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874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包括:环状板(54),其绕曲柄轴颈(51)形成为环状,并配置在曲柄臂(53)的外侧面;覆盖板(61),其与环状板(54)的内周连续并绕曲柄轴颈(51)形成为环状,在与曲柄臂(53)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与在曲柄销(52)内划分形成的油路连接的油积存部;被检测体(55),其与环状板(54)的外周连续,并从曲柄臂(53)的外周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检测传感器(58),其面向被检测体(55)的轨道,对应于被检测体(55)的动作生成脉冲信号。由此提供能够避免内燃机主体的大型化且高精度地检测曲轴的角速度的内燃机。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其包括:环状板,其绕曲柄轴颈形成为环状,配置在曲柄臂的外侧面;覆盖板,其以与环状板的内周连续的方式绕曲柄轴颈形成为环状,在与曲柄臂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与在曲柄销内划分形成的油路连接的油积存部;以及槽,其划分形成在曲柄轴颈的外周面,形成将油积存部与在轴承的外侧形成的油室连接的油路。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内燃机构成为单缸。控制装置在单缸的内燃机中检测由过贫(overlean)空燃比引起的失火。在控制装置中,判断在前后的燃烧循环之间曲轴的角速度的变化量是否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若在预先设定的循环数内变化量超过阈值的次数达到规定的次数,则控制装置推测内燃机的失火。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904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437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曲轴的角速度的检测中,考虑利用与曲轴的端部连结的ACG(交流发电机)检测脉冲发生。根据这种结构,不伴随内燃机主体的设计变更而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曲柄轴颈(51),其以绕轴心旋转自如的方式通过轴承(49)连结于曲轴箱(34);/n曲柄臂(53),其与所述曲柄轴颈(51)结合并保持曲柄销(52),具有面向所述轴承(49)的外侧面;/n环状板(54),其绕所述曲柄轴颈(51)形成为环状,配置在所述曲柄臂(53)的外侧面;/n覆盖板(61),其以与所述环状板(54)的内周连续的方式绕所述曲柄轴颈(51)形成为环状,在与所述曲柄臂(53)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与在所述曲柄销(52)内划分形成的油路(63)连接的油积存部(62);/n槽(68),其划分形成在所述曲柄轴颈(51)的外周面,形成将所述油积存部(62)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8 JP 2017-1728911.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柄轴颈(51),其以绕轴心旋转自如的方式通过轴承(49)连结于曲轴箱(34);
曲柄臂(53),其与所述曲柄轴颈(51)结合并保持曲柄销(52),具有面向所述轴承(49)的外侧面;
环状板(54),其绕所述曲柄轴颈(51)形成为环状,配置在所述曲柄臂(53)的外侧面;
覆盖板(61),其以与所述环状板(54)的内周连续的方式绕所述曲柄轴颈(51)形成为环状,在与所述曲柄臂(53)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与在所述曲柄销(52)内划分形成的油路(63)连接的油积存部(62);
槽(68),其划分形成在所述曲柄轴颈(51)的外周面,形成将所述油积存部(62)与在所述轴承(49)的外侧形成的油室(66)连接的油路;
被检测体(55),其以与所述环状板(54)的外周连续的方式从所述曲柄臂(53)的外周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
检测传感器(58),其面对所述被检测体(55)的轨道,对应于所述被检测体(55)的动作生成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体(35),其与所述曲轴箱(34)结合;以及
气缸套(47),其嵌合于所述气缸体(35)的缸筒(46),对活塞(45)的滑动进行引导,
所述气缸套(47)形成有构成所述被检测体(55)的退避部的切缺(5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紧固部件(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边庆亨岩崎崇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