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拖链扣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拖链扣的数量为偶数,拖链扣两两对应配对,且两个拖链扣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挡板,电缆被安装时具有活动性,使用者可自行选择电缆的安装数量,上挡板的数量为拖链扣数量的二分之一,且上挡板位于两个对应的拖链扣之间并与拖链扣内侧相接触,上挡板前后端的两侧均开有对应口,在保护电缆的同时配合电缆的弯折工作,并且提高电缆的耐弯折性,电缆不易被折断,解决了现有的直流电缆不易于弯折,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弯折情况下,电缆容易出现破损,传统的带有拖链的电缆在安装时,安装空间有局限性,不便于使用者将多根电缆同时进行安装的问题。
A bendable DC cable with drag ch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按其用途可分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等,与架空线相比,电缆的优点是线间绝缘距离小,占地空间小,地下敷设而不占地面以上空间,不受周围环境污染影响,送电可靠性高,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干扰,现有的直流电缆不易于弯折,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弯折情况下,电缆容易出现破损,以至于影响到电缆的使用安全,其次,传统的带有拖链的电缆在安装时,安装空间有局限性,不便于使用者将多根电缆同时进行安装,故而,我们提出不是传统的穿插式安装方法,电缆被安装时具有活动性,使用者可自行选择电缆的安装数量,在保护电缆的同时配合电缆的弯折工作,并且提高电缆的耐弯折性,电缆不易被折断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直流电缆不易于弯折,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弯折情况下,电缆容易出现破损,传统的带有拖链的电缆在安装时,安装空间有局限性,不便于使用者将多根电缆同时进行安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所述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包括:拖链扣,所述拖链扣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拖链扣的数量为偶数,所述拖链扣两两对应配对,且两个所述拖链扣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挡板,所述底挡板顶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且拖链扣前端左侧均开有贯穿口,所述拖链扣外侧右侧且位于贯穿口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嵌盘,且嵌盘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数量为拖链扣数量的二分之一,且上挡板位于两个对应的所述拖链扣之间并与拖链扣内侧相接触,所述上挡板前后端的两侧均开有对应口,且对应口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上挡板底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片。优选的,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拖链扣之间通过底挡板固定连接,且每对所述拖链扣依次沿嵌盘方向排布,所述嵌盘嵌入设置于相邻的贯穿口中,且转芯与贯穿口转动连接。优选的,每一对所述拖链扣之间均通过转芯与贯穿口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拖链扣顶端中部均开有两个卡口,并卡口之间呈矩形四角排布,且上挡板位于卡口之间,所述对应口与卡口相对应,且弹簧延伸出卡口,所述卡块与卡口卡接。优选的,所述上挡板与底挡板呈对称排布,且卡板与弹片之间相对应。优选的,所述上挡板与底挡板之间开有预留槽,且上挡板与底挡板内侧均嵌入设置有橡胶片。优选的,所述预留槽内部设置有数量为两根的电缆,并电缆均贯穿过所有的预留槽,且卡板与弹片分别卡接于电缆的两侧,所述橡胶片与电缆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将上挡板放入拖链扣内侧,当卡块到达卡口位置时,卡块的外侧不再被拖链扣所抵挡,弹簧带动卡块弹出,卡块进入到卡口内部,通过多个卡块将卡口卡住,上挡板被卡在拖链扣中,此时的上挡板与底挡板之间对称排布,并且此时的卡板与弹片共同将电缆的左右端卡住,电缆被局限在预留槽中,完成电缆与拖链扣的安装,因为拖链扣采用开放式安装,使用者可先放好电缆,再通过上挡板将电缆卡在拖链扣中,而不是传统的穿插式安装方法,电缆被安装时具有活动性,使用者可自行选择电缆的安装数量。使用者将电缆卡入到所有的拖链扣中,拖链扣之间通过转芯和贯穿口组合成链条结构,电缆需要被弯折时,拖链扣之间通过转芯旋转,拖链扣分为多个可旋转的结构,在保护电缆的同时配合电缆的弯折工作,并且提高电缆的耐弯折性,电缆不易被折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挡板结构配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挡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嵌盘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拖链扣1、贯穿口101、卡口102、底挡板2、卡板201、嵌盘3、转芯301、上挡板4、对应口401、弹簧402、卡块403、弹片404、橡胶片5、预留槽6、电缆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所述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包括:拖链扣1,所述拖链扣