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26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朝上一侧连接有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所述垫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与垫板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定位孔相连,所述垫板本体朝下一侧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在自动化机床的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多个模具预安装在垫板上,再通过垫板统一对模具与击穿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具有有效减少此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A kind of mounting base plate of the lower die for quick die erec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的逐渐普及和冲压工艺的完善成熟,在冷冲模具中传递模具的占有率在逐年提高,与之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也同步趋近成熟。传递模具与传统通用型模具相比具有显著特点:将生产本零件的所有模具安装于同一台冲压设备上,工件通过机械臂传递,一次冲压生产出一组合格零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自动化机床的下台面本身结构紧凑,机床上自带部件众多,冲压模具安装在下台面上后与机床上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有限,模具安装的柔性化程度较低,导致切换模具时需要对多个模具分别进行拆卸,需要较长的时间更换,且需要多人配合,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通过将多个模具预安装在垫板上,再通过垫板统一对模具与击穿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具有有效减少此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朝上一侧连接有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所述垫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与垫板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定位孔相连,所述垫板本体朝下一侧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在自动化机床的工作台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为U型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开设于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为螺孔;>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上的第一定位孔均沿垫板本体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四个。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工作台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垫板本体放置于工作台上时,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第二定位孔正上方,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在垫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并设置为U型,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定位孔并与第二定位孔螺纹拧紧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安装孔上方开设有用于容纳螺栓头的让位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上均连接有冲压镶块,所述垫板本体上位于冲压镶块正下方开设有第一排料口,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第二排料口,所述第二排料口位于第一排料口正下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垫板本体上开设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板本体的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压块。在通过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加工工件时,首先将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放置于垫板本体上,令定位块嵌入定位槽内,在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穿设螺栓拧紧即可将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固定在垫板本体上,再将安装好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的垫板本体整体放置在加工台上,令第一排料口正对第二排料口,在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穿设螺栓,螺栓头嵌入让位槽内,完成安装。将压块置于垫板本体的四角处,穿设螺栓并拧紧,令垫板本体的安装更为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垫板本体将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整体安装于工作台上的设计,简化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的安装过程,提高安装和加工效率;2.通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为U型孔的设计,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加工精度;3.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设计,便于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定位过程,同时便于废料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垫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部放大图。图中,1、垫板本体;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21、让位槽;13、第一排料口;14、定位槽;15、压块;2、第一下模;21、第一定位孔;22、定位块;23、镶块;3、第二下模;4、工作台;41、第二定位孔;42、第二排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设计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包括垫板本体1,垫板本体1朝上一侧连接有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通过垫板本体1安装于自动化机床的工作台4上,垫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固定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时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21和第一安装孔11并与第一安装孔11螺纹拧紧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垫板本体1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工作台4上开有若干第二定位孔41,将垫板本体1安装于工作台4上时,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12和第二定位孔41并与第二定位孔41螺纹拧紧固定,即完成将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安装在自动化机床的工作台4上。由于自动化机床自带零件众多,工作台4面积有限,通过垫板本体1一体化安装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安装和拆卸的效率,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安装孔12分别开设于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以及垫板本体1的前后两相对侧壁上,并且设置为U型孔,能够在降低加工精度的同时保证定位精度。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上的第一定位孔21均沿垫板本体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四个,固定时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能够均匀受力,安装更为稳定。第二安装孔12上方开设有用于容纳螺栓头的让位槽121,将螺栓拧紧至第二安装孔12和第二定位孔41之间后,螺栓头嵌入让位槽121,对垫板本体1朝上一侧施力,使固定效果更为稳定。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上均连接有冲压镶块23,垫板本体1上位于冲压镶块23正下方开设有第一排料口13,工作台4上开设有第二排料口42,第二排料口42位于第一排料口13正下方。在冲压加工时,产生的废料经过第一排料口13和第二排料口42排出自动化机床,以便机床的持续加工以及废料的收集整理。如图3所示,垫板本体1的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压块15,将安装好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的垫板本体1安装在加工台上后,将压块15置于垫板本体1的四角处,并通过螺栓穿过垫板本体1并固定在加工台上,对垫板本体1的上下位置起限制作用,使其不易发生上下位移。如图4所示,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2,垫板本体1上开设有与定位块22适配的定位槽14,在将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安装在垫板本体1上时,首先令定位块22嵌入定位槽14,此时第一定位孔21与第一安装孔11相对,镶块23与第一排料口13相对,以便后续垫板本体1与工作台4之间的连接。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本体(1),所述垫板本体(1)朝上一侧连接有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所述垫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所述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所述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与垫板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孔(11)和第一定位孔(21)相连,所述垫板本体(1)朝下一侧通过第二安装孔(12)安装在自动化机床的工作台(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本体(1),所述垫板本体(1)朝上一侧连接有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所述垫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所述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所述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与垫板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孔(11)和第一定位孔(21)相连,所述垫板本体(1)朝下一侧通过第二安装孔(12)安装在自动化机床的工作台(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1)设置为U型孔,所述第一定位孔(21)开设于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孔(11)设置为螺孔;
所述第一下模(2)和第二下模(3)上的第一定位孔(21)均沿垫板本体(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架模用下模安装垫板,其特征在于:工作台(4)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41),所述垫板本体(1)放置于工作台(4)上时,所述第二安装孔(12)位于第二定位孔(41)正上方,所述第二安装孔(12)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钦杰葛健孙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振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