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67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油箱和浸在油箱内的器身,所述油箱的上部设有箱盖,在所述箱盖的上部分别设有高压导线端子、低压导线端子和压力油位计,在油箱的外壁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散热部,各个所述散热部的上端面平齐以及下端面平齐,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并与所述油箱连接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与油箱内部连通的散热油道,各个散热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将各个散热板连接起来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效率均匀,极大程度上提高散热效果,不仅节能,而且损耗低,强度高,工作稳定性好。

An oil immersed three-phase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特别涉及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一种成套的变压设备,可用于终端供电和环网供电,转换十分方便,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是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所以需要配备相应的散热设备。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将散热装置设置于油箱内,或者在油箱外壁设置散热片来提高散热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部分生产变压器的企业在变压器外部增加风扇来促进变压器的散热。但是由于散热片的结构为片状体,以及现有变压器的散热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变压器的散热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电力变压器的散热要求,当散热效果不能满足需求时,严重影响供电工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损耗低、高效散热的油浸式三相变压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油箱和浸在油箱内的器身,所述油箱的上部设有箱盖,在所述箱盖的上部分别设有高压导线端子、低压导线端子和压力油位计,在油箱的外壁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散热部,各个所述散热部的上端面平齐以及下端面平齐,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并与所述油箱连接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与油箱内部连通的散热油道,各个散热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将各个散热板连接起来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作为优选,各个所述散热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50mm。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部有三个,分别设置于油箱的三个外侧壁。作为优选,所述高压导线端子上套设有高压套管,所述低压导线端子上套设有低压套管。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油位计中的油面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高压套管和低压套管的油面水平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散热板内设置有散热油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油道传递至散热板,最后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环境,相对现有技术,提高散热效率;(2)各个散热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对齐,使得变压器的散热效果均匀,保证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可有效快速地传递至外部环境;(3)各个散热板之间的距离设置在预定的范围内,使得变压器工作时散热效果最好,同时,本技术设置有连接板,提高散热板结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散热板变形;(4)通过在油箱与箱盖之间设有密封胶板,提高变压器的密封性,有效解决油箱漏油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散热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中散热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中散热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本技术中密封胶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油箱1;箱盖2;高压导线端子3;高压套管31;低压导线端子4;低压套管41;压力油位计5;散热部6;散热板61;散热油道62;上连接板63;下连接板64;密封胶板7;固定孔71;吊板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油箱1和浸在油箱1内的器身,所述油箱1的上部设有箱盖2,在所述箱盖2的上部分别设有高压导线端子3、低压导线端子4和压力油位计5,在油箱1的外壁设有散热结构,保证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传递至外部环境,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散热部6,各个所述散热部6的上端面平齐以及下端面平齐,使得变压器的散热更加均匀,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部6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并与所述油箱1连接的散热板61,所述散热板61上设有与油箱1内部连通的散热油道62,所述散热油道62通有油,能够加快散热效率,保证变压器的正常工作,各个散热板6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将各个散热板61连接起来的上连接板63和下连接板64,所述上连接板63和下连接板64不仅起到连接作用,还起到加强散热结构的结构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61的上下端部为三角形状,减少散热油道62内的油与散热板61的上下端部的接触面积,可降低漏油现象的发生概率。在本技术中,当相邻的散热板61之间的距离过短时,相邻的散热板61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将变压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会影响变压器后续的工作;当相邻的散热板61之间的距离过长时,虽然有足够的空间解决距离过短的问题,但由于距离过长,容易使中间位置的热量得不到最有效的散热;固然,在本技术中,各个所述散热板61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50mm。在较佳实施例中,各个所述散热板61之间的距离为45mm,本技术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本技术中,所述散热部6有三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油箱1的三个外侧壁。在本技术中,所述高压导线端子3上套设有高压套管31,所述低压导线端子4上套设有低压套管41,所述高压套管31和低压套管41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提高变压器工作的安全性,而且也防止外界物体接触高压导线端子3和低压导线端子4。在本技术中,所述压力油位计5中的油面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高压套管31和低压套管41的油面水平高度,在变压器长期工作后,高压套管31和低压套管41内的油会有损耗,此时,需要通过调节,保证高压套管25和低压套管26的所需油面高度达到相关要求,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6所示,在所述油箱1的上部与箱盖2的下部之间设有密封胶板7,由于油箱1的上部和箱盖2的下部固定后,在实际当中,两者接触的端面不会完全吻合,会出现间隙,容易发生漏油现象,通过设置密封胶圈7,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消除了实际当中油箱1在安装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油现象。在较佳实施例当中,所述密封胶板7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71,便于与油箱1和箱盖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71的间距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各个所述固定孔71之间的间距应当满足保证油箱1与箱盖2之间连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本技术中,在箱盖2的上部还设有吊板8,所述吊板8对称设置在所述箱盖2上部两侧,通过设置所述吊板8,便于搬运变压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油箱(1)和浸在油箱(1)内的器身,所述油箱(1)的上部设有箱盖(2),在所述箱盖(2)的上部分别设有高压导线端子(3)、低压导线端子(4)和压力油位计(5),在油箱(1)的外壁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散热部(6),各个所述散热部(6)的上端面平齐以及下端面平齐,所述散热部(6)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并与所述油箱(1)连接的散热板(61),所述散热板(61)上设有与油箱(1)内部连通的散热油道(62),各个散热板(6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将各个散热板(61)连接起来的上连接板(63)和下连接板(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油箱(1)和浸在油箱(1)内的器身,所述油箱(1)的上部设有箱盖(2),在所述箱盖(2)的上部分别设有高压导线端子(3)、低压导线端子(4)和压力油位计(5),在油箱(1)的外壁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散热部(6),各个所述散热部(6)的上端面平齐以及下端面平齐,所述散热部(6)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并与所述油箱(1)连接的散热板(61),所述散热板(61)上设有与油箱(1)内部连通的散热油道(62),各个散热板(6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将各个散热板(61)连接起来的上连接板(63)和下连接板(64)。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聪陈志鹏李炳雄卢冠超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科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