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吊顶灯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9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吊顶灯槽,所述收边结构包括固定在灯槽基板下端面上的吊顶底板、粘接在吊顶底板下端面的吊顶面板、设置在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端部的底座、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收口面板;所述底座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的紧固件与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相固定,吊顶面板的下端面涂覆有一层涂料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施工时,只需将底座、收口面板与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进行装配即可,可以使弧形、异形的GRG灯槽的拼接更加自然,避免GRG灯槽出现开裂、错位、变形等质量问题。

A kind of edge closing structure of ceiling lamp slo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吊顶灯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吊顶灯槽。
技术介绍
随着施工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档次的提高,装饰行业对于弧线、异形的GRG吊顶灯槽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弧形、异形的GRG灯槽挑端边缘,由于GRG材质本身的热胀冷缩系数与石膏板和金属龙骨不同,极易在拼缝位置产生开裂、错位等质量问题。且由于GRG制品通常需要经过开模、倒模、定制加工等工序现场手工加工而成,因此不同部件之间存在加工累计误差,当将不同的GRC制品进行拼装时,极易产生弧形不顺、异形加工面错位等一系列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吊顶灯槽,用以解决传统弧形、异形的GRC灯槽的拼缝位置容易产生开裂、错位等质量隐患的问题。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包括:固定在灯槽本体的灯槽基板下端面上的吊顶底板;粘接在吊顶底板下端面的吊顶面板;设置在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端部的底座;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收口面板;其中,所述底座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的紧固件与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相固定,所述吊顶面板的下端面涂覆有一层涂料层。优选地,所述收口面板包括垂直面、倾斜固定在垂直面上边沿的倾斜面、以及水平固定在倾斜面上边沿的水平面,所述垂直面的内侧垂直固定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平行设置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以将收口面板夹在底座上的夹槽。优选地,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部、垂直固定在支撑部侧端面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夹在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之间并使支撑部的侧端面抵靠在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端部,固定部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的紧固件与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相固定。优选地,支撑部的高度等于吊顶底板与吊顶面板的厚度之和。优选地,支撑部为L形。优选地,所述涂料层为乳胶漆层。优选地,所述涂料层的厚度为3mm-5mm。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收口面板均采用铝型材一体制造而成,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均为石膏板。一种吊顶灯槽,包括灯槽本体,所述灯槽本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吊丝杆上,还包括吊顶灯槽收边结构,所述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安装在灯槽本体上。优选地,所述灯槽本体为弧形或异形,吊顶灯槽收边结构的形状与灯槽本体的结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灯槽本体的最小弯弧半径不小于300mm,底座和收口面板的厚度不超过1.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大幅度减少现场手工作业量,现场施工时,只需将底座、收口面板与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进行装配即可,使得弧形、异形的GRG灯槽的拼接更加自然,避免GRG灯槽出现开裂、错位等质量问题,避免灯槽材料产生变形。2、底座和收口面板采用铝型材一体制造而成,不用采用传统的GRG线条工艺,可以减少现场手工批嵌、打磨、涂刷乳胶漆等工作量,杜绝粉尘污染,加快现场进度,同时可以进一步GRG灯槽的变形量,使得拼缝更加紧密。3、底座和收口面板在工厂内采用数控化机械加工而成,加工精度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装配式安装,可以节约现场措施成本,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能够控制GRG灯槽的拼接精度,保证施工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图3是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收口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B-B向剖视图。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为吊顶底板;2为吊顶面板;3为底座,31为支撑部,32为固定部;4为收口面板,41为垂直面,42为倾斜面,43为水平面,44为固定板,45为夹槽;5为灯槽基板;6为紧固件;7为涂料层;8为灯槽本体;9为吊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本专利技术给出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及应用该收边结构的吊顶灯槽。本专利技术的吊顶灯槽,包括灯槽本体8,所述灯槽本体8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吊丝杆9上,还包括吊顶灯槽收边结构,所述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安装在灯槽本体8上。优选地,所述灯槽本体8为弧形或异形,吊顶灯槽收边结构的形状与灯槽本体8的结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灯槽本体的最小弯弧半径不小于300mm。本专利技术的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包括吊顶底板1、吊顶面板2、底座3和收口面板4。所述吊顶底板1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灯槽本体的灯槽基板5的下端面上。所述吊顶面板2粘接在吊顶底板1下端面,并通过穿过吊顶面板2、吊顶底板1和灯槽基板5的螺丝与灯槽基板5相固定。吊顶面板2上的螺丝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吊顶面板2和吊顶底板1,从而与灯槽基板5锁紧固定。所述底座3设置在吊顶底板1和吊顶面板2的端部,底座3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2和吊顶底板1的紧固件6与吊顶面板2和吊顶底板1相固定。具体地,底座3包括支撑部31、垂直固定在支撑部31侧端面上的固定部32。所述固定部32设置在支撑部31的中部位置,固定部32夹在吊顶面板2和吊顶底板1之间并使支撑部31的侧端面抵靠在吊顶底板1和吊顶面板2的端部。固定部32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2和吊顶底板1的紧固件6与吊顶面板2和吊顶底板1相固定,该紧固件6可采用自攻螺丝。支撑部31的高度等于吊顶底板1与吊顶面板2的厚度之和。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1为L形。所述收口面板4与底座3固定连接。具体地,收口面板4包括垂直面41、倾斜固定在垂直面41上边沿的倾斜面42、以及水平固定在倾斜面42上边沿的水平面43。所述垂直面41的内侧垂直固定有两个固定板44,两个固定板44平行设置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以将收口面板4夹在底座上的夹槽45。安装时,收口面板4的水平面搭接在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在灯槽本体的灯槽基板下端面上的吊顶底板;/n粘接在吊顶底板下端面的吊顶面板;/n设置在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端部的底座;/n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收口面板;/n其中,所述底座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的紧固件与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相固定,所述吊顶面板的下端面涂覆有一层涂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在灯槽本体的灯槽基板下端面上的吊顶底板;
粘接在吊顶底板下端面的吊顶面板;
设置在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端部的底座;
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收口面板;
其中,所述底座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的紧固件与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相固定,所述吊顶面板的下端面涂覆有一层涂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面板包括垂直面、倾斜固定在垂直面上边沿的倾斜面、以及水平固定在倾斜面上边沿的水平面,所述垂直面的内侧垂直固定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平行设置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以将收口面板夹在底座上的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顶灯槽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支撑部、垂直固定在支撑部侧端面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夹在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之间并使支撑部的侧端面抵靠在吊顶底板和吊顶面板端部,固定部通过从下往上旋入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的紧固件与吊顶面板和吊顶底板相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珍金晶张琛华袁莅珺江旖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