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60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属于小家电领域,解决了传统电子测温元件电磁场环境发热和保护层带来的偏差问题,以及红外测温元件容易受锅具材质、污垢、微晶面板发热干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外壳、设于外壳顶部的透光面板、贴附在透光面板顶部的温敏标签,贯穿外壳的有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和电源接口,外壳内设有测量模块,加热元件,显示控制器、人机接口和外部电源接口,温敏标签接触锅具底部,测量模块利用透光面板照射温敏标签,接收温敏标签发射的温度相关荧光信号,进而获得标签温度,显示控制器根据人机接口输入指令和标签温度控制加热元件,进而实现锅具受控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电磁加热和烹饪。

A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for fluorescen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是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在居家生活中十分实用,可以煮饭、炒菜、烫火锅等,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目前市面上的电磁炉存在以下问题:(1)普通的电磁炉通过温度档位或者加温模式控制加温过程,没有对锅具温度进行反馈控制,(2)高档的电磁炉面板下布置电子传感器(铂电阻、热敏电阻和热电偶等)间接测量锅具底部温度,或者布置红外传感器直接测量锅具底部温度,而无论陶瓷还是微晶面板都有热阻和滞后,以及电子传感器受电磁场影响发热,导致间接测温不准确;同时锅具底部红外辐射特性会受磨损、油污和换锅等因素影响而变化,面板在加热过程也会产生红外辐射,上述因素导致红外直接测温也不准确。炒菜时锅具温度高于220℃时,过热的食用油容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醛的气体,其为油烟的主要成分,同时还会伴随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炒菜温度越来越重视,炒菜温度是人们想控制而无法准确控制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既有电子式测温的稳定性,又有红外光学测温的方便,可以方便准确的控制锅具温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键盘、显示器和接线端口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加热元件和显示控制器;所述外壳顶部以及加热元件的上方设有一块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上贴附有温敏标签,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与显示控制器相连接的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利用透光面板照射温敏标签,并接收温敏标签发射的温度相关荧光信号,进而获得标签温度,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测量模块测算的温度信号并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同时显示控制器根据键盘输入指令和标签温度控制加热元件对锅具底部进行升温与降温。进一步的,所述温敏标签面向测量模块的一面上设有一层由荧光材料构成的温敏涂层,温敏涂层在外部光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更进一步的,所述荧光材料的成分为氯化钠和氧化钇(Y2O3:Eu)。更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模块上设有发光二极管和感光二极管。更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直接照射温敏标签上的荧光材料或者经过导光材料照射荧光材料;所述温敏标签发出的荧光直接照射感光二极管或者经过导光材料照射感光二极管。更进一步的,所述温敏标签受到脉冲光照射时发出荧光脉冲,所述荧光脉冲呈指数规律衰减,所述衰减常数与温度具有线性关系,所述测量模块通过该线性关系计算温度值。进一步的,所述温敏标签面向锅具的一面设有一层导热保护层,该导热保护层为导热良好、耐磨损、强度好的金属薄片或者非金属薄片。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面板为整块板材或者透光面板开设有一个导光孔。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口包括有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和电源接口。更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控制器通过键盘接收外部指令,通过显示器显示工作状态,或通过有线通信接口接收外部指令和输出工作状态,或通过无线通信接口接收外部指令和输出工作状态。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设置电磁炉工作模式和参数,可以通过显示器查看电磁炉工作状态。用户也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接口设置电磁炉工作模式和参数以及查看电磁炉工作状态。用户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接口设置电磁炉工作模式和参数以及查看电磁炉工作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温敏标签紧贴锅具底部可以快速准确感受温度,透光面板将测量模块与温敏标签隔开,测量模块实现非接触采集温敏标签温度信号,实现方便准确低成本的电磁炉锅具测温,以此为基础有效控制锅具底部温度,有助于人们饮食健康。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荧光测温电磁炉系统结构图。图2是荧光电磁炉外形示意图。图3是温敏标签下表面外形示意图。图4是温敏标签、透光面板、加热元件、光纤、测量模块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外壳,2-透光面板,3-温敏标签,4-显示器,5-键盘,6-线通信接口,7-无线通信接口,8-电源接口,9-加热元件,10-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顶部的透光面板2、贴附在透光面板2顶部的温敏标签3,贯穿外壳的有线通信接口6、无线通信接口7和电源接口8,外壳1内设有测量模块,加热元件9,显示控制器、人机接口和外部电源接口。温敏标签3接触锅具底部,测量模块利用透光面板2照射温敏标签3,接收温敏标签3发射的温度相关荧光信号,进而获得标签温度,显示控制器通过键盘5或通信接口接收输入指令控制加热元件,进而实现锅具受控加热。本实施中,温敏标签3与锅具底部接触的表面材质为0.05~0.1毫米厚的不锈钢薄片,采用奥斯邦1853耐高温密封胶涂敷在不锈钢圆形薄片下表面,然后将荧光粉筛落在标签中心位置,最后将温敏标签3粘附在透光面板2中心位置。温敏标签3上表面可以抛光,也可以镀上耐磨保护层,也可以做成任意形状,以便确保接触锅具底部,图3所示为圆形标签。温敏标签3下表面涂敷耐高温胶水,荧光粉在下表面分布可以为任意形状,以便确保透光面板2下面的测温模块可以检测温敏标签3的荧光信号,如图3所示,荧光粉在温敏标签3中心圆形分布,耐高温胶水成环形将温敏标签3粘附在透光面板2上。本实施中,测量模块经光纤10和透光面板2照射温敏标签3的荧光材料,同样的,接收温敏标签3发射的的荧光信号,借助光纤10可以方便的在外壳1内布置测量模块。本实施例将传统的电磁炉电子式(铂电阻、热敏电阻、半导体和热电偶)测温或者红外测温更换为荧光测温,其它维持不变,就可以制作出荧光测温电磁炉,具有更优越的温控性能,更好的加热和烹饪。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键盘、显示器和接线端口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加热元件和显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部以及加热元件的上方设有一块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上贴附有温敏标签,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与显示控制器相连接的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利用透光面板照射温敏标签,并接收温敏标签发射的温度相关荧光信号,进而获得标签温度,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测量模块测算的温度信号并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同时显示控制器根据键盘输入指令和标签温度控制加热元件对锅具底部进行升温与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键盘、显示器和接线端口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加热元件和显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部以及加热元件的上方设有一块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上贴附有温敏标签,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与显示控制器相连接的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利用透光面板照射温敏标签,并接收温敏标签发射的温度相关荧光信号,进而获得标签温度,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测量模块测算的温度信号并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同时显示控制器根据键盘输入指令和标签温度控制加热元件对锅具底部进行升温与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标签面向测量模块的一面上设有一层由荧光材料构成的温敏涂层,温敏涂层在外部光线照射下发出荧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上设有发光二极管和感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荧光测温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直接照射温敏标签上的荧光材料或者经过导光材料照射荧光材料;所述温敏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知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