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一种防护气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11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气包,包括气囊阵列,所述气囊阵列两端分别设有进气气道和出气气道,所述进气气道的头部设有进气气嘴,所述出气气道的尾部设有出气气嘴,所述气囊阵列由若干独立分布的气囊单体以阵列的方式排列组成,位于进气端的气囊单体通过进气单向调压阀与进气气道连接,位于出气端的气囊单体通过出气单向调压阀与出气气道连接,位于同一列相邻的气囊单体之间通过恒压单向调压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灵活调整其充气压力,并且在工作时任一气囊损坏泄漏,单向调压阀均能起到保护作用,不影响前、后气囊的正常工作,该防护气包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A kind of protective ai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气包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防护气包。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高空落物,比如砖头、冰雹等,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目前尚无一种专门用于防护高空落物的装置。现有技术条件下的防护装置,由于结构单一,其内部充气为一体化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因为某个地方被刺穿而导致整个气包漏气失去原有的作用,因此就显得较为“娇贵”。而现有的独立式气包,由于结构复杂,不能够自主控制各个独立单元内的压力,不能很好的达到所需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防护气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防护气包,包括气囊阵列,所述气囊阵列两端分别设有进气气道和出气气道,所述进气气道的头部设有进气气嘴,所述出气气道的尾部设有出气气嘴;所述气囊阵列由若干独立分布的气囊单体以阵列的方式排列组成,位于进气端的气囊单体通过进气单向调压阀与进气气道连接,位于出气端的气囊单体通过出气单向调压阀与出气气道连接,位于同一列相邻的气囊单体之间通过恒压单向调压阀连接。优选的是,位于不同列对应位置的气囊单体之间通过带绳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本技术的防护气包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以灵活调整其充气压力,并且在工作时任一气囊单体损坏泄漏,单向调压阀均能起到保护作用,能够保护上级和下级气囊内的气压,不影响前、后气囊的正常工作,该防护气包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防护气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气气嘴;2-进气气道;3-气囊单体;41-进气单向调压阀;42-出气单向调压阀;43-恒压单向调压阀;5-出气气嘴;6-出气气道;7-带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该防护气包包括气囊阵列,所述气囊阵列两端分别设有进气气道2和出气气道6,所述进气气道2的头部设有进气气嘴1,所述出气气道6的尾部设有出气气嘴5。所述气囊阵列由若干独立分布的气囊单体3以阵列的方式排列组成,位于进气端的气囊单体3通过进气单向调压阀41与进气气道2连接,位于出气端的气囊单体3通过出气单向调压阀42与出气气道6连接,位于同一列相邻的气囊单体3之间通过恒压单向调压阀43连接。另外,位于不同列对应位置的气囊单体3之间通过带绳7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根据上述,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充气的具体工作方式:当需要使用时,利用充气装置通过进气气嘴1对进气气道2进行充气,此时设定充气的气压为P2,设定大气压力为P0,充气后气囊单体内的气压为P3,出气的气压为P6。并且设定进气单向调压阀41的临界气压为P41,出气单向调压阀42的临界气压为P42,恒压单向调压阀43的临界气压为P43。在开始充气时,进气气道2内的气压大于气囊单体3内的气压,气囊单体3的气压与出气气道6内的气压近似等于大气压力。随着充气装置不断对进气气道2内进行充气,充气的气压P2逐渐升高,当达到进气单向调压阀41正向打开的临界气压P41时,此时进气单向调压阀41打开,气体进入第一个气囊单体3内进行充气,当气囊单体3内的气压达到P3时,触发恒压单向调压阀43的正向打开气压P43时,恒压单向调压阀43打开来实现逐级对气囊单体3充气,直至最后一个气囊单体3的气压达到P3,此时触发出气单向调压阀42的临界气压P42,多余的高压气体溢出以使得气囊阵列达到额定的气压,以实现气囊阵列的有序充气。下面进一步结合其中某一个气囊单体3破损后的情况分析其他气囊单体3的工作情况:假设其中任意一个气囊单体3发生破损,此时由于漏气使得该气囊单体3内的气压降至大气压力P0,为了分析表述的方便,设定该气囊单体3记为Q0,上一级气囊单体记为Q1,下一级气囊单体记为Q2。当漏气后Q0的气压降至P0,此时上一级气囊单体Q1由于恒压单向调压阀的限制,会向漏气的气囊单体释放一定的气体,但是当释放一定的压力之后会由于上一级气囊单体Q1的压力低于恒压单向调压阀的临界气压而封闭起来,不能再向漏气的气囊单体释放气压,保证上一级气囊单体Q1的压力到P3压力不再下降,不影响上级其它气囊单体的工作;至于下一级的气囊单体Q2由于单向阀的限制气体不能回流,因此,当任意一个气体泄漏时均只会影响该气囊单体,而不会影响其他气囊单体的气压。基于上述,为了更好的体现本实施方式的特点,还需要对进气单向调压阀41、出气单向调压阀42和恒压单向调压阀43做进一步的说明:调压阀的工作原理是当压力超过额定的临界压力时自动打开,它的临界压力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而单向调压阀的作用就是在调压阀的基础上加设了单向阀,从而使其既具备调压阀的作用,又同时具备单向阀的功能。因此,在本技术中,当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的调整各个单项调压阀的临界压力,使其处于稳定需求的压力范围内,当使用完毕后,只需要将各个单向调压阀的临界压力调整至大气压或者低于大气压就可以将其压力释放出去从而实现收纳。该防护气包为柔性耐磨材料制成,轻便耐磨。该防护气包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气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阵列,所述气囊阵列两端分别设有进气气道(2)和出气气道(6),所述进气气道(2)的头部设有进气气嘴(1),所述出气气道(6)的尾部设有出气气嘴(5);/n所述气囊阵列由若干独立分布的气囊单体(3)以阵列的方式排列组成,位于进气端的气囊单体(3)通过进气单向调压阀(41)与进气气道(2)连接,位于出气端的气囊单体(3)通过出气单向调压阀(42)与出气气道(6)连接,位于同一列相邻的气囊单体(3)之间通过恒压单向调压阀(4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气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阵列,所述气囊阵列两端分别设有进气气道(2)和出气气道(6),所述进气气道(2)的头部设有进气气嘴(1),所述出气气道(6)的尾部设有出气气嘴(5);
所述气囊阵列由若干独立分布的气囊单体(3)以阵列的方式排列组成,位于进气端的气囊单体(3)通过进气单向调压阀(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