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433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含表面活性剂的在高温低矿化度条件下驱油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其名称为烃基聚氧乙烯醚苄基磺酸盐,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M为碱金属、碱土金属中任意一种,R为C

Surfactant,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oi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以不连续的油膜被圈闭在油藏岩石的孔隙中,作用于油珠上的两个主要力是粘滞力和毛细管力,如果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体系,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使储油层油水间的界面张力从20~30mN/m降至较低或超低值(10-3~10-4mN/m),便能减少使剩余油移动时油珠变形所带来的阻力,从而大幅提高驱油效率。采油表面活性剂应用的最多的还是石油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等炼油副产物改性的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取材广泛、价格低廉,但是,这类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不高。总所周知,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表面活性剂是研究的难点,然而近来的研究发现,开发适用于高温低矿化度油藏的表面活性剂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常规的表面活性剂一般只适用于中间矿化度,太高或太低表面性能会大大降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同一个分子中含有多个活性官能团,可大大提高表面活性。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包括阴离子化和非离子化两个过程。非离子化主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表面活性剂名称为烃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磺酸盐,结构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表面活性剂名称为烃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磺酸盐,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M为碱金属、碱土金属中任意一种,R为C8~C30的烃基,x=1~20,y=0~20;包括以下步骤:
a)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烃基醇与所需量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进行烷氧基化反应,得到烃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b)将步骤a所得烃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与苄基氯混合,加入过渡金属盐作为催化剂,进行取代反应,得到所述烃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醚;
c)将步骤b所得的烃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醚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烃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磺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x=2~10,y=0~10;所述烃基为C12~C22烷烃或者烷基芳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过渡金属盐催化剂为铜系、铁系、锌系、钴系及其他一些常见的金属盐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系金属盐包括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醋酸铜、乙酰丙酮铜等;所述铜系金属盐包括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醋酸铁、次氯酸铁、溴化铁等;所述锌系金属盐包括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硫酸锌、硝酸锌、醋酸锌、乙酰丙酮锌等;所述铜系金属盐包括氯化钴、硝酸钴、硫酸钴、溴化钴、碘化钴、醋酸钴、乙酰丙酮钴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新宁吴欣悦张立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