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感光面积电荷快速转移的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尤其是大感光面积电荷快速转移的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CMOS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的低功耗、低成本、高集成以及高灵活度等特点,使得CMOS图像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CCD图像传感器,尤其是在中低端的消费类电子行业。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部分现在多采用4管的PPD结构,即由光电二极管、传输管、浮空扩散节点、复位管、源级跟随器以及选择管组成。图1所示为4T像素的结构图。当光入射到半导体表面时,其中一部分入射光被反射,而其余则被半导体吸收。当进入半导体内部的光子能量不低于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时,那么半导体材料便有一定概率吸收这份能量,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即光生载流子。光照积分完成后,传输管传输导通,光生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由光电二极管区域转移至浮空扩散节点,即完成电荷-电压信息的转换过程,最后通过行选通管以及列级读出电路,逐行读出存储在浮空扩散节点的光信号。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便携性是产品不断升级的目标之一,故为了缩小产品的体积,同时保证产品的性能,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尺寸越来越小,但是大感光面积的像素在特定领域也有着尤为重要的应用。在微弱光照下的夜晚、深海区域,为了增加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量,则多采用具有大像素的图像传感器,可以增加满阱容量,从而提高灵敏度和信噪比。但是随着感光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光生电荷的非完全转移以及转移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
【技术保护点】
1.大感光面积电荷快速转移的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积分完成后,传输管导通,则光生电荷从光电二极管区域转移至浮空扩散节点区域,采用光电二极管区域横向浓度梯度变化的工艺,通过对光电二极管区域N型掺杂的不同浓度的离子注入,注入次数n视具体的感光区域尺寸大小而定,即随着离传输管距离的减小,N型离子注入浓度越来越大;当传输管导通时,从光电二极管区域到浮空扩散节点区域的电势分布,从左往右逐渐增加,形成自右向左的电场,加速光生电子的转移,消除光电二极管内部的势垒和势阱,从而实现光生电子的快速完全转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感光面积电荷快速转移的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积分完成后,传输管导通,则光生电荷从光电二极管区域转移至浮空扩散节点区域,采用光电二极管区域横向浓度梯度变化的工艺,通过对光电二极管区域N型掺杂的不同浓度的离子注入,注入次数n视具体的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涛,王瑞硕,史兴萍,李凤,夏梦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