位进行加工时,连续加工无法控制相邻工件的间隔时间和传送稳定性。工件在出厂前有多个参数需要检测,而利用自动化的检测设备对工件逐个进行检测时,工件的间歇送料是检测过程中必需、关键的一步,间歇送料装置是检测设备的关键装置之一。通过人工将工件每间隔一段时间将其放入工件槽中,这样的人工分离方式工作繁琐,间隔供给的时间无法保证相同,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及财力,长时间的工作容易造成工件分离出错。现有的间歇送料数控设备需要调试且价格较高,通常只适用于某些大型加工厂;并且零部件繁多、控制程序复杂,存在输送过程送料不准确,等问题,送料不准确将影响检测的正常进行,降低生产效率,对设备甚至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专利CN201210165641.3公开一种工件输送检查装置及工件输送检查方法,工件输送检查装置具备具有多个工件收置孔的输送台,且沿输送台的周缘设有分离供给部、方向判断部、方向变换部、检查部和分类排出部。各工件收置孔具有从输送台的外缘向内侧与输送方向正交地延伸的第一孔和沿输送台的外缘与第一孔正交地延伸的第二孔,且具有T形形状。分离供给部将工件(W)在第一孔内收置,第一孔内的工件通过方向变换部向外侧移动后,旋转90°而在第二孔内收置。检查部对在第二孔中收置的工件中的朝向输送台的外缘方向的面进行特性检查。然而,该装置的控制程序复杂,通过控制电路直接控制传送机构的动力源的运停,并且适用于特定的检查装置及特定的形状的零件的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在一个输送行程内,利用2倍行程的缩放结构,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整理对齐,提高了输送效率,保证了工件的位置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该方法通过间歇反转供给装置、反转装置及输送装置实现,间歇供给装置包括供给工件的转盘,用于使转盘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棘轮和棘爪;反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及拾取机构,拾取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间歇供给装置的拾取工位及输送装置的释放工位上方;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及对齐装置,对齐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输送带两侧的缩放臂组件及用于驱动两个缩放臂组件的驱动机构;该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控制系统控制间歇供给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动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转盘停止转动,驱动机构动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棘爪卡合在棘轮中;在此过程中,输送带保持转动状态;步骤二:工件整理:反转装置的拾取机构感应到转盘上静止的工件时,输送装置停止转动,驱动工件拾取工位及输送带上方的拾取机构动作,带动拾取机构拾取新的工件同时释放已夹取的工件;输送带下方的驱动机构驱动缩放臂组件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将至少两个工件整理对齐;步骤三:驱动机构驱动缩放臂组件向远离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第二气缸缩回,转盘处于可转动状态;控制驱动机构及反转装置同时工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回,转盘旋转预定角度,反转装置旋转180度。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中,拾取机构包括可升降的第三气缸及用于拾取工件的吸附固定座,当拾取机构拾取工件时,第三气缸伸出,工件拾取工位上方的吸附固定座进行工件吸取操作;当拾取机构释放工件时,第三气缸伸出,输送装置上方的吸附固定座进行工件释放操作。进一步地,缩放臂组件的包括两个整理板,两个缩放臂,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连接件组件,平移臂及直线导轨,在所述步骤二中,第四气缸收回,与气缸连动的连接杆组件带动平移臂沿直线导轨移动,进而带动驱动杆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整理板在收缩臂的作用下,以两倍行程速度移动。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中,输送带上对齐装置的收缩臂伸出的时间不大于反转装置取放工件的时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间歇反转供给装置、反转装置及输送装置实现,间歇供给装置包括供给工件的转盘,用于使转盘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棘轮和棘爪;反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及拾取机构,拾取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间歇供给装置的拾取工位及输送装置的释放工位上方;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及对齐装置,对齐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输送带两侧的缩放臂组件及用于驱动两个缩放臂组件的驱动机构;该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控制系统控制间歇供给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动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转盘停止转动,驱动机构动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棘爪卡合在棘轮中;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的缩放臂组件向远离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输送带保持转动状态;步骤二:工件拾取:反转装置的拾取机构感应到转盘上静止的工件时,驱动工件拾取工位上方的拾取机构动作,带动拾取机构拾取新的工件,输送装置上方的拾取机构不动作;在此过程中,输送带保持转动状态;步骤三:第二气缸缩回,转盘处于可转动状态;控制驱动机构及反转装置同时工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回,转盘旋转预定角度,反转装置旋转180度;步骤四:工件整理:第一气缸保持缩回状态;输送装置停止转动,驱动输送带上方的拾取机构动作,带动拾取机构释放已夹取的工件;输送带下方的驱动机构驱动缩放臂组件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将至少两个工件整理对齐;在此过程中,工件拾取工位上方的拾取机构不动作;工件释放完成后,输送装置恢复工作状态。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中,拾取机构包括可升降的第三气缸及用于拾取工件的吸附固定座,当拾取机构拾取工件时,第三气缸伸出,工件拾取工位上方的吸附固定座进行工件吸取操作;当拾取机构释放工件时,第三气缸伸出,输送装置上方的吸附固定座进行工件释放操作。