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手器
,具体说是一种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暖手器产品大部分都是机械式控制,插电即加热,保护功能简陋、单一。如加热体异常或温控器失灵时无法切断电源;暖手器袋体如倾斜加热时,由于袋体内液体倾卸一边使电加热体一部分裸露干烧造成安全隐患;还有暖手器防爆装置都是通过杠杆原理对袋体内气涨进行设置控制,到达限位时推动微动开关断开主电路电源来实现防爆,这种装置的缺陷是限位的准确性或一致性都比较差,对防爆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防止加热体异常或温控器失灵而实施有效切断电源,起到防爆作用的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本技术描述的一种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加热电路,用于驱动电加热体实施加热;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还连接有负载检测电路和开关电路,控制电路的接收端连接有负载检测电路,开关电路用于检测使用状态,负载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加热电路的功率超过设定值并向控制电路反馈信号,实施控制加热
【技术保护点】
1.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热电路(6),用于驱动电加热体(601)实施加热;/n控制电路(2),控制电路(2)还连接有负载检测电路(3)和开关电路(4),控制电路(2)的接收端连接有负载检测电路(3),开关电路(4)用于检测使用状态,负载检测电路(3)用于检测加热电路(6)的功率值或电压值或电流值超过设定值并向控制电路(2)反馈信号,实施控制加热电路(6)的工作状态;/n供电电路(1),分别连接于加热电路(6)、控制电路(2)和开关电路(4)并且实施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电路(6),用于驱动电加热体(601)实施加热;
控制电路(2),控制电路(2)还连接有负载检测电路(3)和开关电路(4),控制电路(2)的接收端连接有负载检测电路(3),开关电路(4)用于检测使用状态,负载检测电路(3)用于检测加热电路(6)的功率值或电压值或电流值超过设定值并向控制电路(2)反馈信号,实施控制加热电路(6)的工作状态;
供电电路(1),分别连接于加热电路(6)、控制电路(2)和开关电路(4)并且实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检测电路(3)包括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和第五电容C5,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七二极管D7相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另一端作为采集信号输入端、并连接至检测加热电路(6),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控制电路(2)的接收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七二极管D7的另一端并接、且一起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检测电路(3)的采集信号输入端采集加热电路(6)的功率值、或电流值、或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暖手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1)包括降压电源芯片Q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电容C2和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作为电源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相连接并且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的公共端连接于降压电源芯片Q1的C端,第一电阻R1和电感L1相串联并且第三电容C3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连接于第一电阻R1和电感L1的公共端处,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于降压电源芯片Q1的VCC端,电源芯片Q1的VCC端与第三二极管D3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第二电容C2和电感L1另一端连接后作为VDD输出端,为加热电路(6)、控制电路(2)和开关电路(4)供电,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降压电源芯片Q1的GND脚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和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