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辊轴承的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76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00
一种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辊轴承的密封件,适用于输送带。该密封件包括迷宫式密封件,由四个构件构成,第一构件是前盖,第二构件是外配合转子,由支撑基座和盖两部分组成的第三构件是电子容器,第四构件是内保护盖;前盖固定在辊轴上与辊套膜端部齐高的位置,前盖外侧顶点处的突出边缘与包含迷宫式密封件的结构壳体构成第一容纳腔。

A seal used to prevent pollutants from entering the roller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辊轴承的密封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优选适用于输送带的辊污染的密封件。更具体地,该密封件适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辊轴承。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是输送带中使用的密封件,用于防止环境污染的污染产物进入辊(10),由于矿区在执行采矿作业过程中会造成高度环境污染,优先考虑适用于采矿作业,图2所示为输送带横剖面,所示为入料口(33)、回料位(34)及支撑输送带的部件的构件(35)。
技术介绍
1981年7月7日Lindegger的公开号为US4277114A的专利技术专利,名称是“带迷宫密封件的辊”,描述一种迷宫密封件,包括通常从中心轴以径向方式向外延伸的主壁,在所述主壁内有用于接收轴的中心开口,以及多个轴向延伸的环形扫描壁,从主壁一侧开始轴向延伸。轴向延伸的每一个环形扫描壁,均有与轴线分离并从主壁开始延伸的径向外表面。至少有一个环形扫描壁局部限定径向向外的环形凹槽,用于防止污染物以径向方式沿主壁各侧向内而到达轴部。1984年7月10日Greener的公开号为US4458957A的专利技术专利,名称是“迷宫式密封件”,描述由两个相对旋转的组件构成的辊,两个组件之间安装的环形舌片使这两个组件之间形成迷宫通道密封。在所设置环形舌片上,至少有一段通道被限定为圆锥形表面,用于在两个部件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后,对通道中的任何异物施加离心力,从而将异物推向通道的外端。迷宫通道包含的某些部分,在朝向通道外端的方向,以及朝向位于所设置某一偏心部件上的环形舌片或非环形舌片的方向可能加宽,因此,在两个部件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后,对迷宫通道中扩口部分的任何异物施加泵送作用力。2009年5月12日Kansaki等人的公开号为US2009127796A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名称是“密封装置”,描述的密封装置包括两个部件,一个是安装在内侧安装构件上的内侧密封构件,另一个是安装在外侧安装构件上的外侧密封构件,两者相对旋转;在内侧密封部件的金属环外侧部分形成外侧管道,并且在外侧管道的外侧面与外侧密封部件之间,外侧管道的端面与外侧密封的外部部件之间,以及外侧管道的内侧面与外侧密封部件之间设有一系列长迷宫空间。所引用文献中未描述或公开任何与下文类似的,用于防止辊污染的某种密封件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造可防止污染物进入辊的密封件,该密封件是迷宫式密封件,由四个构件组成,第一构件是前盖,第二构件是外配合转子,第三构件是电子容器,由支撑基座、盖两部分组成,第四构件是内保护盖;前盖固定在辊轴上与辊套膜端部齐高的位置,前盖外侧顶点处的突出边缘与具有迷宫式密封件的结构壳体构成第密封件;密封件由垂直于外配合转子一半高度处突出的第一内突出部件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内突出部件上的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构成,第二L形圆对称部件固定在与第一内突出部件平行的第二内突出部件上,并位于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下方的相对位置,此处这第二内突出部件位于外配合转子垂直面的末端,在前盖外表面之上并与该表面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外配合转子垂直面的相对一侧设置第一对垂直突出部件,一个位于上部,另一个位于下部,平行排列,下突出部件位于垂直面的端部;与这两个垂直突出部件相对的位置,设置了垂直于支撑基座外表面的第二对突出部件,构成锯齿形路径;此外,结构化壳体可以采用带嵌入式盖的壳体。还包括接触唇件,第一接触唇件位于垂直面端部,在前盖和轴的内部调整外表面之上,与所述第一接触唇件形成第一密封屏障件;第二密封屏障通过第二接触唇件定位,位于上突出部件的底面;这些接触唇件朝向污染物进口方向呈凹形排列,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迷宫式密封件的压力,因为此处的污染物试图流向轴,根据由辊决定的运行条件,当不需要极高密封性并要求降低摩擦时,可拆卸这些接触唇件。内保护盖是一个与轴承壳体底部契合的金属环,金属环所具有的锥度有助于迷宫式密封件在所述结构壳体或嵌入式壳体底部的自动对中;此外,所述内保护盖通过与金属环的硫化接触唇件与轴接触,从而防止污染物进入辊内部,这些污染物可能是制造过程或凝水过程中的残留物。采用以下方式安装用于保护轴的迷宫式密封件:首先,装入内保护盖,其次,安装轴承,随后安装安全环,然后安装已经准备好的迷宫式密封件,该迷宫式密封件的准备工作是连接前盖与外配合转子和电子容器,该电子容器在可选包含电子传感器,由支撑基座和盖两个部分组成,外配合转子位于前盖和电子容器这两者之间,前盖和电子容器通过阴阳凸缘连接,所述阴阳凸缘由阳凸缘和阴凸缘构成,通过阴阳凸缘连接前盖和支撑基座;此外,轴上的凹槽与迷宫式密封件前盖内半径的突出部分相互配合,这样,在将迷宫式密封件组装到轴上时,可实现准确、牢固的定位。外配合转子上设有凹槽,轴和外配合转子之间发生偏移时作为间隙,从而不存在接触或过多接触,迷宫式密封件各部件之间的接触唇件由于轴磨损故障而产生偏移,则外配合转子与电子容器以及第一L型圆对称部件接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A、1B和1C所示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密封件的辊。图2所示是未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带辊。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密封件的基本分解图。