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燃烧室,蓄热室,蓄热室包括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吹扫置换室;其使用方法为S1:第一轮催化加热,废气从第一蓄热室进入,清洁气体从第二蓄热室排出,热量释至第二蓄热室;S2:第一轮吹扫,对第一蓄热室的管道清吹;S3:第二轮催化加热,废气从第二蓄热室进入,清洁气体从第一蓄热室排出,热量释放至第一蓄热室;S4:第二轮吹扫,对第二蓄热室的管道清吹;S5:第三轮催化加热,废气从第一蓄热室进入,清洁气体从第二蓄热室排出,将热量释至第二蓄热室;S6:重复S2‑S5。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余热的回收利用,避免了滞留于陶瓷中的未处理尾气直接排出系统的泄露问题。
A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type RTO waste gas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车间涂布生产线废气,废气中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单丁醚。RTO作为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装置,被广泛用于废物治理中,但是一般的RTO装置大都存在大量的热量浪费,同时无法对管道内残余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导致滞留于陶瓷中的未处理尾气直接排出系统,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RTO装置大都存在大量的热量浪费,同时无法对管道内残余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导致滞留于陶瓷中的未处理尾气直接排出系统,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不高的问题,特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方固定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燃气进气管道,所述燃烧室下端设有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包括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上方通过带电磁阀的管道连通燃烧室,所述第一蓄热室的下方设有带第一进气阀的第一废气进气管道和第一净气排出管道,所述第二蓄热室的下方设有带第二进气阀的第二废气进气管道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所述第一废气进气管道和第二废气进气管道均连接RTO主风机,所述第二蓄热室的一侧设有吹扫置换室,所述第一净气排出管道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均连通吹扫置换室,所述吹扫置换室上方设有带电磁阀的排气管道,所述吹扫置换室内设有清吹风机,所述清吹风机连接带控制阀的第一清吹管道和第二清吹管道,所述第一净气排出管道与第一清吹管道相连,并在与第二清吹管道的连接处的远离第一蓄热室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气阀,所述第二净气排出管道与第二清吹管道相连,并在与第二清吹管道的连接处的远离第二蓄热室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气阀,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均设有陶瓷过滤板。上述方案中,所述陶瓷过滤板底部设有陶瓷鞍环层,陶瓷过滤板两侧设有超声波振板,所述超声波振板固定于蓄热室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陶瓷鞍环层下侧连接残渣收集槽。上述方案中,所述超声波振板的振动频率为30KHZ。上述方案中,所述陶瓷过滤板为多层结构,采用分层设计。上述方案中,所述陶瓷过滤板采用板片式蜂窝陶瓷。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使用方法,包括S1:第一轮催化加热,打开第一进气阀、第二排气阀和电磁阀,关闭其余阀门,有机废气首先从第一蓄热室进入,通过燃烧器补充的热量,有机废气温度提高到800℃左右,在3T(温度、停留时间、湍流)作用之下,有机废气成分被分解成CO2、H2O;经充分氧化后的清洁气体从第二蓄热室排入吹扫置换室通过气体排出管道排出,并将热量释放至第二蓄热室陶瓷过滤板;S2:第一轮吹扫,打开第一清吹管道的控制阀、第一进气阀、关闭其余阀门,对第一蓄热室的管道进行清吹将管道内剩余的有机废气吹至RTO主风机处;S3:第二轮催化加热,打开第二进气阀、第一排气阀和电磁阀,关闭其余阀门,有机废气从第二蓄热室进入,吸收第二蓄热室陶瓷过滤板的热量,再通过燃烧器补充的热量,有机废气温度提高到800℃左右,在3T(温度、停留时间、湍流)作用之下,有机废气成分被分解成CO2、H2O,清洁气体再从第一蓄热室排出进入吹扫置换室通过气体排出管道排出,并将热量释放至第一蓄热室陶瓷过滤板;S4:第二轮吹扫,打开第二清吹管道的控制阀、第二进气阀、关闭其余阀门,对第二蓄热室的管道进行清吹将管道内剩余的有机废气吹至RTO主风机处;S5:第三轮催化加热,打开第一进气阀、第二排气阀和电磁阀,关闭其余阀门,有机废气从第一蓄热室进入,吸收第一蓄热室陶瓷过滤板的热量,再通过燃烧器补充的热量,有机废气温度提高到800℃左右,在3T(温度、停留时间、湍流)作用之下,有机废气成分被分解成CO2、H2O;经充分氧化后的清洁气体从第二蓄热室排入吹扫置换室通过气体排出管道排出,并将热量释放至第二蓄热室陶瓷过滤板;S6:重复步骤S2-S5,直至废气处理作业完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3室结构,使用时打开第一进气阀、第二排气阀和电磁阀,关闭其余阀门,有机废气首先从第一蓄热室进入,吸收了蓄热体的热量以及燃烧器补充的热量,有机废气温度提高到800℃左右,在3T(温度、停留时间、湍流)作用之下,有机废气成分被分解成CO2、H2O;经充分氧化后的清洁气体从第二蓄热室排入吹扫置换室通过气体排出管道排出,并将热量释放至第二蓄热室蓄热体,热量得以回收,再更换循环路线,打开第二进气阀、第一排气阀和电磁阀,关闭其余阀门,有机废气再从第二蓄热室进入重复上述分解过程,清洁气体再从第一蓄热室排出进入吹扫置换室通过气体排出管道排出,再重复上述过程;同时再更换循环路线之间增加吹扫作业,在单数次更换时,打开第一清吹管道的控制阀、第一进气阀、关闭其余阀门,对第一蓄热室的管道进行清吹将管道内剩余的有机废气吹至RTO主风机处,在进行偶数次更换时,打开第二清吹管道的控制阀、第二进气阀、关闭其余阀门,对第二蓄热室的管道进行清吹将管道内剩余的有机废气吹至RTO主风机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避免了气体流向周期切换时,滞留于陶瓷中的未处理尾气直接排出系统的泄露问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更高,去除效率达99%。