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痛风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245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治疗痛风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用品领域。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柏80‑100份,大黄80‑100份,天花粉80‑100份、姜黄80‑100份、白芷80‑100份、马齿苋80‑100份、甘草50‑70份、丙三醇(甘油)40‑60份、卡波姆(940型):8‑15份、冰片3‑8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1.2份、氮酮8‑12份、三乙醇胺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黄棕色凝胶状,气微,味辛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逐瘀通经的作用,用于辅助治疗因痛风导致的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皮肤直接涂抹患处方式,对痛风所导致的皮肤等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其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

A health care product used to assist gou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痛风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用品领域。涉及一种辅助治疗痛风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从西医角度来看在人体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当它的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尿酸在人体里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由大肠排出。体内尿酸是在不断的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正常人每100ml血中所含尿酸,男性为6mg以下,女性则不超过5mg。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除减少,结果均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最终根源。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镇痛和消炎药物暂时缓解疼痛及口服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上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只有别嘌呤醇,而促进尿酸形成的药物有:丙黄舒、痛风利仙等。从中医病因的角度来看,引起痛风的原因无外乎两大方面,第一个大方面是外因.从外因角度来痛风是由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的经脉,导致经络痹阻,从而诱发的痛风。第二个大的原因是内因。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劳逸不当,即劳倦过度导致正气耗伤或者汗出当风,外邪乘虚而入,从而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成。二是体质亏虚即体质虚弱或者病后气血不足,卫气不固,外邪乘虚而入。三是饮食不当,即吃了容易诱发痛风的食物,从而致病。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风邪偏重的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重的,关节疼痛有鼎位,但是疼痛比较厉害;湿邪偏重的,除了疼痛还伴有麻木、重着、肿胀的症状;热邪偏重的,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痛不可忍、痛不可近。痛风初起多实证,痛风日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症。痛风经久不愈会由急性痛风转化为慢性痛风。中医在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目前治疗痛风的中成药主要有清痹通络酒和复方伸筋胶囊等。本专利技术是在西医或者中医治疗痛风基础上以皮肤涂抹方式辅助治疗患者使之减少痛苦的一款保健用品,该产品易于皮肤吸收、起效快,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并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临床治疗痛风基础上以减轻患者痛苦为基础原则又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其中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等功效。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等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冰片具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的功效,以上八味按中医理论组方,最终达到辅助治疗痛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黄柏80-100份,大黄80-100份,天花粉80-100份、姜黄80-100份、白芷80-100份、马齿苋80-100份、甘草50-70份、冰片3-8份、丙三醇(甘油)40-60份、卡波姆(940型):8-15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1.2份、氮酮8-12份、三乙醇胺10-15份。优选为:黄柏90份,大黄90份,天花粉90份、姜黄90份、白芷90份、马齿苋90份、甘草60份、冰片5份、丙三醇(甘油)50份、卡波姆(940型):12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氮酮10份、三乙醇胺14份。本专利技术保健用品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提取方法制备成的外用凝胶。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物料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1)取处方量的黄柏、大黄、天花粉、姜黄、白芷、马齿苋、甘草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后提取2次,每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冷却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后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备用。(2)基质的制备:取处方量的卡波姆(940型)用660份水浸泡24小时即可。(3)取制备完毕的(2)加入(1)制得提取液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丙三醇(甘油)、冰片、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氮酮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三乙醇胺后加水至1000份后继续搅拌均匀至凝胶状即可。备注:冰片、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分别用25ml乙醇溶解后加入。4、根据权利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黄柏、大黄、天花粉、姜黄、白芷、马齿苋、甘草使用水提取及醇沉的操作方法,即能达到对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的目的又能去除无活性的杂质。步骤(2)卡波姆制作的基质具有保护肌肤,减少刺激等特性。(3)通过将提取液与基质混合均匀再加入及其它物质再次混合均匀后最后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使成凝胶。本专利技术为棕黄色凝胶状,气微,味辛凉,每1ml相当于0.6g生药,临床用量每日涂抹患处三次。每只装30g。本专利技术保健用品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逐瘀通经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保健用品的制备方法。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凝胶剂的制备1)黄柏80份、大黄80份、天花粉80份、姜黄80份、白芷80份、马齿苋80份、甘草50份,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后提取2次,每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后冷却至室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的清膏,备用。2)基质的配制:取卡波姆(940型)8份,加蒸馏水580份浸泡24小时使之充分溶胀后备用。3)取1)加入2)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丙三醇(甘油)50份、冰片3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份、氮酮8份搅拌直至均匀再加入三乙醇胺10份后用蒸馏水补至1000份继续搅拌均匀至凝胶状即可。备注:冰片、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分别用25份乙醇充分溶解后加入。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凝胶剂的制备1)准确称黄柏85份、大黄85份、天花粉85份、姜黄85份、白芷85份、马齿苋85份、甘草55份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后提取2次,每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后冷却至室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2的清膏,备用。2)基质的配制:取卡波姆(940型)12份,加蒸馏水600份浸泡24小时使之充分溶胀后备用。3)取1)加入2)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丙三醇(甘油)50份、冰片5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氮酮8份搅拌直至均匀再加入三乙醇胺11份后用蒸馏水补至1000份继续搅拌均匀至凝胶状即可。备注:冰片、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分别用25份乙醇充分溶解后加入。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凝胶剂的制备1)准确称黄柏90份、大黄90份、天花粉90份、姜黄90份、白芷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痛风的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n黄柏80-100份,大黄80-100份,天花粉80-100份、姜黄80-100份、白芷80-100份、马齿苋80-100份、甘草50-70份、丙三醇(甘油)40-60份、卡波姆(940型):8-15份、冰片3-8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1.2份、氮酮8-12份、三乙醇胺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痛风的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黄柏80-100份,大黄80-100份,天花粉80-100份、姜黄80-100份、白芷80-100份、马齿苋80-100份、甘草50-70份、丙三醇(甘油)40-60份、卡波姆(940型):8-15份、冰片3-8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8-1.2份、氮酮8-12份、三乙醇胺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各个原料药的用量为:黄柏90份,大黄90份,天花粉90份、姜黄90份、白芷90份、马齿苋90份、甘草60份、丙三醇(甘油)50份、卡波姆(940型)12份、冰片5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氮酮10份、三乙醇胺14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物料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1)取处方量的黄柏、大黄、天花粉、姜黄、白芷、马齿苋、甘草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后提取2次,每次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政起张英华董小红陈人萍刘卫高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