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包括同心的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槽孔,所述外轮上设有与槽孔配合的卡位,所述卡位上开孔,开孔中设有用于紧固内轮和外轮的铆钉;所述内轮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外应力槽,所述外轮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内应力槽,内轮和外轮配合时,内应力槽和外应力槽相互粘合;所述外轮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还间隔设有若干链齿;所述链齿的两侧侧壁设有双槽链条卡位,所述两个相邻链齿的相对表面均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链齿表面的底部一侧还设有导泥槽。本方案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可减轻重量,减少摩擦阻力,增加咬合力而且有助于排污。
An ultra light carbon fiber aluminum alloy inlaid spr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部件技术设备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
技术介绍
骑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和交通方式。此外,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骑自行车均已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竞技体育。不论自行车用于娱乐、交通或是竞技,自行车产业正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自行车链轮是近年来已经被重新设计的一个自行车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可减轻重量,减少摩擦阻力,增加咬合力而且有助于排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包括同心的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槽孔,所述外轮上设有与槽孔配合的卡位,所述卡位上开孔,开孔中设有用于紧固内轮和外轮的铆钉;所述内轮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外应力槽,所述外轮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内应力槽,内轮和外轮配合时,内应力槽和外应力槽相互粘合;所述外轮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还间隔设有若干链齿;所述链齿的两侧侧壁设有双槽链条卡位,所述两个相邻链齿的相对表面均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链齿表面的底部一侧还设有导泥槽。进一步地,外轮为铝合金材料制作的外轮,所述内轮为碳纤维材料制作的内轮。进一步地,外轮上内应力槽和链齿之间还设有一圈导泥用的凹槽。进一步地,导泥槽为月牙形。进一步地,凸起为s形。进一步地,外应力槽和内应力槽的轮廓线为波浪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碳纤维制作的内轮和铝合金制作的外轮,通过铆钉铆接以及内应力槽和外应力槽的粘接,使得二者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结构强度,与现有技术中全部使用铝合金材料制作链轮相比而言质量更轻,而且碳纤维强度更大。2、解决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泥垢排泄问题,本方案在两个相邻链齿的相对表面均分别设有s形凸起,所述链齿表面的底部一侧还设有月牙形的导泥槽,使得链齿的底部形成了由前、后两面向中部倾斜的锥面,工作时空气或者外界的泥垢会在链齿和链条啮合时被挤压进而沿锥面流出,而且外轮上内应力槽和链齿之间还设有一圈导泥用的凹槽,流出的泥垢会流入凹槽或者直接落向外界,进而实现了泥垢的排泄问题。3、链齿的前、后表面均分别设有凸起,相比与传统的平齿,在链齿和链条接触时,减少了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摩擦阻力。4、链齿的两侧侧壁设有双槽链条卡位,在链齿和链条啮合时增大了二者的咬合力,而且能够避免脱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斜视图。附图标记如下:铆钉1、外轮2、卡位3、凹槽4、内轮5、槽孔6、外应力槽7、双槽链条卡位8、内应力槽9、s形凸起10、导泥槽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包括同心的内轮5和外轮2,外轮2为铝合金材料,内轮5为碳纤维材料;所述内轮5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槽孔6,所述外轮2上设有与槽孔6配合的卡位3,所述卡位3上开孔,开孔中设有用于紧固内轮5和外轮2的铆钉1;所述内轮5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外应力槽7,所述外轮2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内应力槽9,内轮5和外轮2配合时,内应力槽9和外应力槽7相互粘合,外应力槽7和内应力槽9的轮廓线为波浪形。所述外轮2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还间隔设有若干链齿;所述链齿的两侧侧壁设有双槽链条卡位8,所述两个相邻链齿的相对表面均分别设有s形凸起10,所述链齿表面的底部一侧还设有导泥槽11,导泥槽11为月牙形。外轮2上内应力槽9和链齿之间还设有一圈导泥用的凹槽4。使用时:按图1-3所示,将内轮5和外轮2对齐,将铆钉1打入卡位3和槽孔6,随后将二者粘合,使用时具有以下效果:1、碳纤维制作的内轮5和铝合金制作的外轮2,通过铆钉1铆接以及内应力槽9和外应力槽7的粘接,使得二者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结构强度,与现有技术中全部使用铝合金材料制作链轮相比而言质量更轻,而且碳纤维强度更大。2、解决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泥垢排泄问题,本方案在两个相邻链齿的相对表面均分别设有s形凸起10,所述链齿表面的底部一侧还设有月牙形的导泥槽11,使得链齿的底部形成了由前、后两面向中部倾斜的锥面,工作时空气或者外界的泥垢会在链齿和链条啮合时被挤压进而沿锥面流出,而且外轮2上内应力槽9和链齿之间还设有一圈导泥用的凹槽4,流出的泥垢会流入凹槽4或者直接落向外界,进而实现了泥垢的排泄问题。3、链齿的前、后表面均分别设有凸起,相比与传统的平齿,在链齿和链条接触时,减少了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摩擦阻力。4、链齿的两侧侧壁设有双槽链条卡位8,在链齿和链条啮合时增大了二者的咬合力,而且能够避免脱位。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的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槽孔,所述外轮上设有与槽孔配合的卡位,所述卡位上开孔,开孔中设有用于紧固内轮和外轮的铆钉;所述内轮的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外应力槽,所述外轮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内应力槽,内轮和外轮配合时,内应力槽和外应力槽相互粘合;所述外轮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还间隔设有若干链齿;所述链齿的两侧侧壁设有双槽链条卡位,所述两个相邻链齿的相对表面均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链齿表面的底部一侧还设有导泥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的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槽孔,所述外轮上设有与槽孔配合的卡位,所述卡位上开孔,开孔中设有用于紧固内轮和外轮的铆钉;所述内轮的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外应力槽,所述外轮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圈内应力槽,内轮和外轮配合时,内应力槽和外应力槽相互粘合;所述外轮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还间隔设有若干链齿;所述链齿的两侧侧壁设有双槽链条卡位,所述两个相邻链齿的相对表面均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链齿表面的底部一侧还设有导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碳纤维铝合金镶嵌链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达邦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