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42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包括线夹主板以及绝缘杆,所述线夹主板设有底板以及勾板,所述底板设有活动通孔,该底板的底面设有连接套管,所述活动通孔内插设有驱动柱,该驱动柱的顶端设有夹块;所述绝缘杆插设于连接套管内,该绝缘杆的外侧套设有触发套筒,所述触发套筒设有一对推柱,所述驱动柱的底面设有推柱槽,侧面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套管活动连接设有定位杆,所述一对推柱对应插设于不同驱动柱的推柱槽内,该推柱连接设有拨杆;实现了可快捷拆装的绝缘杆连接底板,将线夹主板以及勾板推到高处的输电线进行远程操作,节省了上下电线杆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提高了搭火作业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用于电线的搭火线夹通常由勾板以及夹板组成,勾板设有用于放入搭火操作中主线以及支线的一对线槽,勾板与夹板之间设有驱动杆,利用连有对应接头的电机与驱动杆配合,驱使勾板与夹板相互靠近,夹板将主线以及支线对应压在一对线槽内进行固定。现有的线夹在对输电线进行搭火作业时,需要先将支线夹在线夹上,再由操作人员爬到电线杆上,戴着绝缘手套操作电机使线夹开合,但一方面由于弧形槽拼合后,主线无法直接进入线孔,需要驱使夹板与勾板分离,使主线从二者之间进入线槽后再次收紧线夹,过程中支线仅压在夹板上,一旦线夹发生晃动,容易导致支线脱落,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风险较大,存在跌落或触电的隐患,且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移动导致搭火作业整体用时较长,不利于提高搭火作业的效率。因此,设计一种能降低安全隐患,加快作业效率的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包括线夹主板以及绝缘杆,所述线夹主板的底端以及顶端对应设有底板以及勾板,所述底板沿竖直方向设有活动通孔,该底板的底面设有连接套管,所述活动通孔内插设有驱动柱,该驱动柱的顶端设有夹块,所述勾板以及夹块设有可对应拼合为夹线孔的半圆线槽;所述绝缘杆的顶端插设于连接套管内,该绝缘杆的外侧套设有触发套筒,所述触发套筒设有一对推柱,所述驱动柱的底面设有推柱槽,侧面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套管活动连接设有与定位槽的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杆,所述一对推柱对应插设于不同驱动柱的推柱槽内,该推柱连接设有拨杆,所述拨杆延伸至定位杆的侧面。
[0005]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绝缘杆的顶端插入连接套管内,由绝缘杆支撑将线夹抬升至主线处进行连接,完成线夹的安装后,将绝缘杆从连接套管内抽出,使绝缘杆与线夹能便利地连接、分离;通过向上推动套在绝缘杆外侧的触发套筒,触发套筒连接的推柱插在推柱槽内,向上挤压驱动柱沿活动通孔移动,驱动柱顶端的夹块与勾板贴合,同时半圆线槽对应拼合,将主线固定在夹线孔内,再通过绕绝缘杆转动触发套筒,使推柱在推柱槽内发生偏移,推动带动相连的拨杆移动,拨杆从侧面推动连接套管上活动连接的定位杆,定位杆转动进入驱动柱侧面的定位槽,阻止驱动柱下落导致半圆线槽分离;随着绝缘杆从连接套管中抽出,推柱从推柱槽中退出,拨杆也离开定位杆的侧面,配合绝缘杆与线夹分离;通过绝缘杆重新插入连接套筒,推柱进入推柱槽的同时使拨杆到定位杆的另一侧,转动触发套筒使推柱在推柱槽内偏移,拨杆推动定位杆离开定位槽,下拉触发套筒使驱动柱因自重沿活动
通孔落回原位,与主线分离,利用绝缘杆完成了线夹的远程拆卸作业;实现了可快捷拆装的绝缘杆连接底板,将线夹主板以及勾板推到高处的输电线进行远程操作,节省了上下电线杆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提高了搭火作业的效率。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套管远离底板的一端设有一对进出槽,该进出槽的槽底设有平移槽,所述平移槽设有朝线夹主板方向延伸的上压槽,所述上压槽的位置、大小与推柱槽相对应,该上压槽分隔平移槽形成固定槽,所述调节套筒的顶部设有推板,所述推板插设于连接套管内,所述推柱固定设置在推板背向绝缘杆的一侧,该推柱穿过上压槽插设于推柱槽内,所述绝缘杆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设于固定槽内。
[0007]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绝缘杆的连接柱以及触发套筒的推柱分别穿过固定槽以及上压槽,使推板阻挡固定槽的槽口,防止绝缘杆移动时连接柱沿平移槽从进出槽掉出,防止线夹主板脱落;通过上压槽的位置、大小与推柱槽相对应,使推柱在推柱槽内偏移的时候,不会被上压槽阻挡而无法移动;通过依次移动触发套筒以及绝缘杆,使推柱以及连接柱先后经过平移槽以及进出槽,将绝缘杆与连接套管分离。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柱的底端侧面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底板之间连接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套设在驱动柱的外侧。
[0009]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驱动柱的底端侧面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底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驱动柱上移时支撑块挤压复位弹簧收缩,复位弹簧产生向下的推力,使驱动柱保持与推柱相贴合,提高驱动柱移动的稳定性;通过复位弹簧套设在驱动柱的外侧,由驱动柱的内侧进行支撑,防止复位弹簧在压缩时向侧面弯折损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设置在勾板上的所述半圆线槽的的顶部设有球节槽,所述球节槽内设有万向球结,该球节槽的顶部设有与万向球结相贴合的软垫层,所述万向球结的一侧伸出球节槽且设有适应板,该适应板与半圆线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
[0011]采用上述方法后,在勾板倾斜状态连接主线时,通过半圆线槽内适应板接触主线,适应板的一端受到主线挤压,相连的万向球结与球节槽配合使适应板偏转贴合主线,在夹块接触主线时进行定位,防止主线向夹块侧面偏移;随着夹块继续向主线挤压,适应板受力使万向球结挤压软垫层,软垫层收缩使适应板与主线夹槽的槽底贴合,达到稳定固定主线的效果。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垫层为橡胶垫,该橡胶垫设有与万向球结相贴合的若干摩擦片。
[0013]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软垫层为橡胶垫,且设有与万向球结相贴合的若干摩擦片,当适应板未接触主线时,摩擦片增大万向球结受到的摩擦力,防止适应板频繁晃动导致无法贴合主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适应板朝向半圆线槽槽口的一侧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纹,该若干条形纹均沿半圆线槽的轴向延伸。
[0015]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适应板设置防滑纹,防滑纹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纹,且条形纹均沿半圆线槽的轴向延伸,增大半圆线槽与主线、支线之间的摩擦力,使接触到线槽内壁的主线以及支线不易滑动,提高勾板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绝缘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所示为驱动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所示为线夹主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1‑
线夹主板,2

