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03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益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母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相接,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置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由于螺母厚度大,牢固性高,在螺母上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不会对螺母造成较大的破坏,并且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拉索锚具受力构件的外侧,使得螺母受到与拉索锚具受力构件相同的应力,螺母受力可反映拉索整体受力情况,从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能够通过螺母精准监测拉索锚具受力构件受力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在拉索锚具受力构件上直接进行开设凹槽和通孔,保证了拉索锚具受力构件的完整性,不破坏其结构。

An intelligent cable anchor with monitor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
技术介绍
拉索构件作为桥梁结构受力的关键部位,其安装过程中的张拉力是否准确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且在使用过程中,对整体索构件的内部应力等的准确监测,可以及时预测整个结构的使用状态,及时对其结构健康进行评估。从而对结构进行合理管养,避免事故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参考对比文件1(申请号:CN201610776752.6,专利名称:智能型拉索锚具)所公开的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在锚固套外表设置凹槽以及锚固套壁内设置通孔,在凹槽和通孔内设置光纤传感器。该装置虽然能够监测锚具的受力状况,但由于开设凹槽和通孔,破坏了锚固套的完整性,破坏了锚固套的结构,导致锚固套的牢固性降低,在实际使用中,锚固套易发生开裂、变形甚至断裂等问题,从而破坏了整个拉索结构,进一步的,使得桥梁、体育场馆等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锚具受力构件、螺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的拉索锚具受力构件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表面开有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直线形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螺母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螺母表面端部还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相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延伸出第二凹槽外并连接解调仪。优选的,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由裸光纤、光纤跳线组成,所述裸光纤安装在第一凹槽内部,部分光纤跳线安装在第二凹槽内部。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裸光纤的直径,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光纤跳线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密封填充有用于固定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胶黏剂。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螺母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相接,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置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由于螺母厚度大,牢固性高,在螺母上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由于凹槽开设方向与螺母受力方向相同,因此不会对螺母造成较大的破坏,并且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拉索锚具受力构件的外侧,使得螺母受到与拉索锚具受力构件相同的力,螺母受力可反映拉索锚具受力构件受力情况,从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能够通过螺母精准监测拉索锚具受力构件的受力情况。2.本技术避免了对整体锚固效果影响最大的锚固套上直接进行开设垂直于受力方向的凹槽和通孔,保证了拉索锚具受力构件的完整性,不破坏其结构,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系数。3.本技术采用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解调仪的配合作用,解调仪实时接收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的信号并存储,以便随时可以查验,同时还承担信号发射功能,不用人员到现场进行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快,从而实现智能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凹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凹槽结构示意图。图中: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螺母2、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裸光纤31、光纤跳线32、胶黏剂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包括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螺母2、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所述的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2,所述螺母2表面开有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直线形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沿螺母2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螺母2表面端部还开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5和第一凹槽4相接,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内部设置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延伸出第二凹槽5外并连接解调仪,解调仪实时接收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的信号并存储,以便随时可以查验,同时还承担信号发射功能,不用人员到现场进行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快。由于螺母2厚度大,牢固性高,在螺母2上开设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并且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开设方向与螺母2受力方向相同,因此不会对螺母造成较大的破坏,并且螺母2通过螺纹连接在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的外侧,使得螺母2受到与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相同的力,螺母2受力可反映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的受力情况,从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能够通过螺母2精准监测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的受力情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由裸光纤31、光纤跳线32组成,所述裸光纤31安装在第一凹槽4内部,部分光纤跳线32安装在第二凹槽5内部,由于光纤跳线32外部套有保护套,第二凹槽5经过扩大处理,使得第二凹槽5能够容纳光纤跳线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的第一凹槽4的深度大于裸光纤31的直径,第二凹槽5的深度大于光纤跳线32的直径,使得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内能够完全容纳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内密封填充有用于固定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的胶黏剂6,实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的封闭固定,避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暴露,保护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获得与螺母2同寿的耐久性、存活率和稳定性。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进行制造加工,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2,所述螺母2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在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预先涂抹一层胶黏剂6,然后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的裸光纤31设置在第一凹槽4中,部分光纤跳线32设置在第二凹槽5中,最后使用胶黏剂6填充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实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的封闭固定,避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暴露,剩余光纤跳线32延伸出第二凹槽5外并连接解调仪;由于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2,因此螺母2的受力与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的受力相同,螺母2受力可反映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的受力情况,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能够实时精准检测螺母2的受力情况,解调仪实时接收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的信号并存储,以便随时可以查验,同时还承担信号发射功能,不用人员到现场进行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快,实现智能监测功能。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螺母(2)、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所述的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2),所述螺母(2)表面开有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直线形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沿螺母(2)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螺母(2)表面端部还开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5)和第一凹槽(4)相接,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内部设置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延伸出第二凹槽(5)外并连接解调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智能型拉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螺母(2)、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所述的拉索锚具受力构件(1)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2),所述螺母(2)表面开有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直线形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沿螺母(2)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螺母(2)表面端部还开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5)和第一凹槽(4)相接,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内部设置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延伸出第二凹槽(5)外并连接解调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卫卫李长乐查宇周颖曾利宋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