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能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14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能表,包括外壳和面板,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外壳置物空腔上端设置有散热座,置物空腔下端设置有绝缘座,散热座包括左散热侧板、散热底板和右散热侧板,散热底板上设置有底板穿线孔和连接螺孔;外壳对准每个底板穿线孔位置均设置有一根壳体穿线孔;绝缘座内设置有接线腔,接线腔上端设置有上穿线槽,接线腔下端设置有下穿线槽,外壳对准下穿线槽位置设置有第一壳体线槽;外壳的前端面对准绝缘座位置可拆卸设置有检修盖板,检修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绝缘防尘罩;外壳的右端面上端固定设置有检修照明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多、使用方便、接线处不易堆积灰尘、安全可靠且实用性好。

A new type of electric energy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能表
本技术涉及电能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能表。
技术介绍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按用途,复费率分时电能表、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按结构,整体式、分体式,按接入相线,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表。现有的电能表还存在不足:结构设置不合理,功能单一,散热性能差,显示屏在灯光不足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计电时,看不清显示屏所显示的用电量,使用不方便;接线处容易堆积灰尘,有漏电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多、使用方便、接线处不易堆积灰尘、安全可靠且实用性好的新型电能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能表,包括外壳和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置物凹槽,所述置物凹槽上端设置有散热座,置物凹槽下端设置有绝缘座,所述散热座包括左散热侧板、散热底板和右散热侧板,所述左散热侧板后端与散热底板左端固定连接,散热底板右端与右散热侧板后端固定连接,且散热底板与置物凹槽的后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底板穿线孔和若干个连接螺孔;所述外壳对准每个底板穿线孔位置均设置有一根壳体穿线孔;所述绝缘座内设置有接线腔,所述接线腔上端设置有上穿线槽,接线腔下端设置有下穿线槽,所述外壳对准下穿线槽位置设置有第一壳体线槽;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对准绝缘座位置可拆卸设置有检修盖板,所述检修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绝缘防尘罩;所述外壳的右端面上端固定设置有检修照明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座对现有的电子元件起到散热作用,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绝缘座的接线腔内用于接线,不但安全可靠,且起到防灰尘的作用;绝缘防尘罩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在导线接线处,防止因灰尘堆积而造成漏电;检修盖板和检修照明装置设置合理,检修操作方便,检修照明装置在检修工作时提供照明;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多、使用方便、接线处不易堆积灰尘、安全可靠且实用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固定粘接有防尘橡胶条。通过本设置,结构设置更加合理,防灰尘效率好。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防尘罩上端与检修盖板粘接固定,且绝缘防尘罩呈喇叭状结构。通过本设置,结构设置更加合理,防灰尘效率好。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修照明装置包括灯座、蛇皮管、LED灯和用于控制LED灯启闭的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灯座的上端面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蛇皮管上端与灯座的下端面一体设置,蛇皮管的下端与LED灯螺纹连接,通过按压所述按钮开关上的按钮控制LED灯开启或关闭。通过本设置,检修照明装置结构简单,蛇皮管能够任意弯曲,LED灯的照射角度调节容易,使用方便。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座与外壳一体设置,所述灯座与置物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壳体线槽。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座与置物凹槽的内壁面粘接固定。