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912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属于微纳米气泡发生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泵体、与泵体的输入端相连接的气液供给组件及压力溶气罐,压力溶气罐包括罐体,罐体内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罐体底部之间具有间隙,罐体上连接设置有溶气进管和溶气出管,溶气进管和溶气出管同轴设置,且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溶气进管连接于泵体的输出端,溶气出管连接有溶气释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压力溶气罐内设置隔板,使得气液混合物的紊流程度增加,并且使得气液混合物在压力溶气罐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有利于气液充分的混合,从而增加液体中溶解的气体的量。

A micro nano a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纳米气泡发生
,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微纳米气泡技术,就是把空气、氧气、氮气、氢气或者其他气体以极细微的气泡方式溶于水中,微纳米气泡具有体积小、内压高、比表面积大、强氧化性、强化传质、无二次污染水等特点,广泛应用在环境治理、水体增氧、日常生活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对微纳米气泡的制作方法主要采用泵分别吸入液体和气体并输送至加压溶气罐内,利用高压使空气过饱和地溶解在水中,然后减压使得空气从水中释放出来,形成10~100μm的微气泡,但是目前,为了避免加压溶气罐内的液位过高而使得泵无法正常工作,气体和液体在加压溶气器管内的混合时间较短,导致最终产生的微纳米气泡量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实现在加压溶气罐内气体更多的溶解于水中,以产生较多微纳米气泡。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泵体、与所述泵体的输入端相连接的气液供给组件及压力溶气罐,所述压力溶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沿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5),所述箱体(5)内设置有泵体(2)、与所述泵体(2)的输入端相连接的气液供给组件(1)及压力溶气罐(3),所述压力溶气罐(3)包括罐体(30),所述罐体(30)内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隔板(34),所述隔板(34)与所述罐体(30)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罐体(30)上连接设置有溶气进管(31)和溶气出管(32),所述溶气进管(31)和所述溶气出管(32)同轴设置,且分别为位于所述隔板(34)的两侧,所述溶气进管(31)连接于所述泵体(2)的输出端,所述溶气出管(32)连接有溶气释放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5),所述箱体(5)内设置有泵体(2)、与所述泵体(2)的输入端相连接的气液供给组件(1)及压力溶气罐(3),所述压力溶气罐(3)包括罐体(30),所述罐体(30)内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隔板(34),所述隔板(34)与所述罐体(30)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罐体(30)上连接设置有溶气进管(31)和溶气出管(32),所述溶气进管(31)和所述溶气出管(32)同轴设置,且分别为位于所述隔板(34)的两侧,所述溶气进管(31)连接于所述泵体(2)的输出端,所述溶气出管(32)连接有溶气释放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溶气罐(3)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罐体(30)的压力接头管(35),所述压力接头管(35)连接有压力检测器(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进管(31)远离所述泵体(2)的一端设置有弯管喷嘴(33),所述弯管喷嘴(33)位于所述压力溶气罐(3)内,所述弯管喷嘴(33)的喷水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海麦建波江栋范远红张威震程波涛陈永久全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