进一步地,缩放臂组件的包括两个整理板,两个缩放臂,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连接件组件,平移臂及直线导轨,在所述步骤二中,第四气缸收回,与气缸连动的连接杆组件带动平移臂沿直线导轨移动,进而带动驱动杆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整理板在收缩臂的作用下,以两倍行程速度移动。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中,输送带上对齐装置的收缩臂伸出的时间不大于反转装置取放工件的时间。进一步地,缩放臂组件的包括两个整理板,两个缩放臂,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连接件组件,平移臂及直线导轨,在所述步骤四中,第四气缸收回,与气缸连动的连接杆组件带动平移臂沿直线导轨移动,进而带动驱动杆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整理板在收缩臂的作用下,以两倍行程速度移动。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四中,输送带上对齐装置的收缩臂伸出的时间不大于反转装置取放工件的时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件收集的控制方法仅使用一个工件感应装置即完成工件的供给控制过程,控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能够稳定的控制对应传送单元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间歇反转供给装置、反转装置及输送装置实现,间歇供给装置包括供给工件的转盘,用于使转盘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棘轮和棘爪;反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及拾取机构,拾取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间歇供给装置的拾取工位及输送装置的释放工位上方;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及对齐装置,对齐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输送带两侧的缩放臂组件及用于驱动两个缩放臂组件的驱动机构;该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控制系统控制间歇供给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动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转盘停止转动,驱动机构动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棘爪卡合在棘轮中;在此过程中,输送带保持转动状态;/n步骤二:工件整理:反转装置的拾取机构感应到转盘上静止的工件时,输送装置停止转动,驱动工件拾取工位及输送带上方的拾取机构动作,带动拾取机构拾取新的工件同时释放已夹取的工件;输送带下方的驱动机构驱动缩放臂组件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将至少两个工件整理对齐;/n步骤三:驱动机构驱动缩放臂组件向远离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第二气缸缩回,转盘处于可转动状态;控制驱动机构及反转装置同时工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回,转盘旋转预定角度,反转装置旋转18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间歇反转供给装置、反转装置及输送装置实现,间歇供给装置包括供给工件的转盘,用于使转盘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棘轮和棘爪;反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及拾取机构,拾取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间歇供给装置的拾取工位及输送装置的释放工位上方;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及对齐装置,对齐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输送带两侧的缩放臂组件及用于驱动两个缩放臂组件的驱动机构;该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系统控制间歇供给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动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转盘停止转动,驱动机构动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棘爪卡合在棘轮中;在此过程中,输送带保持转动状态;
步骤二:工件整理:反转装置的拾取机构感应到转盘上静止的工件时,输送装置停止转动,驱动工件拾取工位及输送带上方的拾取机构动作,带动拾取机构拾取新的工件同时释放已夹取的工件;输送带下方的驱动机构驱动缩放臂组件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将至少两个工件整理对齐;
步骤三:驱动机构驱动缩放臂组件向远离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第二气缸缩回,转盘处于可转动状态;控制驱动机构及反转装置同时工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回,转盘旋转预定角度,反转装置旋转1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拾取机构包括可升降的第三气缸及用于拾取工件的吸附固定座,当拾取机构拾取工件时,第三气缸伸出,工件拾取工位上方的吸附固定座进行工件吸取操作;当拾取机构释放工件时,第三气缸伸出,输送装置上方的吸附固定座进行工件释放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缩放臂组件的包括两个整理板,两个缩放臂,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连接件组件,平移臂及直线导轨,在所述步骤二中,第四气缸收回,与气缸连动的连接杆组件带动平移臂沿直线导轨移动,进而带动驱动杆向输送带中心方向移动,整理板在收缩臂的作用下,以两倍行程速度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输送带上对齐装置的收缩臂伸出的时间不大于反转装置取放工件的时间。


5.一种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间歇反转供给装置、反转装置及输送装置实现,间歇供给装置包括供给工件的转盘,用于使转盘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棘轮和棘爪;反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及拾取机构,拾取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间歇供给装置的拾取工位及输送装置的释放工位上方;输送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敏玲张泽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