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9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机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该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通过将垫脚块接地时,第一减震柱受到无人机重量挤压进入第二空腔内,第一减震柱与第二减震柱重新形成一个减震柱,再通过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具备降低无人机落地的冲击力,该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通过第一伸缩管内的伸缩柱与第二伸缩管的伸缩柱分别向一侧运动,安装板与伸缩柱的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再通过第三伸缩管与伸缩柱的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可以防止无人机的翻倒。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relay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
,具体为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在应急通讯中运用最为广泛。目前在通讯领域,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为广泛,在通讯不畅时,只要使用无人机进行勘测,就可以发现事故的发生状况,但是想要进一步的了解事故的内容,特别是需要无人机停下来进行仔细勘探时,无人机的降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对于无人机着地是会影响无人机的内部结构,还有可能无人机会翻倒,这就使得无人机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具备降低无人机落地的冲击力,还可以防止无人机的翻倒优点,解决了目前在通讯领域,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为广泛,在通讯不畅时,只要使用无人机进行勘测,就可以发现事故的发生状况,但是想要进一步的了解事故的内容,特别是需要无人机停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翼(2),所述机翼(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旋转叶片(3),所述机身(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摄像机(5),所述机翼(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管(9)与第二伸缩管(10),所述第一伸缩管(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出油口(11),所述第一伸缩管(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18),所述伸缩柱(18)的底部铰接有第一铰接座(1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应急通讯中继无人机,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翼(2),所述机翼(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旋转叶片(3),所述机身(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摄像机(5),所述机翼(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管(9)与第二伸缩管(10),所述第一伸缩管(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出油口(11),所述第一伸缩管(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18),所述伸缩柱(18)的底部铰接有第一铰接座(12),所述第一铰接座(12)的一侧固定安装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4)与距离传感器(15),两个所述伸缩柱(18)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伸缩管(19),所述安装板(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脚块(17),所述垫脚块(17)的内壁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通气管(20),所述第一通气管(2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减震柱(21),所述第一减震柱(2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2),所述第一减震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阁于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洲际通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