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振益专利>正文

具有回复构造的可调角度休闲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93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椅子,在一椅架后侧向上枢接有一椅背,而在椅架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数脚架,该脚架由一前脚架及一后脚架枢结而成,后脚架顶端则设有一挡止块,该扶架底部则设有一定位组,该定位组由多数朝同一方向连接的卡块以及一槽板组成,两该卡块间并形成有一卡槽,该挡止块则限位在不同位置的卡槽内,扶架末端设有一限位块,而在挡止块顶端则设有一穿孔,利用一弹性元件末端钩置限位块。具有自动回复椅背、使用方便、且快速收合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特别是指一种使用后可自动回复椅背的可调角度休闲椅。按,在忙碌的工商社会中,许多人的生活变得更为繁忙、紧张,因此,在繁忙、紧凑的生活中,为更提升生活的品质,针对平常使用的椅子而言,除了可提供完全的仰躺外,其舒适性更是不可忽视,所以即有柔软的沙发、躺椅(休闲椅)、甚至按摩椅的设置,沙发的无法完全躺平,将无法提供全身肢体的舒解,而仅可用在客厅按摩椅虽具有敲打、揉捏、滚压…等类似人工化的机械按摩效果,但是,其价格昂贵,则会降低消费者购买欲望,反观躺椅(休闲椅),一般的躺椅(休闲椅)皆具有仰躺如床一般地舒适且方便,且价格便宜以及利用性高,将是大众普遍使用的椅具。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习用第一种休闲椅的结构,该躺椅由一组脚架1、一椅架2、一椅背3及一组扶架4所组成,其中请配合图2所示,该脚架1,由概呈U型的一前脚架101及一后脚架102组成,两者顶端相对枢接,且在后脚架102顶端固设有一挡止块103,该挡止块103顶部则横设有一凸块104。如图1、3所示,该椅架2,概呈一n型的框体,其横向设有数波浪状的补强条201,椅架2中段对称枢接在脚架1上,而末端则预定与椅背3枢接,该椅架2上方坐设有一座垫202,而在椅架2前端则设有一支架203,作为脚部的依靠。该椅背3,概呈长条n型的框架,其横向设有数波浪状的补强条301,其末端与椅架2及后脚架102分别枢接,且在近末端处固设有一组限位板302。如图1、2所示,该扶架4,呈长条状且纵剖概呈n型的框架,其底部设有一定位组5,该定位组5由多数朝后侧方向倾斜、且概呈三角型连续接设的卡块501以及一槽板502组成,两卡块501间并形成有一卡槽503,而该槽板502底部则开设有一槽孔504。如此,借由扶架4底部的定位组5的设置,使用该躺椅时,如图2、3所示,仅向上拉起扶架4(如箭头a所示),即可借卡块501、卡槽503脱离凸块104的卡掣,如图4、5所示,并利用人体背部躺压椅背3(如箭头b所示),并且将支架203抽出(如箭头c所示),该扶架4即随椅背3同步往后拉动(如箭头d所示)即可成为仰躺状态,因该躺椅的设计,虽可利用定位组5与凸块104的卡掣作用,但是,基于未设置回复元件缘故,使欲起身时必须再以双手将扶架4往前拉,才可将椅背3立起,故使用上即为不便。为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即有技术第86219529号『回复构造的可调角度休闲椅回复构造』的专利,请参阅图6、7所示,其在一概呈n形的椅架2’后侧向上枢接有一概呈n形的椅背3’,而在椅架2’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数脚架1’,该脚架1’顶端与椅背3’间并设有一扶架4’,而椅架2’上方坐设有一座垫201’,该座垫201’包括有位于顶段的一靠背部202’,可供使用者背部倚靠、位于中段的一座板部203’,可供使用者臀部坐设、以及位于末段的一脚垫部204’,可供使用者小腿部靠置,其中如图6所示,该椅架2’前端向下枢设有一概呈U形的支架205’,而在椅背3’与支架205’间则枢设有二连杆206’,该连杆206’前端枢设在支架205’两侧近顶端适当处,连杆206’末端枢设在椅背3’底端,该脚架1’由概呈U形的一前脚架101’及一后脚架102’构成,一限位板103’前、末两端分别枢设在椅背3’与后脚架102’适当处,该限位板103’其顶端一侧凸设有一呈半管状的扣片104’,该扣片104’抵固后脚架102’外周,而后脚架102”顶端则设有一挡止块105’,该挡止块105’其顶部向两侧各横设有一凸块106’,该扶架4’底部则设有一定位组5’,可参考图2所示,该定位组5’由多数朝后侧方向倾斜、且概呈三角形连续接设的卡块501’,以及一槽板502’组成,两该卡块501’间并形成有一卡槽503’,该槽板502’底部则开设有一槽孔504’。