绝缘杆,3

底板,4

勾板,5

活动通孔,6

连接套管,7

驱动柱,8

夹块,9

半圆线槽,10

触发套筒,11

推柱,12

推柱槽,13

定位槽,14

定位杆,15

拨杆,16

进出槽,17

平移槽,18

上压槽,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包括线夹主板(1)以及绝缘杆(2),所述线夹主板(1)的底端以及顶端对应设有底板(3)以及勾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沿竖直方向设有活动通孔(5),该底板(3)的底面设有连接套管(6),所述活动通孔(5)内插设有驱动柱(7),该驱动柱(7)的顶端设有夹块(8),所述勾板(4)以及夹块(8)设有可对应拼合为夹线孔的半圆线槽(9);所述绝缘杆(2)的顶端插设于连接套管(6)内,该绝缘杆(2)的外侧套设有触发套筒(10),所述触发套筒(10)设有一对推柱(11),所述驱动柱(7)的底面设有推柱槽(12),侧面设有定位槽(13),所述连接套管(6)活动连接设有与定位槽(13)的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杆(14),所述一对推柱(11)对应插设于不同驱动柱(7)的推柱槽(12)内,该推柱(11)连接设有拨杆(15),所述拨杆(15)延伸至定位杆(14)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地面远程安装的搭火作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6)远离底板(3)的一端设有一对进出槽(16),该进出槽(16)的槽底设有平移槽(17),所述平移槽(17)设有朝线夹主板(1)方向延伸的上压槽(18),所述上压槽(18)的位置、大小与推柱槽(12)相对应,该上压槽(18)分隔平移槽(17)形成固定槽(19),所述调节套筒的顶部设有推板(20),所述推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陈坚章文海邱阳毛益凉陈凌霄郑敬禄周斌厉鹏程周霞吴敏张浩宇吴正辰曹光锋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图盛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