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密封件位于辊端部位置的剖面图。图5所示是密封件局部剖面图和结构详图。图6A所示是密封件局部剖面图及其结构的详情图。图6B所示是图6A中密封件局部剖面图的详情图。图7A所示是图6A中密封件局部剖面图的详情图。图7B所示是图6A中密封件局部剖面图的详情图。图8所示是辊端部密封件位置等距视图和剖面图。图9所示是辊端部部件的等距视图、剖面图和立体装配图。图10所示是密封件附件的立体装配图。图11所示是密封件内保护盖详情图。图12所示是密封件内保护盖详情图。图13所示是密封件的等距详情图。图14所示是已局部安装密封件的等距视图。图15所示是密封件及其腔室的立体装配等距视图。图16所示是已安装密封件立体装配等距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是输送带中使用的密封件,用于防止环境污染的污染产物进入辊(10),由于矿区在执行采矿作业过程中会造成高度环境污染,优先考虑适用于采矿作业,图2所示为输送带横剖面,所示为入料口(33)、回料位(34)和支撑输送带的部件的结构(35)。所述辊可以有多种配置,参见图1A、1B、1C;所述辊(10)包括套膜(2)、轴(4)、包含轴承(3)的结构壳体(5)或嵌入式盖(40)和密封件(1)。套膜(2)可以具有防磨损的橡胶衬里(6)或作为输送带阻尼或清洁功能部件。某些型号中的结构壳体(5)是套膜(2)的结构部件;在轴承(3)的周边,密封件(1)由内保护盖(8)和构成迷宫式密封件(7)的结构排列构成,如图3所示。图1A所示为结构壳体(5)至套膜(2)的返回辊,图1B所示是无涂层加料辊(10),带嵌入盖式壳体。图1C所示是具有光滑涂层(41)的辊(10),含嵌入盖式壳体(40)。此处为示例性描述,因为还有其他类型滚筒配置也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辊(10)轴承(3)的密封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n迷宫式密封件(7),其由四个构件构成,第一构件是前盖(12),第二构件是外配合转子(13),由支撑基座(36)和盖(37)两部分组成的第三构件是电子容器(25),第四构件是内保护盖(8);/n所述前盖(12)固定在辊(10)轴(4)上与辊(10)套膜(2)端部齐高的位置,前盖(12)外侧顶点(14)处的突出边缘(15)与包含迷宫式密封件(7)的结构壳体(5)构成第一容纳腔(16);/n密封屏障的构成包括垂直于前盖(12)一半高度处的第一内突出部件(17),所述第一内突出部件(17)有安装在该第一内突出部件(17)上的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18),所述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18)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内突出部件(17)端部,在L形圆对称部件(18)垂直面和前盖(12)内面形成一空间,第二L形圆对称部件(18)固定在第二内突出部件(17)上并与第一内突出部件(17)平行,位于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18)下方的相对位置,此处该第二内突出部件(17)位于外配合转子(13)垂直面(13’)的末端;所述第二内突出部件(17)在前盖(12)外表面之上并与该外表面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外配合转子(13)垂直面(13’)的相对一侧设置第一对垂直突出部件(17),一个位于上部,另一个位于下部,平行排列,其中下突出部件(17)位于垂直面(13’)的顶端;与这两个垂直突出部件(1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了垂直于支撑基座(36)外表面的第二对突出部件(17),构成锯齿形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辊(10)轴承(3)的密封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迷宫式密封件(7),其由四个构件构成,第一构件是前盖(12),第二构件是外配合转子(13),由支撑基座(36)和盖(37)两部分组成的第三构件是电子容器(25),第四构件是内保护盖(8);
所述前盖(12)固定在辊(10)轴(4)上与辊(10)套膜(2)端部齐高的位置,前盖(12)外侧顶点(14)处的突出边缘(15)与包含迷宫式密封件(7)的结构壳体(5)构成第一容纳腔(16);
密封屏障的构成包括垂直于前盖(12)一半高度处的第一内突出部件(17),所述第一内突出部件(17)有安装在该第一内突出部件(17)上的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18),所述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18)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内突出部件(17)端部,在L形圆对称部件(18)垂直面和前盖(12)内面形成一空间,第二L形圆对称部件(18)固定在第二内突出部件(17)上并与第一内突出部件(17)平行,位于第一L形圆对称部件(18)下方的相对位置,此处该第二内突出部件(17)位于外配合转子(13)垂直面(13’)的末端;所述第二内突出部件(17)在前盖(12)外表面之上并与该外表面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外配合转子(13)垂直面(13’)的相对一侧设置第一对垂直突出部件(17),一个位于上部,另一个位于下部,平行排列,其中下突出部件(17)位于垂直面(13’)的顶端;与这两个垂直突出部件(1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了垂直于支撑基座(36)外表面的第二对突出部件(17),构成锯齿形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含的结构化壳体(5)可以采用嵌入式壳体(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含接触唇件(11),第一接触唇件(11)位于垂直面(13’)端部和在前盖(12)与轴(4)的内部调整外表面之间,通过所述接触唇件(11)形成第一密封屏障;第二密封屏障通过第二接触唇件(11)定位,第二密封屏障位于上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塞莱顿·巴伦苏埃拉J·塞莱顿·费尔南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工业金属机械铆钉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智利;C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