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45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催化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包括用于导入废气过滤的干式过滤组件,所述干式过滤组件连接将过滤后废气所含活性炭吸附的至少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一端连接催化燃烧组件,另一端连接第一离心风机,所述第一离心风机连接排放烟囱;所述催化燃烧组件连接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二离心风机,所述第二离心风机与排放烟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活性炭的吸附和脱附,采用双气路连续工作,提高了净化效率;实现余热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了运行成本。

An efficient catalytic combustion device for organic wast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催化燃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气的治理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和燃烧法。对于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治理,冷凝法由于要将气体温度降低,会需要极大的制冷量,造成设备耗能增加,且由于废气中可凝组分浓度低,不易直接液化。吸收法同样存在设备尺寸过大,净化效率低的问题。其中,吸附法可以适应低浓度废气的治理要求,但是普通的吸附剂,如颗粒状活性炭,其设备的气流空塔速度一般只取0.1~0.3m/s,解吸采用常规真空解吸,对于大风量的废气处理一方面需要极大的吸附器体积,一方面真空泵的抽气量也将随之增加,设备投资大大提高。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0726442,一种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的预热式催化燃烧系统,其主要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储存单元、吸附单元和催化燃烧单元,通过三个单元对废气进行处理,既能够保证净化效率,由能够减少热能的损失,而且也有利于回收有机溶剂,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废气处理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其存在不足在于,不能实现双气路连续工作,净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对活性炭的吸附和脱附,采用双气路连续工作,提高了净化效率;实现余热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了运行成本的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包括用于导入废气过滤的干式过滤组件,所述干式过滤组件连接将过滤后废气所含活性炭吸附的至少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一端连接催化燃烧组件,另一端连接第一离心风机,所述第一离心风机连接排放烟囱;所述催化燃烧组件连接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二离心风机,所述第二离心风机与排放烟囱相连。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干式过滤组件为干式过滤器,其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用于将废弃导入的进气口,在箱体内设置若干过滤板,箱体设置出气口连接第一风管,箱体通过第一风管与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相连。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为活性炭吸附箱设置,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若干层吸附板。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均设置第二风管与催化燃烧组件相连,两组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设置第三风管与第一离心风机相连。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催化燃烧组件为催化燃烧箱,其包括燃烧箱,设置于燃烧箱的燃烧器,设置于燃烧箱位于燃烧器上方的催化床。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催化燃烧组件连接有催化补冷组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催化燃烧组件设置第四风管与第二离心风机相连,两组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设置第五风管与第四风管相连,所述第四风管与排放烟囱相连,所述第五风管设置有炭箱补冷模块。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第四风管和第五风管均设置有气动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干式过滤组件,具体是干式过滤组件为干式过滤箱,将废气导入干式过滤组件进行过滤,过滤后将气体导入活性炭吸附组件,将气体中所含的活性炭物质吸附,从而保证废气后续处理的安全性,活性炭吸附组件设置有至少两组同时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活性炭物质的吸附效果,保证整体顺畅工作,活性炭吸附组件连接催化燃烧组件,催化燃烧可以使燃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完全燃烧,对改善燃烧过程、降低反应温度、促进完全燃烧、抑制有毒有害物质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环境友好的过程;活性炭吸附组件连接第一离心风机,第一离心风机连接排放烟囱,具体是通过第一离心风机可将过滤净化无毒抽取至排放烟囱排放,排放效果好,对气体过滤效果好;催化燃烧组件连接第二离心风机,通过第二离心风机将催化燃烧组件内的燃烧后的无毒气体导出,燃烧后的气体一部分用于吸附箱的脱附,剩余的直接排放,实现余热利用,第二离心风机连接排放烟囱,整体结构对气体催化燃烧效果好。本技术中,针对活性炭的吸附和脱附,采用双气路连续工作,提高了净化效率;实现余热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了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干式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性炭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催化燃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催化燃烧装置100、干式过滤组件110、箱体111、进气口112、过滤板113、出气口114、第一风管115、活性炭吸附组件120、壳体121、吸附板122、第二风管123、第三风管124、催化燃烧组件130、燃烧箱131、燃烧器132、催化床133、催化补冷组件134、第四风管135、第五风管136、第一离心风机140、排放烟囱150、第二离心风机1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100,包括用于导入废气过滤的干式过滤组件110,所述干式过滤组件110连接将过滤后废气所含活性炭吸附的至少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120,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120一端连接催化燃烧组件130,另一端连接第一离心风机140,所述第一离心风机140连接排放烟囱150;所述催化燃烧组件130连接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二离心风机160,所述第二离心风机160与排放烟囱150相连。干式过滤组件110为干式过滤器,其包括箱体111,设置于箱体111用于将废弃导入的进气口112,在箱体111内设置若干过滤板113,箱体111设置出气口114连接第一风管115,箱体111通过第一风管115与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120相连,具体是通过干式过滤组件110对气体过滤,其通过箱体111作用过滤板113的安装,通过进气口112将废弃导入,在经过过滤板113过滤气体后在出气口114排出至第一风管115,对气体过滤效果好。活性炭吸附组件120为活性炭吸附箱设置,其包括壳体121,设置于壳体121内的若干层吸附板122,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12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120均设置第二风管123与催化燃烧组件130相连,两组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120设置第三风管124与第一离心风机140相连,具体是通过吸附板122将活性炭物质吸附,同时在除炭后再通过第二风管123和第三风管124导出,采用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120同时工作,工作效率高。催化燃烧组件130为催化燃烧箱,其包括燃烧箱131,设置于燃烧箱131的燃烧器132,设置于燃烧箱131位于燃烧器132上方的催化床133,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催化燃烧可以使燃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完全燃烧,对改善燃烧过程、降低反应温度、促进完全燃烧、抑制有毒有害物质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催化燃烧组件130连接有催化补冷组件134,通过催化补冷组件134给予催化燃烧组件130补冷辅助,加强工作效果。催化燃烧组件130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导入废气过滤的干式过滤组件,所述干式过滤组件连接将过滤后废气所含活性炭吸附的至少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一端连接催化燃烧组件,另一端连接第一离心风机,所述第一离心风机连接排放烟囱;所述催化燃烧组件连接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二离心风机,所述第二离心风机与排放烟囱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导入废气过滤的干式过滤组件,所述干式过滤组件连接将过滤后废气所含活性炭吸附的至少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一端连接催化燃烧组件,另一端连接第一离心风机,所述第一离心风机连接排放烟囱;所述催化燃烧组件连接有用于将气体导出的第二离心风机,所述第二离心风机与排放烟囱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过滤组件为干式过滤器,其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用于将废弃导入的进气口,在箱体内设置若干过滤板,箱体设置出气口连接第一风管,箱体通过第一风管与两组活性炭吸附组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为活性炭吸附箱设置,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若干层吸附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蓝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