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02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轧钢卷套筒强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包括工件,工件为锻造成型,首先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其次进行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依次进行预热处理、淬火处理、油冷和回火处理等热处理工序,然后进行精车处理。该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可将淬火液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淬火的钢卷套筒的质量控制效果极佳,有效的提高工件本身的硬度、耐磨性及合理的组织,从而有效的保障工件热处理质量,使得工件强度和硬度显着提高,有效的消除工件淬油所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的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韧性及抗疲劳强度,达到使用机械设备性能的综合要求。

A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cold rolled steel coil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
,具体为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冷轧钢卷套筒应用在冷轧不锈钢带、铜带、硅钢及特殊钢带上卷取机设备,用来卷取钢带使用,传统的钢卷套筒锻造热处理流程,先进行调质处理,使得钢卷套筒表面硬度HRC23-26度,半精加工后,表面一般为淬火深度10mm,所以表面硬度高,使用时钢卷套筒表面不易有刮痕,但因调质硬度(心部)太低,容易在工作时套筒发生变形,钢卷套筒的内表面硬度如果太高,也可能产生破裂,钢卷套筒本体因心部强度不够,套筒一变形后不会恢复,只能车削才能再使用,无形中增加成本、更降低钢卷套筒的使用寿命。因此专利技术人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优化钢卷套筒热处理质量,延长钢卷套筒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解决了冷轧钢卷套筒的强度不足造成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凹陷及破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包括工件,所述工件为锻造成型,首先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其次进行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依次进行预热处理、淬火处理、油冷和回火处理等热处理工序,然后进行精车处理。优选的,所述工件采用42CrMoV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工件在进行粗车加工时至少预留有10毫米以上的精车加工预留量。优选的,所述工件在热处理之后的表面硬度为HRC45±3度。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热处理加工步骤:S1、毛坯工件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粗车加工时至少预留有10毫米以上的精车加工预留量;S2、粗车之后的工件进行夹持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进行400℃温度预热处理,预热时间为4-5小时并保温;S3、预热之后的工件吊入820-860℃加热保持3-4小时后进行的淬油处理;S4、在淬油槽内的工件冷却至80℃之内后吊出空冷,立即根据工件逐一测量硬度安排后续回火工序,回火热处理温度范围为320-460℃,回火热处理时间为10-12小时并保温;S5、将回火热处理之后的工件吊出进行空冷;S6、通过萧氏HS硬度计检测工件的硬度,保障工件的表面硬度为HRC45±3度;S7、将热处理冷却之后的工件进行精车加工;S8、通过尺寸测量器检测工件尺寸;S9、合格品入库。(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通过对工件进行400℃→820-880℃,分段预热,分段预热的目的有效的降低工件在各热处理阶段的温度差异,在每个热处理阶段保温的目的在于使工件内层和外层都一样达到设定的温度后再往上的温度移动,最后再吊入高分子淬火液淬火糟内进行油冷处理,可将淬火液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淬火的钢卷套筒的质量控制效果极佳,有效的提高工件本身的硬度、耐磨性及合理的组织,从而有效的保障工件热处理质量,使得工件强度和硬度显着提高。(2)、该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工件在淬油处理之后进行回火处理,有效的消除工件淬油所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的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韧性及抗疲劳强度,达到使用机械设备性能的综合要求。(3)、该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在热处理工艺中采用高分子水性淬火液替代传统淬火油来进行淬火用冷却液,避免工件长期使用淬火油易导致火灾,同时没有烟气污染,避免淬火油出现老化现象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及硬度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检测报告单;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检测报告单。图中:1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包括工件1,工件1为锻造成型,工件1采用42CrMoV材料制成,首先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工件1在进行粗车加工时至少预留有10毫米以上的精车加工预留量,其次进行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依次进行预热处理、淬火处理、油冷和回火处理等热处理工序,工件1在热处理之后的表面硬度为HRC45±3度,然后进行精车处理,在热处理工艺中的淬火处理中,使用AQ-641水性淬火液作为淬火介质。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以φ808*608*1400钢卷套筒热处理加工为例: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热处理加工步骤:S1、毛坯工件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粗车加工时至少预留有10毫米以上的精车加工预留量;S2、粗车之后的工件进行夹持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进行400℃温度预热处理,预热时间为4-5小时并保温;S3、预热之后的工件吊入840℃加热保持3.6小时后进行的淬油处理;S4、在淬油槽内的工件冷却至80℃之内后吊出空冷,立即根据工件逐一测量硬度安排后续回火工序,回火热处理温度为390℃,回火热处理时间为11.5小时并保温;S5、将回火热处理之后的工件吊出进行空冷;S6、通过萧氏HS硬度计检测工件的硬度,保障工件的表面硬度为HRC45±3度;S7、将热处理冷却之后的工件进行精车加工;S8、通过尺寸测量器检测工件尺寸;S9、合格品入库。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以φ790*608*1350钢卷套筒热处理加工为例:S1、毛坯工件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粗车加工时至少预留有10毫米以上的精车加工预留量;S2、粗车之后的工件进行夹持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进行400℃温度预热处理,预热时间为4-5小时并保温;S3、预热之后的工件吊入820-860℃加热保持3.5小时后进行的淬油处理;S4、在淬油槽内的工件冷却至80℃之内后吊出空冷,立即根据工件逐一测量硬度安排后续回火工序,回火热处理温度范围为380℃,回火热处理时间为11小时并保温;S5、将回火热处理之后的工件吊出进行空冷;S6、通过萧氏HS硬度计检测工件的硬度,保障工件的表面硬度为HRC45±3度;S7、将热处理冷却之后的工件进行精车加工;S8、通过尺寸测量器检测工件尺寸;S9、合格品入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包括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1为锻造成型,首先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其次进行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依次进行预热处理、淬火处理、油冷和回火处理等热处理工序,然后进行精车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包括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1为锻造成型,首先通过车床进行粗车加工,其次进行吊装导入热处理设备内,依次进行预热处理、淬火处理、油冷和回火处理等热处理工序,然后进行精车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1采用42CrMoV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1在进行粗车加工时至少预留有10毫米以上的精车加工预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1在热处理之后的表面硬度为HRC45±3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钢卷套筒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热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欣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