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254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紧急救援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该悬梯包括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悬梯本体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循环转动;悬梯本体的横向梯杆上设有安全带挂钩,安全带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防脱组件,挂钩本体的中部与横向梯杆铰接,防脱组件与横向梯杆固定连接,防脱组件用于与挂钩本体形成可开闭配合,在悬梯本体的上方设有挡块,挡块用于在悬梯本体循环转动的过程中与挂钩本体上部的外侧形成抵触,该悬梯通过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实现了持续不断的救援,并且利用挡块与挂钩本体顶部的抵触配合,实现安全带挂钩的自动解锁,极大的提高了救援效率。

Hanging ladder with automatic unlocking function of safety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紧急救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
技术介绍
目前应急救援悬梯,一般都是简易的人力逃生,效率较低,尤其对于较深的井下逃生,待救人员很难有力气坚持逃出。还有一类是带有动力升降的悬梯,1~2个被救人员踏上悬梯后,升起悬梯至安全口后,再降落悬梯运载井下其它人员,反复操作,直至待救人员全部逃出。反复升降的悬梯虽然节省了人力,但往复的过程比较浪费时间,逃生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这种救援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被困人员较多,情况较紧急的救援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以解决救援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包括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所述悬梯本体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循环转动;所述悬梯本体的横向梯杆上设有安全带挂钩,所述安全带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防脱组件,所述挂钩本体的中部与所述横向梯杆铰接,所述防脱组件与所述横向梯杆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组件用于与所述挂钩本体形成可开闭配合,在所述悬梯本体的上方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在所述悬梯本体循环转动的过程中与所述挂钩本体上部的外侧形成抵触。可选地,所述挂钩本体与所述防脱组件轴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多个轮组,至少一个所述轮组由动力装置带动旋转,所述轮组包括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与所述悬梯本体两侧的纵向缆滚动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滚轮和/或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纵向缆为链轮与链条配合的结构。可选地,还包括压紧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为滑轮,所述纵向缆为皮带,所述压紧轮用于与所述第一滚轮和/或所述第二滚轮配合,以夹紧所述纵向缆。可选地,所述挡块朝向所述挂钩本体上部外侧的一侧为斜面或弧面结构。可选地,所述挂钩本体的顶部为凸轮状结构。可选地,在所述悬梯本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挡块的下方设有救援平台。可选地,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转动臂和转动腕,所述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梯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腕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动臂与所述转动腕之间连接有复原弹簧,所述复原弹簧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腕相对于所述转动臂朝向远离所述挂钩本体的方向转动,所述转动臂与所述转动腕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所述转动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转动腕相对于所述转动臂向远离所述挂钩本体方向转动的范围。可选地,在所述挂钩本体的底部末端设置有限位部,在所述转动腕相对于所述转动臂朝向远离所述挂钩本体转动的方向上,所述限位部对所述转动腕的另一端形成阻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悬梯通过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实现了持续旋转,持续救援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救援的速度,特别适用于被救援人员较多,情况较紧急的救援场景;而且,该悬梯上还设置了安全带挂钩,以及位于悬梯本体上方的挡块,通过挡块与安全带挂钩的配合使用,使得安全带挂钩能够实现自动释放安全带的目的,避免了被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由于紧张无法打开安全带的问题,这种能够自动解锁的安全带挂钩也进一步提高了救援速度,避免救援过程中因安全带挂钩无法打开造成的救援场景混乱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的左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的主视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安全带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安全带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A中安全带挂钩的侧视图;图5A-图5D是图3A中安全带挂钩与挡块配合的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50-悬梯本体;51-纵向缆;52-横向梯杆;60-轮组;70-挡块;80-安全带挂钩;81-挂钩本体;811-钩部;812-凸轮状结构;82-防脱组件;821-转动臂;822-转动腕;84-限位块;90-救援平台;91-安全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包括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50,悬梯本体50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循环转动;悬梯本体50的横向梯杆52上设有安全带挂钩80,安全带挂钩80包括挂钩本体81和防脱组件82,挂钩本体81的中部与横向梯杆52铰接,防脱组件82与横向梯杆52固定连接,防脱组件82用于与挂钩本体81形成可开闭配合,在悬梯本体50的上方设有挡块70,挡块70用于在悬梯本体50循环转动的过程中与挂钩本体81上部的外侧形成抵触,从而使挂钩本体81旋转一定角度,将安全带自动释放。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50实现了持续循环的救援作业,大大提高了救援的速度,特别适用于被救援人员较多,情况较紧急的救援场景;而且,该悬梯上还设置了安全带挂钩80,以及位于悬梯本体50上方的挡块70,通过挡块70与安全带挂钩80的配合使用,使得安全带挂钩80能够实现自动释放安全带的目的,避免了被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由于紧张无法打开安全带的问题,这种能够自动解锁的安全带挂钩80也进一步提高了救援速度,避免救援过程中因安全带挂钩无法打开造成的救援场景混乱的问题。参阅图3A和图4,在实施方式到的一个实施例中,挂钩本体81与防脱组件82轴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挂钩本体81和防脱组件82可以只在轴向上不干涉。在上述方案中,的动力机构具体可包括多个轮组60,具体可参阅图1,至少一个轮组由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带动旋转,每个轮组60可包括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与悬梯本体两侧的纵向缆51滚动配合。对于动力装置的驱动方式可以采用如下两种实施例:实施例一,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与其中一条纵向缆51为链轮与链条配合的结构。也就是说,可以在并排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均设置链轮结构,同样,两条纵向缆51也均设置链条结构,从而通过动力装置同步驱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进一步带动两条纵向缆51同时转动,也可以仅在第一滚轮设置链轮结构,相应的,在一条纵向缆51上设置链条结构,从而进行单边驱动。为了保证悬梯的同步性,优选为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都设置链轮结构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二,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还包括压紧轮(图中未示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为滑轮,纵向缆为皮带,压紧轮用于与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配合,以夹紧纵向缆。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方案相似,只是改变了传动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只需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做出与之符合选择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挡块70朝向挂钩本体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所述悬梯本体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循环转动;所述悬梯本体的横向梯杆上设有安全带挂钩,所述安全带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防脱组件,所述挂钩本体的中部与所述横向梯杆铰接,所述防脱组件与所述横向梯杆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组件用于与所述挂钩本体形成可开闭配合,在所述悬梯本体的上方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在所述悬梯本体循环转动的过程中与所述挂钩本体上部的外侧形成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闭环状的悬梯本体,所述悬梯本体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循环转动;所述悬梯本体的横向梯杆上设有安全带挂钩,所述安全带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防脱组件,所述挂钩本体的中部与所述横向梯杆铰接,所述防脱组件与所述横向梯杆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组件用于与所述挂钩本体形成可开闭配合,在所述悬梯本体的上方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在所述悬梯本体循环转动的过程中与所述挂钩本体上部的外侧形成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与所述防脱组件轴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多个轮组,至少一个所述轮组由动力装置带动旋转,所述轮组包括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与所述悬梯本体的两侧纵向缆滚动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和/或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纵向缆为链轮与链条配合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自动解锁功能的悬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为滑轮,所述纵向缆为皮带,所述压紧轮用于与所述第一滚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