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透水混凝土的桥梁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03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透水混凝土的桥梁排水结构,包括:桥梁结构,桥梁结构的顶板上涂刷防水层,在防水层上,由桥梁中心线向外,依次包括: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集水槽,集水槽设置在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边缘;透水混凝土基础,透水混凝土基础紧邻集水槽设置,防撞护栏设于透水混凝土基础上;人行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人行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设置在透水混凝土基础边缘;泄排水管路,包括泄水管和集水管。本申请的排水结构既不影响桥梁结构中纵向预应力的管道布设,又不容易在横向排水管处出现局部积水。

A bridge drainage structure with permeable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透水混凝土的桥梁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排水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采用透水混凝土的桥梁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的道路,人行道应与行车道之间设置防撞护栏。这种情况下的桥面排水方式,根据泄水管的安装位置及方向,目前较为常用的有三种:(1)行车道、人行道分别排水行车道及人行道边缘分别设置泄水孔,向下排水,参见图1。(2)人行道集中排水在分隔护栏上设置横向排水孔,将行车道的雨水在人行道上漫流,然后在人行道设置泄水管31,向下排水,参见图2。(3)人行道抬高集中排水通过设置支撑缘石,将人行道抬高,其上设置人行道板。在护栏及缘石上设置横向排水管32,然后在人行道板下设置泄水管31,参见图3。这三种排水方式虽然均能解决桥面排水问题,但是也都各自存在一定缺点:(1)行车道、人行道分别排水对于大箱梁,悬臂宽度一般在2.0m至3.5m之间,而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至4m之间,采用行车道排水方案,泄水管布置在翼缘板根部附近,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透水混凝土的桥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桥梁结构(1),桥梁结构(1)的顶板上涂刷防水层(2),在防水层上,由桥梁中心线向外,依次包括:/n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3),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3)具有向远离桥梁中心线方向倾斜的2%的坡度;/n集水槽(4),集水槽(4)设置在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边缘,集水槽是由铺设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3)的材料进行整形得到;/n透水混凝土基础(5),透水混凝土基础(5)紧邻集水槽(4)设置,防撞护栏设于透水混凝土基础上;/n人行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7),人行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设置在透水混凝土基础边缘,具有向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透水混凝土的桥梁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梁结构(1),桥梁结构(1)的顶板上涂刷防水层(2),在防水层上,由桥梁中心线向外,依次包括:
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3),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3)具有向远离桥梁中心线方向倾斜的2%的坡度;
集水槽(4),集水槽(4)设置在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边缘,集水槽是由铺设行车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3)的材料进行整形得到;
透水混凝土基础(5),透水混凝土基础(5)紧邻集水槽(4)设置,防撞护栏设于透水混凝土基础上;
人行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7),人行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设置在透水混凝土基础边缘,具有向远离桥梁中心线方向倾斜的2%的坡度;
泄排水管路,包括泄水管(8)和集水管(9),其中,泄水管(8)设置在人行道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7)远端,泄水管(8)贯穿桥梁结构(1)的悬臂;集水管(9)连接至泄水管(8),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敬垒罗涛唐方清徐茂兵杨华振解琦王英飞张合清钮志林向阳黄雨忠廖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桥隧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