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366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7:51
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磁铁通过磁铁盒固定在外壳上,主轴以轴承为支撑固定在壳上轴承座处,手轮、联轴器、手轮轴和轴承组成手轮体系,通过齿轮传动;发电结构为电圈架、换向器、电刷和导体组成;线圈转动产生电流,通过换向器、电刷、导体导出;所述模型中,主轴和轴承能够抽出并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展示模型的主轴可以更换,满足观众对装置中轴承的观察,同时让观众亲自动手参与其中,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本装置适用于展览馆、中小学教具或家庭玩具,可以给予使用者对轴承效果的直观了解,可以作为展示轴承效果或者讲授轴承知识的教具使用。

A display model of shaft detachable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科普教育的轴承展示模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发电机的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
技术介绍
轴承是日常具有转动运动的机械结构中常用的减摩部件,在轴结构中也是重要的支撑部件。从结构形式上看,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针对儿童或者科普性的模型展品,有单纯的轴承的堆叠,具有观赏性而不具有操作性,如《一种用废弃轴承制作的摩托车纪念模型》(申请号:201420807235.7,公开号:204395440U)等;有作为教具使用的轴承实验台,能够展示润滑效果,却不能进行轴承间的对比,如《油膜轴承试验台教学模型》(申请号:201520923886.7,公开号:205230478U)、《喷油润滑滚动轴承两相流动显示装置》(申请:201610055224.1,公开号:105651485A)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科普展品的空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发电机的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通过更换不同轴承支承的轴系来更换不同的轴承,让观众通过感受发电过程中的阻力,体会不同轴承的减摩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和下壳体12通过合页结构连接,能够张开一定角度;两个磁铁4作为发电机定子,放置在磁铁盒3中,两个磁铁盒3通过第一螺栓螺母2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的对应位置处,形成磁场;左下半轴承座21固定在下壳体12左侧壁的凹槽内,左上半轴承座23固定在上壳体1左侧壁的凹槽内,两个右半轴承座9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右侧壁的凹槽内;主轴11以轴承10为支撑,一端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和左上半轴承座23上,另一端固定在两个右半轴承座9上;手轮20通过联轴器19固定在手轮轴18上,手轮轴18以滚动轴承16为支撑,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内孔以及轴承座15上,轴承座15通过第二螺栓螺母14与下壳体12紧密连接;主动齿轮17通过键槽固定在手轮轴18上,从动齿轮22通过键槽固定在主轴11上,手轮20转动驱动主动齿轮17,通过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22传递扭矩,驱动主轴11转动;线圈25作为发电机转子固定在线圈架8上并位于两个磁铁4的磁场中,线圈架8通过内外花键与主轴11配合,并通过紧固螺钉24进行轴向定位,主轴11转动带动线圈25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线圈25焊接在换向器7上,换向器7将电流导入上下电刷6中,上下电刷6与换向器7固定在电刷架13上,电刷架13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壳体12右侧壁上;两个导体5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右侧壁上的小孔中,将电流从上下电刷6中导出。所述左上半轴承座23和左下半轴承座21与两个右半轴承座9组合,内壁直径尺寸为一组滑动轴承和标准滚动轴承共有的外径尺寸,根据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不同的内径尺寸设计主轴11配合面的尺寸,保证了主轴11和轴承10组成的轴系能够抽出并更换。本技术填补了以下空白:通过发电机的发电效果展示轴承的减摩效果,同时为了保证效果,本技术采取一体式的发电机,通过更换主轴11和轴承10组成的轴系来更换轴承方式,以此来让观众感受不同的减摩效果。同时让观众亲自动手参与其中,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本装置适用于展览馆、中小学教具或家庭玩具,可以给予使用者对轴承效果的直观了解,可以作为展示轴承效果或者讲授轴承知识的教具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LED点阵屏动画循环播放动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和下壳体12通过合页结构连接,能够张开一定角度;两个磁铁4作为发电机定子,放置在磁铁盒3中,两个磁铁盒3通过第一螺栓螺母2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的对应位置处,形成磁场;左下半轴承座21固定在下壳体12左侧壁的凹槽内,左上半轴承座23固定在上壳体1左侧壁的凹槽内,两个右半轴承座9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右侧壁的凹槽内;主轴11以轴承10为支撑,一端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和左上半轴承座23上,另一端固定在两个右半轴承座9上;