如图7、8所示,借由上述的椅子,即可借支架205’、连杆206’与椅架2”、椅背3’的连动作用,使用该椅子时,请参考图2所示,仅向上拉起扶架4’,即可借卡块501’、卡槽503’脱离凸块106’的卡掣,并利用背部躺压椅背3’,即可成为仰躺状态,然而,当欲起身时,如图7所示,在人体背部离开椅背3’的同时,利用双脚压抵在支架205’(脚垫部204’)的作用力(如箭头e所示),促使支架205’推动连杆206’(如箭头e’所示),而连杆206’再推动椅背3’,使椅背3’受连动成为垂立状态(如箭头f所示),而此时即可令椅子回复成坐立状态(如图8所示)。上述的椅子利用支架205’、连杆206’与椅架2’、椅背3’的连动设计,将可利用人体起身的惯性而回复,但是,为使回复动作更加快速,且无须以人体操控,即有以下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回复构造的可调角度休闲椅,借由弹性元件设置在挡止块的凸块顶合与扶架末端,促使使用者作仰躺姿态时,以人体的腰力躺靠即可获得,而欲起身时,人体背部仅直接离开椅背,受弹性元件拉伸的椅背在不受力压制的情况下,即可自动回复。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回复构造的可调角度休闲椅,在一椅架后侧向上枢接有一椅背,而在椅架两侧则分别对称设置有数脚架,该脚架顶端与椅背间并设有一扶架,而椅架上方坐设有一座垫,该脚架由一前脚架及一后脚架枢结而成,一限位板前末两端分别枢设在椅背与后脚架适当处,而后脚架顶端则设有一挡止块,该扶架末端枢固在椅背两侧适当位置处,扶架底部则设有一定位组,该定位组由多数朝同一方向连接的卡块以及一槽板组成,两该卡块间并形成有一卡槽,该挡止块则限位在不同位置的卡槽内,其特征在于扶架末端设有一限位块,而在挡止块顶端则设有一穿孔,利用一弹性元件末端钩置限位块,而前端钩置在挡止块的穿孔中。所述弹性元件可为一弹簧。所述扶架末段设有一滑道、且容置一弹簧。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自动回复椅背、使用方便、且快速收合的多重优点。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在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深入而具体的了解。图式中的简单说明图1习用休闲椅的立体分解图。图2习用休闲椅其定位组的组合剖面动作图(一)。图3习用休闲椅的使用动作示意图(一)。图4习用休闲椅其定位组的组合剖面动作图(二)。图5习用休闲椅的使用动作示意图(二)。图6前案椅子的立体分解图。图7前案椅子的回复动作示意图(一)。图8前案椅子的回复动作示意图(二)。图9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其特征部份的组合剖视图。图1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其特征部份的动作示意图。图1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回复动作示意图。首先,请配合参阀图9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具有回复构造的可调角度休闲椅」的第一种使用方式,在一椅架10后侧向上枢接有一椅背20,而在椅架10两侧则分别对称设置有数脚架30,该脚架30顶端与椅背20间并设有一扶架40,而椅架10上方坐设有一座垫50(如图12所示),该脚架30由一前脚架31及一后脚架32枢结构成,一限位板11前末两端分别枢设在椅背20与后脚架30适当处,而后脚架32顶端则设有一挡止块321,该挡止块321顶端则横向凸设有一凸块322,该扶架40末端枢接于椅背20两侧适当位置处,如图10所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回复构造的可调角度休闲椅,在一椅架后侧向上枢接有一椅背,而在椅架两侧则分别对称设置有数脚架,该脚架顶端与椅背间并设有一扶架,而椅架上方坐设有一座垫,该脚架由一前脚架及一后脚架枢结而成,一限位板前末两端分别枢设在椅背与后脚架适当处,而后脚架顶端则设有一挡止块,该扶架末端枢固在椅背两侧适当位置处,扶架底部则设有一定位组,该定位组由多数朝同一方向连接的卡块以及一槽板组成,两该卡块间并形成有一卡槽,该挡止块则限位在不同位置的卡槽内,其特征在于:扶架末端设有一限位块,而在挡止块顶端则设有一穿孔,利用一弹性元件末端钩置限位块,而前端钩置在挡止块的穿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振益
申请(专利权)人:游振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