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48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1%~20%,水性分散剂0.01%~20%,粘度调节剂1%~40%,表面张力调节剂0.01%~5%,pH调节剂0.01%~5%,消泡剂0.001~5%,余量为水;其中,染料包括耐碱型分散染料以及活性染料,耐碱型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05‑5,所述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的pH值为7‑9。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喷墨印花墨水在对含涤纶和/或尼龙的混纺织物进行喷墨印花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墨印花墨水稳定性高,含涤纶和/或尼龙混纺织物的色牢度较好。

Ink jet printing ink with disperse and reactive dye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印花墨水,尤其涉及一种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及应用。
技术介绍
喷墨印花利用基础的空间混色技术(CMYK)将微小墨滴喷印到织物上,具有极强的图像表达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分散/活性染料墨水在使用或储贮过程中,分散液体系稳定性会变差,染料颗粒也会发生沉降,从而造成数字喷墨印花机喷头干燥,导致喷头堵塞。因此,提高喷墨印花墨水的稳定性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墨水的使用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CN108841247A公开了一种直喷分散墨水及其应用,该直喷分散墨水主要包括分散染料、水溶性黏着剂、分散剂、保湿剂、消泡剂、pH调节剂,该直喷分散墨水适用于涤纶等合成纤维的喷墨印花,不适用于混纺织物的喷墨印花,其色牢度较低。CN102352571A公开了一种用于混纺织物数码印花的喷墨墨水,其主要包括染料、分散剂、粘度调节剂、表面张力控制剂、pH控制剂、杀菌剂,该墨水稳定性的测试中,其粘度、表面张力的变化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喷墨印花墨水稳定性好,且适用于混纺织物的喷墨印花,混纺织物的色牢度较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1%~20%,水性分散剂0.01%~20%,粘度调节剂1%~40%,表面张力调节剂0.01%~5%,pH调节剂0.01%~5%,消泡剂0.001~5%,余量为水;其中,染料包括耐碱型分散染料以及活性染料,耐碱型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05-5,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的pH值为7-9。优选地,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2%~9%,水性分散剂0.1%~10%,粘度调节剂15%~30%,表面张力调节剂0.05%~1.5%,pH调节剂0.05%~0.5%,消泡剂0.01%~0.15%,余量为水。更优选地,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3.75%~6.64%,水性分散剂0.75%~3.64%,粘度调节剂22%~26%,表面张力调节剂0.3%~0.5%,pH调节剂0.2%~0.5%,消泡剂0.06%~0.15%,余量为水。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3.75%,水性分散剂0.75%,粘度调节剂22.15%,表面张力调节剂0.3%,pH调节剂0.2%,消泡剂0.125%,余量为水。优选地,水性分散剂为KYC-3,粘度调节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表面张力调节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硫酸钠,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消泡剂为KYC-750。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4%,水性分散剂3%,粘度调节剂26%,表面张力调节剂0.4%,pH调节剂0.5%,消泡剂0.06%,余量为水。优选地,水性分散剂为MF,粘度调节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和1,2-丙二醇,表面张力调节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消泡剂为KYC-710。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3.9%,水性分散剂3.6%,粘度调节剂23%,表面张力调节剂0.3%,pH调节剂0.3%,消泡剂0.15%,余量为水。优选地,水性分散剂为MF,粘度调节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200,表面张力调节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消泡剂为KYC-750。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6.64%,水性分散剂3.64%,粘度调节剂22%,表面张力调节剂0.5%,pH调节剂0.5%,消泡剂0.14%,余量为水。优选地,水性分散剂为MF,粘度调节剂为乙二醇和丙三醇,表面张力调节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消泡剂为KYC-750。进一步地,耐碱型分散染料选自蒽醌类分散染料、杂环类分散染料和安诺可隆HA系列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活性染料选自活性红染料、活性黄染料、活性蓝染料和活性黑染料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水性分散剂为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MF)、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木质素磺酸钠、KYC-3(含颜料亲和基团的共聚物)、KYC-9166(含颜料亲和基团的共聚物)、F490(高分子嵌段聚合物)、F498(阴离子改性聚丙烯酸盐)、DS-195L(含多种颜料锚固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DS-192L(含多种颜料锚固基团的高分子嵌段共聚物及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DS-191L(高分子量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的胺烷羟基加成物与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和DS-197L(高分子量苯乙烯聚合体的聚醚加成物与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水性分散剂为MF、NNO、木质素磺酸钠、商品型号为F490、F498、DS-195L、DS-192L、DS-191L和DS-197L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粘度调节剂为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许多有机染料有很强的亲和力,主要是由于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中的内酰胺结构与染料中的羟基、氨基等有机官能团结合。它可与聚丙烯腈、聚酯和尼龙等疏水性合成纤维结合,大大提高其染色力和亲水性。而且在聚乙烯吡咯烷酮存在下,大多数染料变得易溶解于水,增加了染料的上染能力,并使染整的纤维光泽鲜艳、持久。进一步地,表面张力调节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吐温为吐温-20、吐温-60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表面张力调节剂至少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且所述粘度调节剂至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时,聚乙烯吡咯烷酮占喷墨印花墨水总重的1%以下。而当表面张力调节剂不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时,保证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其他粘度调节剂的总重占喷墨印花墨水总重的1%~40%即可。进一步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氢氧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消泡剂为非硅高分子聚合物、聚硅氧烷化合物和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消泡剂为KYC-750(非硅高分子聚合物)、KYC-710(聚硅氧烷化合物)、AFE-1410(有机硅乳液)、AFE-3168(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染料的粒径为150nm以下。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在对含涤纶和/或尼龙的混纺织物进行喷墨印花中的应用。进一步地,含涤纶和/或尼龙的混纺织物为涤/棉、涤/毛、涤/粘、尼龙56/棉或尼龙66/棉等混纺织物。借由上述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其特征在于,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1%~20%,水性分散剂0.01%~20%,粘度调节剂1%~40%,表面张力调节剂0.01%~5%,pH调节剂0.01%~5%,消泡剂0.001~5%,余量为水;其中,所述染料包括耐碱型分散染料以及活性染料,所述耐碱型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05-5,所述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的pH值为7-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其特征在于,以其总重为基准,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染料1%~20%,水性分散剂0.01%~20%,粘度调节剂1%~40%,表面张力调节剂0.01%~5%,pH调节剂0.01%~5%,消泡剂0.001~5%,余量为水;其中,所述染料包括耐碱型分散染料以及活性染料,所述耐碱型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的质量比为1:0.05-5,所述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的pH值为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碱型分散染料选自蒽醌类分散染料、杂环类分散染料和安诺可隆HA系列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活性染料选自活性红染料、活性黄染料、活性蓝染料和活性黑染料中的至少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分散剂为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丙烯酸嵌段聚合物、阴离子改性聚丙烯酸盐、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的胺烷羟基加成物和苯乙烯聚合体的聚醚加成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喷墨印花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调节剂为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强楚润善张悦邢铁玲秦传香高承永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