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43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电喷雾通道、质谱进样通道、设置在所述电喷雾通道和质谱进样通道之间的离子化辅助装置,所述离子化辅助装置可以为电加热装置和/或超声波振动装置;所述电喷雾通道内设有电喷雾喷针;所述电喷雾通道包括第一样品通道和第二样品通道,所述第一样品通道用于注入待测样品溶液,所述第二样品通道用于注入辅助样品溶液,所述质谱进样通道用于将离子化的气相待测样品导入质谱分析仪;所述第二样品通道套在第一样品通道的外周,所述第二样品通道与第一样品通道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样品溶液通道和离子化辅助装置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喷雾离子化的效率。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improving ionization efficiency of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质谱分析
,具体是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电喷雾离子化技术(ESI),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因其不易引发碎裂的软电离特性,已成为质谱分析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离子化方法。上世纪90年代,StephenR.Wilson小组又将电喷雾质谱技术成功用于有机化学反应(wittig反应)中间体的检测和表征。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由于其可特异性捕获离子物种并保持其完整性而被用于稳定性差的反应中间体、金属复合物和有机反应催化等方面的研究。然而部分有机反应由于反应物只溶于导电性较差的溶剂中,而这样的反应液难以通过电喷雾的方法离子化,从而使得ESI-MS在有机反应的机理研究方向中受到限制。对于在电喷雾不友好型溶剂中发生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采用萃取电喷雾离子化方法(EESI),EESI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可以在无需样品预处理条件下对复杂基体样品直接质谱分析的新型离子化技术,它是通过带电液滴和样品液滴碰撞并发生液滴间萃取从而产生离子。目前用于电喷雾过程中去溶剂化的方式主要有:反吹鞘气法和毛细管加热法;反吹鞘气法的优点是不易污染进样口,能够扫除喷雾中的中性物质碎片,然而其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气体,增加成本。毛细管加热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通入干燥气,降低了成本,能够实现快速、高分辨率的离子化过程,但由于毛细管的半径很小,容易发生堵塞,需要经常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通过将电喷雾通道设为两个通道,可以分别通入待测样品溶液和辅助样品溶液,用于对难以通过电喷雾的方法离子化的溶剂进行离子化;同时通过在电喷雾通道与质谱进样通道之间设置离子化辅助装置提高离子化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电喷雾通道、质谱进样通道、设置在所述电喷雾通道和质谱进样通道之间的离子化辅助装置,所述电喷雾通道内设有电喷雾喷针;所述电喷雾通道与质谱进样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电喷雾通道包括第一样品通道和第二样品通道,所述第一样品通道用于注入待测样品溶液,所述第二样品通道用于注入辅助样品溶液,所述质谱进样通道用于将离子化的气相待测样品导入质谱分析仪;所述第二样品通道套在第一样品通道的外周,所述第二样品通道与第一样品通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样品通道、第二样品通道的出口均为锥形尖端结构。优选地,所述离子化辅助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为加热电网,所述加热电网与电喷雾通道的中心轴线垂直;通过设置所述加热电网可以对液相待测样品(液滴)均匀加热,提高液滴的去溶剂化效率和离子化效率。优选地,所述离子化辅助装置为超声波振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超声波振板,所述超声波振板与电喷雾通道的中心轴线平行;通过超声波振板使电喷雾通道喷射出的液滴发生超声振动,促使其进一步雾化成直径更小的液滴,以提高液滴的去溶剂化效率,并提高离子化效率。具体地,所述电喷雾通道的出口设有汇流口,所述汇流口与电喷雾通道中心轴线平行;通过设置汇流口,可以使待测样品溶液与辅助样品溶液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离子化效率。具体地,所述质谱进样通道的入口处设有绝缘挡板,用于防止样品离子附着在质谱进样通道的入口处,堵塞质谱进样通道。具体地,所述电喷雾通道为石英毛细管,所述质谱进样通道为金属毛细管。