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81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16
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包括:链齿、拉头、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所述链齿包括第一上止和第二上止,所述第一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一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止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上止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合,用于所述链齿的定位,从而使所述拉头能够在所述链齿上拉动,所述拉头设有拉环,所述拉环设有电路板、LED灯带、电池和感光元件,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拉环内,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LED灯带、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A kind of zipper with luminous zipper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尤其涉及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齿,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随着人们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对拉链的需求除其开合功能外,也会开始考虑其他方面,如其方便性、实用性等,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拉链,为满足消费者的上述需求,在拉链中设置上下两个拉链头,这样拉链可以分别从拉链两端分离或接合,在使用这种拉链时,必须使得上下两个拉链头对接在准确的位置,才可以分离或接合左右两个链带的左右下止,从而实现两个链带的分离或接合,然而,通常结构上止不容易对接,使链齿定位不准确,有些拉链需要反复对接上下拉链头,才可以启动拉链的分离或接合,造成拉链使用的不方便,并且在弱光环境下更难对准上止,而且拉头的位置也不确定,有时需要寻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不仅在弱光环境下拉头能够发光,而且两个上止具有卡合结构便于人们对准使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包括:链齿、拉头、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所述链齿包括第一上止和第二上止,所述第一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一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止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上止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合,用于所述链齿的定位,从而使所述拉头能够在所述链齿上拉动,所述拉头设有拉环,所述拉环设有电路板、LED灯带、电池和感光元件,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拉环内,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LED灯带、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环设有安装部和盖板,所述电路板、所述感光元件和所述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内,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部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环设有防水胶圈,所述防水胶圈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止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阻挡所述拉头滑出。进一步的,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设有两个所述拉头,两个所述拉头相背设置在所述链齿上。进一步的,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设有两个下止,其中一个所述下止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上止的所述第一布带一端,另一个所述下止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上止的所述第二布带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通过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定位槽的卡合结构,便于人们将所述链齿对齐,方便所述拉头的拉动,通过感光元件,令所述LED灯带在弱光环境下发光,方便人们寻找到拉头,并且上下设置了两个拉头可以通过两个方向对所述链齿进行分离和接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的拉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的光感元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包括:链齿4、拉头5、第一布带6和第二布带7,所述链齿4包括第一上止1和第二上止2,所述第一上止1设置在所述第一布带6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布带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止2设置在所述第二布带7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布带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止1设有定位块12,所述第二上止2设有定位槽13,所述定位块12与所述定位槽13卡合,用于所述链齿4的定位,从而使所述拉头5能够在所述链齿4上拉动,所述拉头5设有拉环51,所述拉环51设有电路板54、LED灯带52、电池56和感光元件55,所述LED灯带52设置在所述拉环51内,所述电池56和所述感光元件55安装在所述电路板54上,所述LED灯带52、所述电池56和所述感光元件55与所述电路板54电连接;所述拉环51设有安装部53和盖板57,所述电路板54、所述感光元件55和所述电池56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53内,所述盖板57与所述安装部53卡合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块12和所述定位槽13卡合,使得所述链齿4对齐,使所述拉头5更加容易拉动,不会出现所述链齿4无法对齐导致拉头5卡死的问题,并且拉动所述拉头5使所述链齿4接合,所述定位块12卡合在所述定位槽13内,使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结构更加稳定,不会出现链齿4接合后,所述第一上止1和所述第二上止2松脱分离导致接合的所述链齿4松脱分离,使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松散,并且人们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想要系好拉链时,需要用手进行摸索,才可以找到拉头5,比较不方便,本技术提出的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通过所述LED灯带52发光,使人们在弱光环境下能够快速找到所述拉头5,所述感光元件55感应周围的环境,在弱光的条件下,所述感光元件55控制所述电路板54给所述LED灯带52提供电力,使所述LED灯带52发光,相比于普通的发光灯头更加的低碳节能环保,在弱光的环境下才能发出光芒,在光线较好的情况下不会发亮,令使用者能够在弱光环境下快速找到所述拉头5,而且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并且可以通过打开所述盖板57进行所述电池56的更换。进一步的,所述拉环51设有防水胶圈58,所述防水胶圈58与所述安装部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止1设有凸块11,所述凸块11阻挡所述拉头5滑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53内设置有所述防水胶圈58,通过所述盖板57与所述防水胶圈58的密封,能够防止在洗涤过程中内部进水,损坏内部元件;所述凸块11防止所述拉头5滑出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设有两个所述拉头5,两个所述拉头5相背设置在所述链齿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设置有两个所述拉头5,两个所述拉头5相背设置在所述链齿4上,这样可以分别从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两端分离或接合,在使用这种双拉头拉链时,必须使得上下两个所述拉头5对接在准确的位置,从而实现两个所述链齿4的分离或接合,两个方向的所述拉头5更加便于人们使用,可以通过上下两个方向分离或者接合,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需要使用哪个方向的所述拉头5。进一步的,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设有两个下止3,其中一个所述下止3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上止1的所述第一布带6一端,另一个所述下止3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上止2的所述第二布带7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止3防止所述拉头5滑出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使结构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松脱的情况。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包括:链齿、拉头、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齿包括第一上止和第二上止,所述第一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一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止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上止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合,用于所述链齿的定位,从而使所述拉头能够在所述链齿上拉动,所述拉头设有拉环,所述拉环设有电路板、LED灯带、电池和感光元件,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拉环内,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LED灯带、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包括:链齿、拉头、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齿包括第一上止和第二上止,所述第一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一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止设置在所述第二布带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布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止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上止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合,用于所述链齿的定位,从而使所述拉头能够在所述链齿上拉动,所述拉头设有拉环,所述拉环设有电路板、LED灯带、电池和感光元件,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拉环内,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LED灯带、所述电池和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发光拉链头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设有安装部和盖板,所述电路板、所述感光元件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光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