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边牙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36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三边牙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设有单列链齿,链齿等距排列于第一链带、第二链带设有双列链齿,链齿等距排列于第二链带的两侧,链齿套接于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上的所述链齿与所述第二链带的所述链齿错位设置并与所述第二链带的一侧的所述链齿相互配合,所述链齿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上侧、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均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均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链结构通过设置连接体与收容腔的配合,加大了整个拉链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减小了单齿移位、拉合顺畅度高,在承受轴向力时不会发生脱落,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边牙拉链
本技术涉及拉链领域,尤其是一种三边牙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拉链按照材质来分类,主要包括:金属拉链、尼龙拉链和塑钢拉链;用于服装、箱包、鞋帽、玩具、工业、医疗等领域。按照使用要求来区分,包括:单向拉链和双向拉链。金属拉链是最原始的拉链,由于其坚固耐用且不易被腐蚀的特性,目前还没有其它材质的拉链可以取代它。但是,金属拉链的结构比较单一,最早的P型拉链,直到今天还是继续大量使用。目前还有一种T型拉链,其单齿为对称结构,用于各种高档或较高档的箱包、服装、等日常用品的拉链,请参见说明书附图1,中国专利CN206714252U揭示的一种拉链结构:“第一拉链链带1、设置在第一拉链带上的拉链列11、第二拉链带2和设置在第二拉链链带上的拉链列21;拉链列11和拉链列21分别由若干个拉链单体3组成;第一拉链带1上的拉链单体3和第二拉链带2上的拉链单体3相间设置且相互啮合或分离。”也就是改变链齿的形状,设置单一链齿,然后通过将单一链齿对称设置,并使一侧链齿的卡勾与另一侧的链齿卡槽相互配合,从而加强链齿之间连接强度,想要达到提高链齿连接结构稳定性的目的,但是,这种拉链结构的缺点非常明显,就是当其受到沿链带宽度方向的力时,拉链列11和拉链列21是不易分离的,但是拉链在实际使用时,经常会受到沿链带长度方向的力这是就会使得拉链列11和拉链列21相互分离,拉链的使用效果极差,同时,在使用时,市面上还未出现将链带两侧设置链齿,以方便与其他结构相连接的拉链结构,所以设计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拉链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攻关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三边牙拉链。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边牙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设有单列链齿,所述链齿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设有双列链齿,所述链齿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二链带的两侧,所述链齿套接于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上的所述链齿与所述第二链带的所述链齿错位设置并与所述第二链带的一侧的所述链齿相互配合,所述链齿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上侧、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均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均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容纳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设有半圆形连接板,所述连接体设于所述半圆形连接板的圆弧末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当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相互接合时,所述第一链带的所述链齿的下侧的所述连接体收容于所述第二链带的所述链齿的上侧的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斜面抵接;所述第二链带的所述链齿的上侧的所述连接体收容于所述第一链带的所述链齿的下侧的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斜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包括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设有扇形空腔,所述扇形空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的侧壁配合。本技术提出一种三边牙拉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对比传统的拉链,本技术的拉链结构通过设置连接体与收容腔的配合,加大了整个拉链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减小了单齿移位、拉合顺畅度高,在承受轴向力时不会发生脱落,结构紧凑,在第二链带的两侧均设置链齿,方便了与外部结构连接,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中国专利CN206714252U的拉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三边牙拉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三边牙拉链的链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三边牙拉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4,本技术的一种三边牙拉链,包括第一链带1、第二链带2、所述第一链带1设有单列链齿3,所述链齿3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一链带1、所述第二链带2设有双列链齿3,所述链齿3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二链带2的两侧,所述链齿3套接于所述第一链带1、所述第二链带2,所述第一链带1上的所述链齿3与所述第二链带2的所述链齿3错位设置并与所述第二链带2的一侧的所述链齿3相互配合,所述链齿3包括主体部4、连接部5,所述主体部4与所述连接部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5的上侧、所述连接部5的下侧均设有连接体32,所述连接体32均与所述主体部4之间形成容纳腔36。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拉链处于结合状态时,第一链带1的连接体32落入第二链带2的容纳腔36中、第二链带2上的连接体32落入第一链带1的容纳腔36中,与传统的使两拉链带完全结合的拉链相比,本技术的拉链结构通过设置连接体32与容纳腔36的配合,加大了整个拉链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减小了单齿移位、拉合顺畅度高,在第二链带2的两侧均设置链齿3,方便了与外部结构连接,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5设有半圆形连接板37,所述连接体32设于所述半圆形连接板37的圆弧末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3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三角形的截面使得链齿3与容纳腔36的配合更加紧凑。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36包括第一斜面33、第二斜面34、第三斜面35,当所述第一链带1、所述第二链带2相互接合时,所述第一链带1的所述链齿3的下侧的所述连接体32收容于所述第二链带2的所述链齿3的上侧的容纳腔36并与所述第一斜面33、所述第二斜面34、所述第三斜面35抵接;所述第二链带2的所述链齿3的上侧的所述连接体32收容于所述第一链带1的所述链齿3的下侧的容纳腔36并与所述第一斜面33、所述第二斜面34、所述第三斜面35抵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4包括开口部41,所述开口部41设有扇形空腔31,所述扇形空腔3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链带1、所述第二链带2的侧壁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扇形空腔31的侧壁尺寸略大于与第一链带1、第二链带2的侧壁尺寸,使得在使用时不会发生链齿3脱落的情况。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边牙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带设有单列链齿,所述链齿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设有双列链齿,所述链齿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二链带的两侧,所述链齿套接于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上的所述链齿与所述第二链带的所述链齿错位设置并与所述第二链带的一侧的所述链齿相互配合,所述链齿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上侧、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均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均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边牙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带设有单列链齿,所述链齿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设有双列链齿,所述链齿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二链带的两侧,所述链齿套接于所述第一链带、所述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上的所述链齿与所述第二链带的所述链齿错位设置并与所述第二链带的一侧的所述链齿相互配合,所述链齿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上侧、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均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均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边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半圆形连接板,所述连接体设于所述半圆形连接板的圆弧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光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