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燃烧室,2-第一蓄热室,3-第二蓄热室,4-吹扫置换室,5-RTO主风机,6-陶瓷过滤板,7-陶瓷鞍环层,8-超声波振板,9-残渣收集槽,11-燃烧器,12-燃气进气管道,21-第一废气进气管道,22-第一净气排出管道,31-第二废气进气管道,32-第二净气排出管道,41-第一清吹管道,42-第二清吹管道,43-清吹风机,44-排气管道,45-控制阀,211-第一进气阀,221-第一排气阀,311-第二进气阀,321-第二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上方固定有燃烧器11,所述燃烧器11上设有燃气进气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下端设有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包括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所述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的上方通过带电磁阀的管道连通燃烧室1,所述第一蓄热室2的下方设有带第一进气阀211的第一废气进气管道21和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所述第二蓄热室3的下方设有带第二进气阀311的第二废气进气管道31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所述第一废气进气管道21和第二废气进气管道31均连接RTO主风机5,所述第二蓄热室3的一侧设有吹扫置换室4,所述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均连通吹扫置换室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上方固定有燃烧器(11),所述燃烧器(11)上设有燃气进气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下端设有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包括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所述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的上方通过带电磁阀的管道连通燃烧室(1),所述第一蓄热室(2)的下方设有带第一进气阀(211)的第一废气进气管道(21)和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所述第二蓄热室(3)的下方设有带第二进气阀(311)的第二废气进气管道(31)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所述第一废气进气管道(21)和第二废气进气管道(31)均连接RTO主风机(5),所述第二蓄热室(3)的一侧设有吹扫置换室(4),所述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均连通吹扫置换室(4),所述吹扫置换室(4)上方设有带电磁阀的排气管道(44),所述吹扫置换室(4)内设有清吹风机(43),所述清吹风机(41)连接带控制阀(45)的第一清吹管道(41)和第二清吹管道(42),所述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与第一清吹管道(41)相连,并在与第二清吹管道(41)的连接处的远离第一蓄热室(2)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气阀(221),所述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与第二清吹管道(42)相连,并在与第二清吹管道(42)的连接处的远离第二蓄热室(3)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气阀(321),所述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内均设有陶瓷过滤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上方固定有燃烧器(11),所述燃烧器(11)上设有燃气进气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下端设有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包括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所述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的上方通过带电磁阀的管道连通燃烧室(1),所述第一蓄热室(2)的下方设有带第一进气阀(211)的第一废气进气管道(21)和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所述第二蓄热室(3)的下方设有带第二进气阀(311)的第二废气进气管道(31)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所述第一废气进气管道(21)和第二废气进气管道(31)均连接RTO主风机(5),所述第二蓄热室(3)的一侧设有吹扫置换室(4),所述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和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均连通吹扫置换室(4),所述吹扫置换室(4)上方设有带电磁阀的排气管道(44),所述吹扫置换室(4)内设有清吹风机(43),所述清吹风机(41)连接带控制阀(45)的第一清吹管道(41)和第二清吹管道(42),所述第一净气排出管道(22)与第一清吹管道(41)相连,并在与第二清吹管道(41)的连接处的远离第一蓄热室(2)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气阀(221),所述第二净气排出管道(32)与第二清吹管道(42)相连,并在与第二清吹管道(42)的连接处的远离第二蓄热室(3)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气阀(321),所述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内均设有陶瓷过滤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过滤板(6)底部设有陶瓷鞍环层(7),陶瓷过滤板(6)两侧设有超声波振板(8),所述超声波振板(8)固定于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的两侧内壁上,所述陶瓷鞍环层(7)下侧连接残渣收集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式RTO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一体化RTO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板(8)的振动频率为30KH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信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