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的多工位复合模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的多工位复合模。
技术介绍
钣金件在汽车结构中广泛使用,并通常结合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实现模块化组装生产,形成大的零部件。汽车B柱是汽车车身骨架的重要部分,位于前后门框之间,具有支撑顶盖、用于安装前后车门附件的作用,且是承担侧面碰撞的主要结构部件,是由多个钣金件组合而成。由于对机械强度要求高,汽车B柱常配套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与B柱焊接装配在一起。B柱加强板一般采用冲压加工方式生产,除了加工出复杂的型面,B柱加强板上还要加工多个功能孔。采用传统的单模具加工方式,整个B柱加强板的生产需要多个工序完成,需要多台冲压设备,生产线长,占用空间大,作业人员多,成本高。因此,设计一种多工位的复合模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的多工位复合模。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的多工位复合模,包括下定模座和上动模座,其关键在于,所述下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的多工位复合模,包括下定模座(100)和上动模座(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模座(100)上表面设有四个凸模,四个所述凸模依次排列,形成切边凸模(310)、整形凸模(410)、中段冲孔凸模(510)和端部冲孔凸模(610);/n所述上动模座(200)下表面设有四个凹模,四个所述凹模依次排列,形成切边凹模(320)、整形凹模(420)、中段冲孔凹模(520)和端部冲孔凹模(6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的多工位复合模,包括下定模座(100)和上动模座(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模座(100)上表面设有四个凸模,四个所述凸模依次排列,形成切边凸模(310)、整形凸模(410)、中段冲孔凸模(510)和端部冲孔凸模(610);
所述上动模座(200)下表面设有四个凹模,四个所述凹模依次排列,形成切边凹模(320)、整形凹模(420)、中段冲孔凹模(520)和端部冲孔凹模(6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的多工位复合模,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凸模分别设有“工”字形的凸模型面;
所述凸模型面包括条形的中间段(a1),该中间段(a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部段(a3)和下部段(a2);
所述中间段(a1)包括条形主体(a11),该条形主体(a11)两侧的所述凸模上分别设有侧边下凹部(a13),该条形主体(a11)的两侧边与相应的所述侧边下凹部(a13)的内侧边之间设有竖向连接部(a12);
所述下部段(a2)的内侧边与所述条形主体(a11)的相应端部连接;
所述上部段(a3)的内侧边与所述条形主体(a11)的相应端部相连;
所述侧边下凹部(a13)包括位于所述条形主体(a11)同一侧的侧边下凹中段(a132)、侧边下凹上段(a131)和侧边下凹下段(a133),所述侧边下凹中段(a132)沿着所述条形主体(a11)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侧边下凹下段(a133)沿着所述下部段(a2)的内侧设置,所述侧边下凹上段(a131)沿着所述上部段(a3)的内侧边设置并与其相连,所述侧边下凹中段(a132)、侧边下凹上段(a131)和侧边下凹下段(a133)的相应端部平滑过渡连接;
所述竖向连接部(a12)包括位于所述条形主体(a11)同一侧的竖向连接中段(a121)和竖向连接下段(a122),所述竖向连接中段(a121)沿着所述条形主体(a11)延伸,所述竖向连接中段(a121)的上边与所述条形主体(a11)的侧边相连,所述竖向连接中段(a121)的下边与所述侧边下凹中段(a132)的内侧边相连;
所述竖向连接下段(a122)与所述侧边下凹下段(a133)相对应,所述竖向连接下段(a122)的上边与所述下部段(a2)的内侧边相连,所述竖向连接下段(a122)的下边与所述侧边下凹下段(a133)的内侧边相连;
所述竖向连接下段(a122)的外端延伸至所述下部段(a2)的端部,所述竖向连接下段(a122)的内端与所述竖向连接中段(a121)的相应端部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竖向连接中段(a12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部段(a3);
所述切边凹模(320)、整形凹模(420)、中段冲孔凹模(520)和端部冲孔凹模(620)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模型面相适应的凹模型腔。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