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城市绿地内。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可采用底部防渗的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设施集渗、滞、净等技术于一体,不仅可以有效削减径流和洪峰,而且可以有效改善雨水径流的水质。但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存在去除率偏低、去除率波动范围较大、去除不全面、运行效果不够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对污染物的处理存在去除率偏低、去除率波动范围较大、去除不全面、运行效果不够稳定等问题。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砂石层(5)、排水管层(6)、溢流井(7)和砂土层(8);其中,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砂石层(5)、排水管层(6)和砂土层(8);所述排水管层(6)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所述溢流井(7)的底端与排水管层(6)连通,溢流井(7)中设有雨水管排进水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砂石层(5)、排水管层(6)、溢流井(7)和砂土层(8);其中,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砂石层(5)、排水管层(6)和砂土层(8);所述排水管层(6)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所述溢流井(7)的底端与排水管层(6)连通,溢流井(7)中设有雨水管排进水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及种植土层(3)中种植有香根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万成,吴梅玲,柴夏,唐坦,陈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