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接装置及利用其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1.
本技术涉及利用附接装置在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形成的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具有公差补偿。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通过附接装置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方法,其中具有公差补偿。2.
技术介绍
具有自动公差补偿的附接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这种附接装置在例如以下专利申请中可被找到:DE102014100697A1,DE102007037242A1,WO2015/131218A1和DE102012102906A1。具有自动公差补偿的这些附接装置具有作为关键部件的基座单元,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固定到第一部件。调节单元通过螺纹可旋转地连接到基座单元。一旦螺钉或螺栓作为紧固元件拧入附接装置中,这里是套筒状基座单元和套筒状调节单元,调节单元的牵引元件即确保调节单元与待拧入的紧固螺栓同时转动。这种同时转动确保彼此相对布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被自动补偿,直到调节单元抵靠在第二部件上。然后,通过在其间布置的附接装置借助于旋入螺栓和内螺纹元件紧固两个部件的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A)和所述第二部件(B)之间具有公差补偿,其中,所述附接装置具有以下特征:/na.补偿套筒(10),所述补偿套筒(10)包括一内部的贯穿连接管(16),和一在径向外侧上的第一外部螺纹(14),其中/nb.所述第一外部螺纹(14)形成为与所述第一部件(A)的孔(30)的配合螺纹(32)配合,其中所述补偿套筒(10)以轴向可调节的方式布置,用于通过转动在所述第一部件(A)和所述第二个部件(B)之间进行公差补偿,/nc.所述补偿套筒(10)在其背离所述第一部件(A)的端侧上具有支撑端面,所述第二部件(B)靠在支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8 DE 102018111049.91.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A)和所述第二部件(B)之间具有公差补偿,其中,所述附接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a.补偿套筒(10),所述补偿套筒(10)包括一内部的贯穿连接管(16),和一在径向外侧上的第一外部螺纹(14),其中
b.所述第一外部螺纹(14)形成为与所述第一部件(A)的孔(30)的配合螺纹(32)配合,其中所述补偿套筒(10)以轴向可调节的方式布置,用于通过转动在所述第一部件(A)和所述第二个部件(B)之间进行公差补偿,
c.所述补偿套筒(10)在其背离所述第一部件(A)的端侧上具有支撑端面,所述第二部件(B)靠在支撑端面上,其中
d.在所述贯穿连接管(16)中安装有不是非破坏性地可拆卸的盲铆钉(50),使得所述第二部件(B)固定在所述支撑端面和所述盲铆钉(50)的固定头(5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盲铆钉(50)具有套筒状铆钉轴(56),所述铆钉轴(56)具有布置在所述端侧上的所述固定头(58),所述铆钉轴(56)可被容纳在所述贯穿连接管(1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套筒状铆钉轴(56)中的铆钉心轴(52),所述铆钉心轴(52)在所述铆钉轴(56)的背离所述固定头(58)的端部上具有铆钉心轴头(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轴(56)的长度适配于所述补偿套筒(10)的长度,使得在所述两个部件(A,B)的固定状态下,所述盲铆钉(50)的封闭头(60)邻近于所述补偿套筒(10)的背离支撑套环(18)的一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轴(56)的径向外侧适配于所述补偿套筒(10)的所述贯穿连接管(16)的径向内侧,使得它们形成摩擦和/或形状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轴(56)具有多边形外轮廓,所述多边形外轮廓形状配合地接合在所述贯穿连接管(16)的多边形内轮廓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连接管(16)的径向内侧具有弹性锥形部,从而与所述铆钉轴(56)产生摩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锥形部包括在所述贯穿连接管(16)中的至少一个径向向内突出的腹板和/或布置在贯穿连接管(16)的径向凹部(72)中的O型圈(70)。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轴(56)被镦粗,以辅助形成与所述补偿套筒(10)的摩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套筒(10)在与所述第一部件(A)相邻的端侧处具有牵引元件(76),利用所述牵引元件可以与所述铆钉轴(56)产生摩擦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附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A)中的孔(30)的配合螺纹(32)形成在孔(30)的径向内壁或者所述第一部件(A)的孔(30)具有以固定方式布置在部件(A)中的第一螺纹套筒(40),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0)的第一内部螺纹设计成与所述补偿套筒(10)的所述第一外部螺纹(14)配合。
12.附接装置(1’,1”),其特征在于:
类似于套筒的补偿元件(110,110’),所述补偿元件(110,110’)具有
在第一轴向端部上的支撑端面(114),所述支撑端面(114)具有进入内管(120)的入口,和
邻近第二轴向端部的径向外侧上的第二外部螺纹(124)或径向内侧上的第二内侧螺纹(122);
基座元件(150),所述基座元件(150)在背离所述补偿元件(110,110’)的第一轴向基端上具有支承面,所述基座元件(150)在背离所述支承面的第二轴向基端上与所述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丁·乔德雷特,
申请(专利权)人:伯尔霍夫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