手轮20通过联轴器19固定在手轮轴18上,手轮轴18以滚动轴承16为支撑,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内孔以及轴承座15上,轴承座15通过第二螺栓螺母14与下壳体12紧密连接;主动齿轮17通过键槽固定在手轮轴18上,从动齿轮22通过键槽固定在主轴11上,手轮20转动驱动主动齿轮17,通过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22传递扭矩,驱动主轴11转动;线圈25作为发电机转子固定在线圈架8上并位于两个磁铁4的磁场中,线圈架8通过内外花键与主轴11配合,并通过紧固螺钉24进行轴向定位,主轴11转动带动线圈25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线圈25焊接在换向器7上,换向器7将电流导入上下电刷6中,上下电刷6与换向器7固定在电刷架13上,电刷架13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壳体12右侧壁上;两导体5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右侧壁上的小孔中,将电流从上下电刷6中导出。本技术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中,左上半轴承座23和左下半轴承座21与两个右半轴承座9组合,内壁直径尺寸为一组滑动轴承和标准滚动轴承共有的外径尺寸,根据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不同的内径尺寸设计主轴11配合面的尺寸,保证了主轴11和轴承10组成的轴系能够抽出并更换。主轴11及轴承10轴系更换方式:①以转轴为旋转中心,打开上壳体1,②旋入紧固螺钉24,取消线圈架8的轴向定位,③一手扶线圈架8,一手将主轴11和轴承10组成的轴系从右边抽出,④更换为另一轴系,从右侧沿轴线推入线圈架8,保证主轴11与线圈架8内外花键配合,⑤旋出紧固螺钉24,对线圈架8进行轴向定位,⑥盖上上壳体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转动手轮20,带动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主轴11转动,主轴11通过花键来带动线圈架8转动产生电流,并通过换向器7、上下电刷6、两个导体5导出,输出到DSP430单片机的A/D转换端口,检测发电机输出电压,调节LED点阵屏动画循环播放速度,动画共分为4帧,展示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12)通过合页结构连接,能够张开一定角度;两个磁铁(4)作为发电机定子,放置在磁铁盒(3)中,两个磁铁盒(3)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的对应位置处,形成磁场;左下半轴承座(21)固定在下壳体(12)左侧壁的凹槽内,左上半轴承座(23)固定在上壳体(1)左侧壁的凹槽内,两个右半轴承座(9)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右侧壁的凹槽内;主轴(11)以轴承(10)为支撑,一端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和左上半轴承座(23)上,另一端固定在两个右半轴承座(9)上;手轮(20)通过联轴器(19)固定在手轮轴(18)上,手轮轴(18)以滚动轴承(16)为支撑,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内孔以及轴承座(15)上,轴承座(15)通过第二螺栓螺母(14)与下壳体(12)紧密连接;主动齿轮(17)通过键槽固定在手轮轴(18)上,从动齿轮(22)通过键槽固定在主轴(11)上,手轮(20)转动驱动主动齿轮(17),通过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22)传递扭矩,驱动主轴(11)转动;线圈(25)作为发电机转子固定在线圈架(8)上并位于两个磁铁(4)的磁场中,线圈架(8)通过内外花键与主轴(11)配合,并通过紧固螺钉(24)进行轴向定位,主轴(11)转动带动线圈(25)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线圈(25)焊接在换向器(7)上,换向器(7)将电流导入上下电刷(6)中,上下电刷(6)与换向器(7)固定在电刷架(13)上,电刷架(13)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壳体(12)右侧壁上;两个导体(5)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右侧壁上的小孔中,将电流从上下电刷(6)中导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可拆卸式轴承展示模型,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12)通过合页结构连接,能够张开一定角度;两个磁铁(4)作为发电机定子,放置在磁铁盒(3)中,两个磁铁盒(3)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的对应位置处,形成磁场;左下半轴承座(21)固定在下壳体(12)左侧壁的凹槽内,左上半轴承座(23)固定在上壳体(1)左侧壁的凹槽内,两个右半轴承座(9)分别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12)右侧壁的凹槽内;主轴(11)以轴承(10)为支撑,一端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和左上半轴承座(23)上,另一端固定在两个右半轴承座(9)上;手轮(20)通过联轴器(19)固定在手轮轴(18)上,手轮轴(18)以滚动轴承(16)为支撑,固定在左下半轴承座(21)内孔以及轴承座(15)上,轴承座(15)通过第二螺栓螺母(14)与下壳体(12)紧密连接;主动齿轮(17)通过键槽固定在手轮轴(18)上,从动齿轮(22)通过键槽固定在主轴(11)上,手轮(20)转动驱动主动齿轮(17),通过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22)传递扭矩,驱动主轴(11)转动;线圈(25)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管晨昊杜宇黄安祺王澍杨建新潘尚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