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拖链扣1的数量为偶数,所述拖链扣1两两对应配对,且两个所述拖链扣1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挡板2,所述底挡板2顶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7有卡板201,且拖链扣1前端左侧均开有贯穿口101,所述拖链扣1外侧右侧且位于贯穿口10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嵌盘3,且嵌盘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301,使用者在使用时,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拖链扣1之间通过底挡板2固定连接,且每对所述拖链扣1依次沿嵌盘3方向排布,所述嵌盘3嵌入设置于相邻的贯穿口101中,且转芯301与贯穿口101转动连接,先将拖链扣1平铺放置在桌面上,再准备好需要进行电连接的设备;如图1-图3所示,上挡板4,所述上挡板4的数量为拖链扣1数量的二分之一,且上挡板4位于两个对应的所述拖链扣1之间并与拖链扣1内侧相接触,所述上挡板4前后端的两侧均开有对应口401,且对应口401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403,且上挡板4底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片404,将电缆7拿起,并且将电缆7一端插入电源,为了提高电缆7的耐弯折性,使用者可将电缆7调整放入到底挡板2顶面,放入电缆7后,使用者把上挡板4拿起,且按压卡块403,卡块403位于弹簧402口外侧,使用者按压卡块403后,弹簧402被卡块403所压迫,卡块403进入到对应口401中,所述拖链扣1顶端中部均开有两个卡口102,并卡口102之间呈矩形四角排布,且上挡板4位于卡口102之间,所述对应口401与卡口102相对应,且弹簧402延伸出卡口102,所述卡块403与卡口102卡接,使用者将上挡板4放入拖链扣1内侧,上挡板4的宽度为1.3cm-2cm,每对拖链扣1内侧之间相隔的距离与上挡板4的宽度相等,所以上挡板4进入拖链扣1后前后两端被拖链扣1抵住,且卡块403的外侧也被拖链扣1抵住,卡块403无法从对应口401中弹出,使用者可调整上挡板4至卡块403对应到卡口102,当卡块403到达卡口102位置时,卡块403的外侧不再被拖链扣1所抵挡,弹簧402带动卡块403弹出,卡块403进入到卡口102内部,通过多个卡块403将卡口102卡住,上挡板4被卡在拖链扣1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上挡板4与底挡板2呈对称排布,且卡板201与弹片404之间相对应,所述上挡板4与底挡板2之间开有预留槽6,且上挡板4与底挡板2内侧均嵌入设置有橡胶片5,所述预留槽6内部设置有数量为两根的电缆7,并电缆7均贯穿过所有的预留槽6,且卡板201与弹片404分别卡接于电缆7的两侧,所述橡胶片5与电缆7相接触,此时的上挡板4与底挡板2之间对称排布,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包括:/n若干拖链扣(1),所述拖链扣(1)两两对应配对,且两个所述拖链扣(1)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挡板(2),所述底挡板(2)顶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201),且拖链扣(1)前端左侧均开有贯穿口(101),所述拖链扣(1)外侧右侧且位于贯穿口(10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嵌盘(3),且嵌盘(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301);/n若干上挡板(4),所述上挡板(4)位于两个对应的所述拖链扣(1)之间并与拖链扣(1)内侧相接触,所述上挡板(4)前后端的两侧均开有对应口(401),且对应口(401)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403),且上挡板(4)底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片(4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包括:
若干拖链扣(1),所述拖链扣(1)两两对应配对,且两个所述拖链扣(1)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挡板(2),所述底挡板(2)顶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201),且拖链扣(1)前端左侧均开有贯穿口(101),所述拖链扣(1)外侧右侧且位于贯穿口(10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嵌盘(3),且嵌盘(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301);
若干上挡板(4),所述上挡板(4)位于两个对应的所述拖链扣(1)之间并与拖链扣(1)内侧相接触,所述上挡板(4)前后端的两侧均开有对应口(401),且对应口(401)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403),且上挡板(4)底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片(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拖链扣(1)之间通过底挡板(2)固定连接,且每对所述拖链扣(1)依次沿嵌盘(3)方向排布,所述嵌盘(3)嵌入设置于相邻的贯穿口(101)中,且转芯(301)与贯穿口(10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拖链的可弯折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文丙,孙超南,刘金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洋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