具体地,所述电喷雾通道的出口与质谱进样通道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为5~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电喷雾通道设为两个通道,可以分别通入待测样品溶液和辅助样品溶液,用于对难以通过电喷雾的方法离子化的溶剂进行离子化;(2)本技术通过在电喷雾通道与质谱进样通道之间设置电加热装置和/或超声波振动装置,提高了液滴的去溶剂化效率,并提高了离子化效率,进而改善了高流速ESI的分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样品通道;2、第二样品通道;3、质谱进样通道;4、锥形尖端;5、加热电网;6、汇流口;7、挡板;8、液滴;9、超声波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电喷雾通道、质谱进样通道3、设置在所述电喷雾通道和质谱进样通道3之间的离子化辅助装置,所述电喷雾通道内设有电喷雾喷针;所述电喷雾通道与质谱进样通道3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电喷雾通道包括第一样品通道1和第二样品通道2,所述第一样品通道1用于注入待测样品溶液,所述第二样品通道2用于注入辅助样品溶液,所述质谱进样通道3用于将离子化的气相待测样品导入质谱分析仪;所述第二样品通道2套在第一样品通道1的外周,所述第二样品通道2与第一样品通道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样品通道1、第二样品通道2的出口均为锥形尖端4结构;所述锥形尖端4结构可以使待测样品溶液与辅助样品溶液混合更加充分。作为本实施例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离子化辅助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为加热电网5,所述加热电网5与电喷雾通道的中心轴线垂直;通过设置所述加热电网5可以对液相待测样品(液滴8)均匀加热,提高液滴8的去溶剂化效率和离子化效率。具体地,所述电喷雾通道的出口设有汇流口6,所述汇流口6与电喷雾通道中心轴线平行;通过设置汇流口6,可以使待测样品溶液与辅助样品溶液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离子化效率。具体地,所述质谱进样通道3的入口处设有绝缘挡板7,用于防止样品离子附着在质谱进样通道3的入口处,堵塞质谱进样通道3。具体地,所述电喷雾通道为石英毛细管,所述质谱进样通道3为金属毛细管。具体地,所述电喷雾通道的出口与质谱进样通道3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为5~10mm。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样品通道2的入口可以与第一样品通道1的入口平行或者呈一定夹角;当需要对难以通过电喷雾的方法离子化的溶剂进行离子化时,通过将第二样品通道2泵入的辅助样品溶液与第一样品通道1泵入的待测样品溶液在汇流口6进行混合,再通过加热电网5对混合后的小液滴8进行加热,促进蒸发,生成离子。在离子化阶段,ESI源产生电喷雾,喷雾中较小的液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电喷雾通道、质谱进样通道、设置在所述电喷雾通道和质谱进样通道之间的离子化辅助装置,所述电喷雾通道内设有电喷雾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雾通道与质谱进样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电喷雾通道包括第一样品通道和第二样品通道,所述第一样品通道用于注入待测样品溶液,所述第二样品通道用于注入辅助样品溶液,所述质谱进样通道用于将离子化的气相待测样品导入质谱分析仪;所述第二样品通道套在第一样品通道的外周,所述第二样品通道与第一样品通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样品通道、第二样品通道的出口均为锥形尖端结构;所述电喷雾通道的出口设有汇流口,所述汇流口与电喷雾通道中心轴线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电喷雾通道、质谱进样通道、设置在所述电喷雾通道和质谱进样通道之间的离子化辅助装置,所述电喷雾通道内设有电喷雾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雾通道与质谱进样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电喷雾通道包括第一样品通道和第二样品通道,所述第一样品通道用于注入待测样品溶液,所述第二样品通道用于注入辅助样品溶液,所述质谱进样通道用于将离子化的气相待测样品导入质谱分析仪;所述第二样品通道套在第一样品通道的外周,所述第二样品通道与第一样品通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样品通道、第二样品通道的出口均为锥形尖端结构;所述电喷雾通道的出口设有汇流口,所述汇流口与电喷雾通道中心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液质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辅助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为加热电网,所述加热电网与电喷雾通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婧张美向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控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