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120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57
本新型涉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包括端盖、催化腔体、回风口及换热器,其中端盖、催化腔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端盖、催化腔体共同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换热器位于催化腔体外,并通过导流管与若干回风口连通,回风口嵌于催化腔体内表面,并环绕催化腔体均布,且回风口轴线与催化腔体轴线相交并呈15°—45°夹角,端盖包括盖体、导流板、筛网、分布器。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触媒筐空间利用率,提高反应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催化剂综合利用率,克服传统触媒筐因催化剂沉降导致的触媒筐内部分催化剂不能参与反应作业,而影响触媒筐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情况。

Catalyst basket structure of ammonia synthesis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淋头结构,属雾化喷淋设备

技术介绍
氨合成塔触媒筐对合成塔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触媒筐在运行中,由于触媒筐中催化剂运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沉降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催化剂反应效率,克服沉降现象,当前主要是在触媒筐内设置一个或多个气封层,虽然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效率,但同时也导致在触媒筐中存在了大量的死角位置,进而造成死角位置的原料、催化剂均不能进行有效的反应作业,从而在影响反应效率的同时,也造成导致未反应原料和催化剂极易对合成后产品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由于死角较多,也导致了当前触媒筐内的空间利用率低下,对与合成塔设备老说来说,有效工作空间是十分宝贵的,因此这些死角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空间资源浪费,并对合成塔的工作效率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触媒筐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包括端盖、催化腔体、回风口及换热器,其中所述端盖、催化腔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端盖、催化腔体共同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换热器位于催化腔体外,并通过导流管与若干回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口嵌于催化腔体内表面,并环绕催化腔体均布,且回风口轴线与催化腔体轴线相交并呈15°—45°夹角,所述端盖包括盖体、导流板、筛网、分布器,其中所述盖体为轴线截面呈“冂”字型槽状结构,盖体上设一个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盖体同轴分布并通过导流管与分布器连通,所述分布器与盖体上端面的下表面连接,包括分流管和引流管,其中所述分流管与盖体同轴分布,并与若干引流管相互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合成塔触媒筐结构包括端盖、催化腔体、回风口及换热器,其中所述端盖、催化腔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端盖、催化腔体共同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换热器位于催化腔体外,并通过导流管与若干回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口嵌于催化腔体内表面,并环绕催化腔体均布,且回风口轴线与催化腔体轴线相交并呈15°—45°夹角,所述端盖包括盖体、导流板、筛网、分布器,其中所述盖体为轴线截面呈“冂”字型槽状结构,盖体上设一个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盖体同轴分布并通过导流管与分布器连通,所述分布器与盖体上端面的下表面连接,包括分流管和引流管,其中所述分流管与盖体同轴分布,并与若干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引流管轴线与分流管轴线垂直并相交,其后端面与分流管相互连通,前端面与盖体侧表面间间距不大于盖体直径的1/4,所述导流板为横断面呈“匚”字型并与盖体同轴分布的圆弧槽状结构,且导流板至少三个,环绕盖体轴线均布在盖体上端面的下表面,且各导流板均分别包覆在至少4条引流管前半段外,且导流板轴线与引流管轴线分布在同一与盖体下端面平行分布的平面范围内,所述导流板前端面设至少一层滤网,所述滤网与引流管轴线呈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波李国中项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