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散热座对现有的电子元件起到散热作用,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绝缘座的接线腔内用于接线,不但安全可靠,且起到防灰尘的作用;绝缘防尘罩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在导线接线处,防止因灰尘堆积而造成漏电;检修盖板和检修照明装置设置合理,检修操作方便,检修照明装置在检修工作时提供照明;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多、使用方便、接线处不易堆积灰尘、安全可靠且实用性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壳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电能表,包括外壳1和面板2,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置物凹槽11,所述置物凹槽11上端设置有散热座4,置物凹槽11下端设置有绝缘座5,所述散热座4包括左散热侧板41、散热底板42和右散热侧板43,所述左散热侧板41后端与散热底板42左端固定连接,散热底板42右端与右散热侧板43后端固定连接,且散热底板42与置物凹槽11的后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板42上设置有若干个底板穿线孔421和若干个连接螺孔422;所述外壳1对准每个底板穿线孔421位置均设置有一根壳体穿线孔12;所述绝缘座5内设置有接线腔51,所述接线腔51上端设置有上穿线槽52,接线腔51下端设置有下穿线槽53,所述外壳1对准下穿线槽53位置设置有第一壳体线槽13;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对准绝缘座5位置可拆卸设置有检修盖板6,所述检修盖板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绝缘防尘罩7;所述外壳1的右端面上端固定设置有检修照明装置8。作为优选的,所述散热座4通过散热底板42与置物凹槽11的后内壁面一体设置或采用现有的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散热底板42上底板穿线孔421的数量至少设置一个,连接螺孔422的数量设置三个以上;且所述左散热侧板41、散热底板42和右散热侧板43一体设置,左散热侧板41、散热底板42和右散热侧板43均由铝材料制成;检修盖板6与外壳1通过现有的螺钉连接固定。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显示屏安装孔,所述显示屏3嵌入式安装在显示屏安装孔内,且显示屏3的边缘通过现有的玻璃胶与显示屏安装孔的内壁面粘接固定。为使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上固定粘接有防尘橡胶条9。所述绝缘防尘罩7上端与检修盖板6粘接固定,且绝缘防尘罩7呈喇叭状结构。所述检修照明装置8包括灯座81、蛇皮管82、LED灯83和用于控制LED灯83启闭的按钮开关84,所述按钮开关84与灯座81的上端面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蛇皮管82上端与灯座81的下端面一体设置,蛇皮管82的下端与LED灯83螺纹连接,通过按压所述按钮开关84上的按钮控制LED灯83开启或关闭。所述灯座81与外壳1一体设置,所述灯座81与置物凹槽11之间设置有第二壳体线槽14。作为优选的,所述LED灯83通过现有的导线与现有的电源线电连接,现有的导线通过按钮开关84控制电路通断。所述蛇皮管82为不锈钢蛇皮管。所述绝缘座5与置物凹槽11的内壁面粘接固定。实际应用时,散热座对现有的电子元件起到散热作用,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绝缘座的接线腔内用于接线,不但安全可靠,且起到防灰尘的作用;绝缘防尘罩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在导线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能表,包括外壳(1)和面板(2),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置物凹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凹槽(11)上端设置有散热座(4),置物凹槽(11)下端设置有绝缘座(5),所述散热座(4)包括左散热侧板(41)、散热底板(42)和右散热侧板(43),所述左散热侧板(41)后端与散热底板(42)左端固定连接,散热底板(42)右端与右散热侧板(43)后端固定连接,且散热底板(42)与置物凹槽(11)的后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板(42)上设置有若干个底板穿线孔(421)和若干个连接螺孔(422);所述外壳(1)对准每个底板穿线孔(421)位置均设置有一根壳体穿线孔(12);所述绝缘座(5)内设置有接线腔(51),所述接线腔(51)上端设置有上穿线槽(52),接线腔(51)下端设置有下穿线槽(53),所述外壳(1)对准下穿线槽(53)位置设置有第一壳体线槽(13);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对准绝缘座(5)位置可拆卸设置有检修盖板(6),所述检修盖板(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绝缘防尘罩(7);所述外壳(1)的右端面上端固定设置有检修照明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能表,包括外壳(1)和面板(2),所述面板(2)上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置物凹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凹槽(11)上端设置有散热座(4),置物凹槽(11)下端设置有绝缘座(5),所述散热座(4)包括左散热侧板(41)、散热底板(42)和右散热侧板(43),所述左散热侧板(41)后端与散热底板(42)左端固定连接,散热底板(42)右端与右散热侧板(43)后端固定连接,且散热底板(42)与置物凹槽(11)的后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板(42)上设置有若干个底板穿线孔(421)和若干个连接螺孔(422);所述外壳(1)对准每个底板穿线孔(421)位置均设置有一根壳体穿线孔(12);所述绝缘座(5)内设置有接线腔(51),所述接线腔(51)上端设置有上穿线槽(52),接线腔(51)下端设置有下穿线槽(53),所述外壳(1)对准下穿线槽(53)位置设置有第一壳体线槽(13);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对准绝缘座(5)位置可拆卸设置有检修盖板(6),所述检修盖板(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绝缘防尘罩(7);所述外壳(1)的右端面上端固定设置有检修照明装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振亮章飞飞沈佳浩吴春相张小龙许青山潘伟东陈小君魏可情吴若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图盛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