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液冷机柜、换热器和供水系统,液冷机柜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分别和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连接,供水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进液管路的出水端和回流管路的进水端分别与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接,进液管路进水端和回流管路出水端分别与生活用水管网相连,控制系统控制液冷机柜中带走发热设备热量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与供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回流至液冷机柜,而供水系统中的水吸收冷却液的热量后用作生活用水或者作为生活用废水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通讯基站内发热设备的散热效率,降低电力消耗,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A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5g communication edge base station in commun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物联网尤其是互联网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网络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成为推动5G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5G网络的商用也日渐提上议程。5G网络采用高频的毫米波(26.5-300GHz)增加频谱带宽来提高速度,然而毫米波的缺点是穿透力差、衰减大,在高楼林立的环境下传输困难,所以,5G网络的建设需要有更多的站点,与4G网络重合的站点可以使用部分旧资源,而新建的部分站点则需要建设所有的配套资源。目前所推行的一种方案是在每个区域内特别是住宅小区内建设5G基站以满足网络覆盖的要求。基站系统通常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内部设备和基站天线。5G基站的网络速度更快,对应的基站控制系统要求更为复杂,基站的计算功耗增加,机房功率要求更高,机房配套(空调)等耗能增加。将5G基站建设在住宅小区内,一方面需要考虑机房配套的高功耗对小区电力负荷的影响,另一方面基站配套(空调)产生的噪音问题也会对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散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噪音的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系统、用于对5G基站内部发热设备进行液冷散热的液冷机柜、换热器和供水系统,所述液冷机柜具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分别和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连接构成一内有冷却液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分别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液管路的出水端和回流管路的进水端分别与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路的进水端和回流管路的出水端分别与居民生活用水管网相连,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液冷机柜中带走发热设备热量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与供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回流至液冷机柜,而供水系统中的水吸收冷却液的热量后用作生活用水或者作为生活用废水排放。本技术使用冷却液与基站内部发热设备直接接触,带走发热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并利用社区用水与冷却液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冷却,提高了通讯基站内发热设备的散热效率,降低电力消耗,相较于传统数据中心或通信基站使用空调进行降温的方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不需要使用风扇和压缩机,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散热器、蓄水装置和通阀,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之间设有第一管路,所述散热器位于第一管路上,所述通阀包括第一通阀、第二通阀和第三通阀,所述控制系统与各通阀连接,所述第一通阀设于所述回流管路上且位于第一管路在回流管路上连接部位的前方,所述第二通阀设于第一管路上且位于散热器的后方,所述第三通阀设于进液管路上且位于第一管路在进液管路上连接部位的后方,所述蓄水装置设于进液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一管路在进液管路上连接部位之间。当供水系统使用中水(其是相对于上水、下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时可利用蓄水装置存储部分用水,供水系统使用中水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时,当中水供应量不足以满足换热要求时,蓄水装置向进液管路提供用水,保证供水系统中用水满足与冷却液的热交换的要求。本技术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进液管路上且位于第三通阀和进液管路的进液端之间。过滤器用于过滤供水管路中居民用水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居民用水在管路中能够正常流动并适宜与冷却液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本技术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设于进液管上且处于过滤器与第三通阀之间。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供水系统的用水量,使其满足于在换热器中与冷却液的热交换,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当基站中发热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较大时,流量控制阀增大打开面积或者完全打开,增大居民用水的供应量从而满足换热要求。当不需要对冷却液进行换热时,关闭流量控制阀,停止生活用水进入换热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器可以为风冷散热器(静音型)、静音型冷却塔或冷水机等,所述散热器的进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连接。当供水系统使用中水且外界的中水流量不满足换热要求时,开启散热器,对供水管路中的中水实施降温处理。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者管式换热器,用于将从液冷机柜中排出的冷却液与供水系统中的生活用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却液降温并重新返回液冷机柜中对发热设备进行循环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⑴本技术使用冷却液对基站内发热设备直接接触散热,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电力消耗。⑵本技术使用居民生活用水对冷却液的循环冷却,可以减少甚至不需要使用散热器,减少风扇的使用,可以降低或消除噪音污染,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⑶本技术通过控制系统对流量控制阀和各通阀进行有效控制,在最低用水量的情况下满足换热要求,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绿色环保。⑷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符合环保标准,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破坏,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一种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它包括控制系统1、液冷机柜2、换热器3和供水系统4,换热器3优选为板式换热器或者管式换热器。液冷机柜2内用于放置5G通讯边缘基站内需要冷却的发热设备,液冷机柜2具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进口进入液冷机柜2,与内部的发热设备直接接触,吸收发热设备产生的热量,然后通过冷却液出口流出。一个5G通讯边缘基站内部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液冷机柜2。液冷机柜2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分别和换热器3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连接构成一内有冷却液流动的循环回路,在该循环回路上设有泵组、阀件阀组和过滤器等部件(图中未画出),过滤器用于过滤冷却液中的杂质;泵组用于将低温冷却液压送至液冷机柜2,并将高温冷却液吸送至换热器3进行换热处理;循环回路上的各阀件阀组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可对阀件阀组进行开关闭合控制。供水系统4用于保持居民用水在管路中流通,该用水可以是中水。供水系统4包括进液管路5和回流管路6,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使得供水系统中的用水保持与外界水进行交互,以使进液管路的居民用水满足换热器的热交换要求。进液管路5和回流管路6分别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液管路5的出水端和回流管路6的进水端分别与换热器3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接,进液管路5的进水端和回流管路6的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系统、用于对5G基站内部发热设备进行液冷散热的液冷机柜、换热器和供水系统,所述液冷机柜具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分别和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连接构成一内有冷却液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分别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液管路的出水端和回流管路的进水端分别与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路的进水端和回流管路的出水端分别与居民生活用水管网相连,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液冷机柜中带走发热设备热量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与供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回流至液冷机柜,而供水系统中的水吸收冷却液的热量后用作生活用水或者作为生活用废水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系统、用于对5G基站内部发热设备进行液冷散热的液冷机柜、换热器和供水系统,所述液冷机柜具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分别和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连接构成一内有冷却液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分别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液管路的出水端和回流管路的进水端分别与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路的进水端和回流管路的出水端分别与居民生活用水管网相连,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液冷机柜中带走发热设备热量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与供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回流至液冷机柜,而供水系统中的水吸收冷却液的热量后用作生活用水或者作为生活用废水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5G通讯边缘基站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散热器、蓄水装置和通阀,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之间设有第一管路,所述散热器位于第一管路上,所述通阀包括第一通阀、第二通阀和第三通阀,所述控制系统与各通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贵立,龚万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