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包括相对设置在上铁轭两侧的低压上夹件和高压上夹件、以及对称设置在下铁轭两侧的高低压下夹件,所述低压上夹件包括夹板、沿所述夹板上部向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以及沿所述夹板下部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夹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设有多个预设距离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压顶螺母,所述压顶螺母与定位孔为焊接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以及安装方便,减少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合理利用器身的空间,利用率高。
A kind of transformer assembly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一种成套的变压设备,可用于终端供电和环网供电,转换十分方便,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是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所以需要配备相应的散热设备。而变压器的器身,则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时候,器身的结构组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的稳定性。上铁轭与下铁轭的侧部通常需要通过夹件来固定,保证上铁轭与下铁轭不管在安装运输状态下,还是说在变压器使用工作状态下,结构的稳定性都能得到保障,以确保变压器的正常工作。而现有技术中的夹件结构较为单一,只是其夹紧固定作用,如果需要用到其他功能,还得在器身上安装其他部件,这样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占用器身体积,影响整个器身结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以及安装方便,减少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合理利用器身的空间,利用率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包括相对设置在上铁轭两侧的低压上夹件和高压上夹件、以及对称设置在下铁轭两侧的高低压下夹件,所述低压上夹件包括夹板、沿所述夹板上部向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以及沿所述夹板下部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夹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设有多个预设距离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压顶螺母,所述压顶螺母与定位孔为焊接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低压上夹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板、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形成的腔体内,并且分别与夹板、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连接。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端部连接有低压支板。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上部连接有吊板。作为优选,所述吊板与第一弯折部为焊接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高压上夹件与所述低压上夹件为对称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高低压下夹件包括下夹板,在所述下夹板的上部连接有若干个预设距离的定位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低压上夹件、高压上夹件以及高低压下夹件,分别对上铁轭和下铁轭进行夹紧固定,所述低压上夹件通过设置弯折,在夹紧固定上铁轭的时候,提供支撑力,提高夹板的结构强度;(2)由于器身的空间有限,在低压上夹件的第二弯折上设置有压顶螺母,便于低压上夹件的下部固定连接在器身上,减少零部件的安装,提高空间利用率;(3)通过设置加强板,进一步起到加强夹件的结构强度;(4)通过设置吊板,与低压上夹件连接为一体,便于安装其他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器身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低压上夹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低压上夹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高低压下夹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高低压下夹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低压上夹件1;夹板11;固定孔111;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13;定位孔131;压顶螺母132;加强板14;低压支板15;吊板16;高压上夹件2;高低压下夹件3;下夹板31;定位钉3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包括相对设置在上铁轭两侧的低压上夹件1和高压上夹件2、以及对称设置在下铁轭两侧的高低压下夹件3,所述低压上夹件1包括夹板11、沿所述夹板11上部向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2以及沿所述夹板11下部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3,所述夹板1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111,所述第二弯折部13上设有多个预设距离的定位孔131,所述定位孔131上设有压顶螺母132,所述压顶螺母132与定位孔131为焊接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低压上夹件1、高压上夹件2以及高低压下夹件3,分别对上铁轭和下铁轭进行夹紧固定,所述低压上夹件1通过设置第一弯折部12和第二弯折部13,在夹紧固定上铁轭的时候,提供支撑力,提高夹板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器身的空间有限,在低压上夹件1的第二弯折部13上设置有压顶螺母132,便于低压上夹件1的下部固定连接在器身上,减少零部件的安装,提高空间利用率。如图3所示,所述低压上夹件1还包括加强板14,所述加强板14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板11、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13形成的腔体内,并且分别与夹板11、第一弯折部12以及第二弯折部13连接。所述加强板14进一步起到加强夹件1的结构强度。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弯折部12的端部连接有低压支板15。所述低压支板15上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上可调节安装低压接线端子。在本技术中,在所述第一弯折部12的上部连接有吊板16,所述吊板16上设有安装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板16的安装孔上安装有智能温控仪,智能温控仪与控制系统为电性连接,便于监控调节器身内部的温度,使变压器能维持正常工作状态,这样也合理利用了器身的空间。在本技术中,所述吊板16与第一弯折部12为焊接连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结构更加稳固。在本技术中,所述高压上夹件2与所述低压上夹件1为对称结构。两者不同的是,低压上夹件1上的低压支板15用于安装低压接线端子,而高压上夹件2上的支板用于安装高压接线端子。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高低压下夹件3包括下夹板31,在所述下夹板31的上部连接有若干个预设距离的定位钉32。结合图1,所述定位钉32便于定位安装线圈,除了起到定位作用,还能起到固定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在上铁轭两侧的低压上夹件(1)和高压上夹件(2)、以及对称设置在下铁轭两侧的高低压下夹件(3),所述低压上夹件(1)包括夹板(11)、沿所述夹板(11)上部向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2)以及沿所述夹板(11)下部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3),所述夹板(1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111),所述第二弯折部(13)上设有多个预设距离的定位孔(131),所述定位孔(131)上设有压顶螺母(132),所述压顶螺母(132)与定位孔(131)为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在上铁轭两侧的低压上夹件(1)和高压上夹件(2)、以及对称设置在下铁轭两侧的高低压下夹件(3),所述低压上夹件(1)包括夹板(11)、沿所述夹板(11)上部向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2)以及沿所述夹板(11)下部背靠上铁轭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13),所述夹板(1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111),所述第二弯折部(13)上设有多个预设距离的定位孔(131),所述定位孔(131)上设有压顶螺母(132),所述压顶螺母(132)与定位孔(131)为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装配夹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上夹件(1)还包括加强板(14),所述加强板(14)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板(11)、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13)形成的腔体内,并且分别与夹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鹏,陈智聪,陈满辉,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科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